關于抗戰,打日本鬼子這件事,其實小時候印象就特別深,因為看過好多抗戰題材的電影,還有電影連環畫,諸如《地道戰》,《地雷戰》,《平原游擊隊》,等等。 記得那時候我們女孩子最喜歡的一首電影插曲是地道戰里的《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那個女聲特別甜美動聽,百聽不厭。 最喜歡的女演員是《苦菜花》里娟子的扮演者楊雅琴,她后來還演過很多電影里的女主角,英姿颯爽,不愛紅裝愛武裝。 最崇拜的電影里的抗日英雄是雙槍李向陽,有好多個版本,有故事片,還有樣板戲什么的。 對了,還有我們孩子們最喜歡的抗日小英雄《小兵張嘎》... 那些電影里有很多讓人恨之入骨的日本鬼子... 其中有一個最著名的,好像是在《平原游擊隊》里出現的,叫松井。倒不是松井這個角色有多特殊,主要是扮演松井的演員,實在演的太可恨了,印象極深。 而且這個演員是'鬼子’專業戶,演過好多大日本鬼子。據說被稱為“中國鬼子王”。 每次看完電影,我們都激動得熱血沸騰,總是很懊惱自己怎么沒有生在戰爭年代,打鬼子多帶勁啊... 印象中,在銀幕上,英雄們一個個英俊瀟灑,威風凜凜,無往不勝;鬼子們一般都賊眉鼠眼,畏畏縮縮,不堪一擊。 沖鋒號一響,我軍必定大獲全勝,然后是軍民共慶,喜氣洋洋。 后來又組織看八大樣板戲,好些也是和抗日有關的。 因為那時看樣板戲是大人們的政治任務,我們也樂得跟著看了一回又一回。 最喜歡《紅燈記》里的李鐵梅,一條大辮子,一雙大眼睛,一件紅褂子,面對窮兇極惡的日本鬼子怒目圓睜,無所畏懼,真是又可愛又可敬。 以至于看完回來好長一段時間,一有空就和鄰居小姐妹比劃著哼哼李鐵梅的唱段“做人要做這樣的人”。 最痛恨的是《沙家浜》里老奸巨猾的刁德一,所以很喜歡“智斗”那場戲,把機智勇敢的阿慶嫂佩服地五體投地。 愛屋及烏,長大后一干活就喜歡圍個圍裙大概也是茶館老板娘阿慶嫂的形象銘刻在心了。 后來可閱讀和瀏覽的資訊和史料越來越豐富和客觀,知道了戰爭是多么殘酷,也明白了歷史事件的復雜性和多面性。 但不管怎樣,中國人(無論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抑或人民群眾)英勇對抗外來侵略者的英雄壯舉是永遠值得歌頌和敬佩的。 在今天抗戰勝利80周年這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里,我們這些享受著和平年代的后輩尤其不應該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英烈們,也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日子。 愿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