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天然降糖藥”,很經濟、副作用還小! 步行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無需器械、不限場地,既能強健心肺、改善代謝,又能舒緩壓力、提升幸福感。在醫生眼里,步行更是最經濟、副作用最小、最容易堅持的“天然降糖藥”。01 走路,血糖友好型運動 航空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方紅娟表示,步行時,肌肉收縮和血液流動加速,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肌肉細胞:其中一部分用于提供肌肉運動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則轉化成肌糖原用作能量儲備,從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英國運動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走路提提速就能控糖。 研究顯示,與休閑散步(<3千米/小時)相比:正常步行速度(3~5千米/小時)與糖尿病風險降低15%相關;輕快步行(5~6.5千米/小時)與糖尿病風險降低24%相關;非常快步行(>6.5千米/小時)與糖尿病風險降低39%相關。02 推薦餐后步行運動 研究證實,無論對健康人還是糖尿病患者,餐后活動對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優于餐前運動。因為餐后2小時內血糖水平較高,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峰值。推薦健康人餐后活動至少15分鐘,2型糖尿病患者至少30分鐘。在保證每天至少30分鐘運動的基礎上,三餐后各進行一次中低強度運動,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和坐著不動相比,哪怕只走動10~15分鐘,都可以對降低血糖峰值發揮作用。步行速度建議保持在每分鐘100~120步,最佳步幅為“身高×0.45”,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220-年齡)的60%~75%之間為宜。03 怎樣步行更健康? ■ 步速:根據身體情況控制速度 雖然走路提速有助于控糖,但也要根據身體情況控制速度,持之以恒才有效果。正常情況下,一分鐘走100-120步左右剛剛好。太快了容易喘不上氣,太慢了又起不到鍛煉效果。■ 姿勢:抬頭挺胸,優雅前行抬頭挺胸:別低頭看手機,把頭抬起來,挺直腰板,這樣不僅看起來精神,還能避免頸椎和腰椎的負擔。手臂自然擺動:雙手輕輕下垂,自然地做雙肩擺動,幅度大概在30到45度之間。腳部正確發力:先用腳后跟著地,然后平穩過渡到腳掌,最后用腳趾發力蹬地,這樣能更好地緩沖地面的沖擊力。■ 時間: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每天快步走30分鐘到1個小時就夠了。如果你剛開始鍛煉,或者感覺到累,可以分成幾個時間段來走,不要一口氣走太久,慢慢增加時間。■ 場地:選對地方,走起來更舒服盡量選擇平坦的場地,比如操場或者公園的小路。有條件的話,可以前往體育館等運動場所,走有橡膠墊或者帶有綠皮的地面,這種地面能緩沖腳步的沖擊力,對膝蓋特別友好。 ![]() |
|
來自: 陽光貝貝海清清 > 《劉老師(志勇)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