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瀏覽器怎么像拆盲盒,裝完四個才知干凈與否,到底該怎么挑 這陣子為了找個順手的瀏覽器,我試了edge、火狐、谷歌和世界之窗。本來以為隨便裝個就行,結果發現每個都有毛病。edge插件好用但擴展不了,火狐啟動慢但開發神器,谷歌占內存但全能,世界之窗輕量但沒擴展。弄到現在桌面上擺著四個瀏覽器,每天看哪個順手用哪個。 edge本來是win10自帶的,以前覺得和ie差不多,打開網頁總卡。后來更新版本后確實好用多了,尤其刷網銀啥的插件全支持。就是裝插件太少,玩開發調試時功能不夠用。朋友說他做金融的同事全用edge,因為安全認證沒問題。 火狐第一次裝上就覺得它特別吃配置,用老筆記本開火狐要等十來秒,新電腦倒是快。不過前端工程師都說火狐調試代碼方便,連樣式都能實時改。就是界面看著和別人不太一樣,插件市場搜不到常用工具,找起來費勁。 谷歌瀏覽器應該是最出名的,打開網頁加載快,用著和別人的體驗幾乎一樣。但內存占用高,后臺一開十幾個標簽就吃滿四分之三運行內存。現在好多視頻網站都不放flash了,這點倒是不用愁了。 世界之窗名字聽著挺陌生,打開一看就是精簡版的chrome。沒擴展功能反而省事,后臺開再多頁面都不卡。適合看新聞刷視頻的人,但我有時候下載東西發現插件裝不了,想裝個廣告攔截都找不到入口。 后來問了做技術的朋友,他說干凈這事沒有絕對標準。edge適合要穩定需求簡單的,火狐專給程序員用,谷歌綜合性能強但吃配置,世界之窗就是個極簡瀏覽器。現在我玩游戲看攻略用谷歌,做設計修圖用edge,追劇用世界之窗,手機電腦同步記錄還得靠火狐。 其實每個瀏覽器都有適用場景,網上那些說哪個最干凈的帖子都太片面。關鍵得知道自己用來看啥,碼農和退休大爺的需求根本不一樣。現在我四個都留著,想用哪個點哪個,也沒啥特別麻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