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選自邵雍的《伊川擊壤集》。邵雍被稱為北宋'古今第一神算',據說他出生時烏鴉群集預兆不凡,后來自創出《梅花易數》,精準地預言了帝王遇阻,為世人所奇,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并稱“北宋五子”。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慮少夢自少,言稀過亦稀。 簾垂知日永,柳靜沉風微。 但見花開謝,不聞人是非。 何須尋洞府,度歲也應遲。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壹 慮少夢自少, 言稀過亦稀。 中醫認為“晝精夜瞑”,如果白天心神過度消耗,到了夜晚就容易魂不安舍、雜夢紛紜,進而影響睡眠質量。“言稀過亦稀”意思是話越多,或傷人、或誤事、或泄密、或招嫉,種種過失,皆由話多所生。所以,惜字如金,才能遠離是非。 這兩句話連起來看,是在告訴我們,好的生活狀態是內心心思澄凈,心無煩憂,就能夜夢安穩。外在言談謹慎,出口無輕妄之語,就可言行無咎之處。讓自己的心靈卸下思慮過重的枷鎖,尋回寧靜的天地。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貳 簾垂知日永, 柳靜沉風微。 當垂下簾櫳后,才能覺察出白天的悠長,當柳枝不再隨風搖曳時,才能覺察出最細微的清風。那片竹簾,也許就是這世間的靜音鍵,阻隔了街市的喧囂、刺目的日光。光與影忽然變得清晰可觸,歲月的呼吸是它們在墻壁上緩慢爬行,每一刻都那么完整而綿長。這就是時間流淌的聲音。而當你靜立如庭前垂柳,收斂了所有躁動的念頭,一種更精微的知覺開始悄然蘇醒。你會覺察出空氣的輕撫,感受到風穿過葉隙時近乎嘆息的顫動,那是天地間最溫柔的私語,唯有心湖絕對平靜時,在湖面上映出極淺極淡的漣漪能與之匹敵。 這兩句話,以最詩意的語言告訴我們:放下內心的竹簾,靜觀萬物的自在,即使是最平凡的日子也顯得悠長,最細微的清風也會充滿詩意,生命的豐盈,不在于占有,而在于感知。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叁 但見花開謝, 不聞人是非。 花落花開,如草木榮枯,自是天道循環。若想清心靜氣,則需只見花朵盛開與凋零,不聽人間是非議論。萬物有時,四季有序,從不糾纏,亦無是非。那些俗世間對與錯的爭論,那些無端的流言與揣測,就像菜市場里最嘈雜的叫賣,沒有任何價值,只會消耗你的心神。 這兩句話,以極其精妙的對比,告訴我們,當被無休止的內卷折磨時,當被無盡的疲憊包裹時,把心神寄托于在自然萬物上,青山與白云、晨露與夕暉,在宏大壯美的自然界中,那些曾讓我們糾結不已的人間瑣事,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若心中有山水,耳邊便無喧嘩。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肆 何須尋洞府, 度歲也應遲。 無需遠求神仙洞府,心若悠然,時光也愿在此駐足。從前,我們總以為,要尋一處桃花源、訪一座仙人洞,才能安放疲憊的靈魂。于是舟車勞頓,四處奔走。但邵雍卻淡然一笑,問:何必呢?我們追求的洞天福地,不在云深不知處的山中,而在垂下簾櫳的窗前,在靜觀花開的片刻,在選擇不聽是非、不纏雜念的那一念清明。當我們心內澄澈,縱使身處鬧市亦是修行的道場;當我們精神豐足,粗茶淡飯也吃出仙家的味道。 結尾兩句的點睛之筆,靜靜地訴說著:仙境不在他處,而在心境;長壽無需丹藥,只需靜觀。與其踏破鐵鞋去尋找那所謂靈魂的寄托,不如就在此刻,放下竹簾,靜下心來,看每一朵花是如何驚艷春天,看每一寸光影是如何描摹歲月。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