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論文作者都明白,“寫完”從來不是結束,真正的挑戰是—如何讓你的論文語言更專業、結構更清晰、表達更學術規范。我曾在論文初稿和投稿退修之間反復修改,卻始終難以達到期刊要求,直到我系統整理出這套基于AI給的論文潤色高階提示詞,從角色預設、寫作生成、語言優化,到翻譯、查重、參考文獻處理,全流程覆蓋,每條提示詞都能直接復制使用,無需深度思考,也無需復雜操作。趕緊收藏吧~ 一學術角色預設 內容概述: 提示詞: 1.你是某核心期刊的審稿專家,請用專業審稿視角,對以下段落提出學術表達、結構邏輯、研究深度方面的修改建議,需具備點評理由與建議優化方案:【原文段落】。 2.你是某高校碩博導師,請針對以下“研究方法”段落,檢查其設計是否科學、表達是否規范,并優化為適合發表的語言風格:【原方法段】。 3.你是經驗豐富的SCI論文作者,請以標準英文科技論文寫作邏輯,重構以下中文段落,確保表達精準、術語準確:【原中文段落】。 4.請以期刊編輯身份,對以下摘要進行逐句語言潤色,指出存在的表達不足,并優化為更符合學術寫作規范的版本:【摘要原文】。 5.你是職稱論文指導專家,請從“適用性+規范性”角度,對以下段落進行評估,并提供適合期刊發表的修改建議:【正文段落】。 6.你是一位資深醫學研究者,請針對以下“研究結論”部分優化語言表達、補強邏輯閉環,使其更加嚴謹、具有學術說服力:【原結論】。 二論文撰寫生成 內容概述: 提示詞: 1.請圍繞以下研究主題,生成一篇包含引言、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與結論5部分的標準學術論文正文草稿,控制總字數在3000字左右:【研究主題】。 2.請根據以下論文題目,生成一份期刊論文提綱,包括每章標題、小節內容要點、預期邏輯順序,適合投稿于中文核心期刊:【題目】。 3.請寫一段300字左右的引言,需包含:研究背景 → 文獻空白 → 本研究意義,語言學術規范、邏輯層層遞進:【主題關鍵詞】。 4.請根據以下研究內容撰寫一段完整“研究方法”部分,要求說明方法名稱、研究對象、數據來源、工具與步驟,確保語言規范且邏輯清晰:【研究設計信息】。 5.請將以下數據結果分析并寫成論文“結果與討論”部分,需包含數據呈現、解釋趨勢、對比已有研究,并提出合理分析結論:【原始數據/描述】。 6.請根據研究過程與結果撰寫“研究結論”,內容應包括:研究發現總結 → 實踐意義 → 不足與展望,控制在300字以內,表達嚴謹、結構完整:【要點】。 三論文潤色與語言優化 內容概述: 提示詞: 1.請對以下論文段落進行語言潤色,增強表達的專業性與學術性,改進句式結構、用詞準確性,避免AIGC生成的空洞語句:【原文段】。 2.請將以下口語化表達的論文段落,改寫為正式學術風格,注意術語準確、句式復雜度與段落銜接自然:【段落內容】。 3.請將以下重復啰嗦的內容進行精簡優化,保留核心論點,減少無效信息,提高文字精煉度與邏輯通順度:【段落】。 4.以下論文部分存在用詞不統一、術語不準確、邏輯跳躍問題,請逐句優化并提升語言一致性與學術嚴謹性:【原段內容】。 5.請對以下全文進行語體風格統一處理,使其更適合投稿至中文核心期刊,注意銜接詞、學術語匯和段落過渡:【全文或大段內容】。 6.以下段落語言表達單一,請加入3~4種更具學術性的句式結構(如因果、轉折、引用句型),提升表達層次感:【段落內容】。 四中英文翻譯潤色 內容概述: 提示詞: 1.請將以下中文論文段落翻譯為英文,語言需符合英文期刊表達風格,術語標準、語法準確、結構清晰:【中文段落】。 2.請將以下英文論文內容翻譯為中文,保留學術表達風格,避免生硬翻譯,提升語言通順度:【英文段落】。 3.請將以下摘要翻譯成英文,并優化為適合SCI論文摘要標準,包含背景、方法、結果與結論四部分結構:【中文摘要】。 4.請中譯英以下研究方法段,表達需正式、結構清晰、術語準確,控制在250字以內:【中文方法內容】。 5.請翻譯以下論文“討論”段落為英文,重點使用因果句式、比較分析表達,符合自然科學類英文寫作標準:【原中文段】。 6.請根據以下研究背景,撰寫一段英文學術論文引言,強調研究背景與空白,控制在150詞左右:【中文內容/關鍵詞】。 五查重與降重重構 內容概述: 提示詞: 1.請將以下重復率較高的段落內容進行語義不變的改寫,采用句式重組、同義替換與結構調整方式降重,目標查重率低于10%:【原段內容】。 2.以下段落語義清晰但語言重復,請采用“主動被動轉換+換序表達+術語替換”策略進行降重改寫:【段落】。 3.請將以下三句話合并重構為一句通順學術表達,保留原含義,使用不同結構以規避查重系統識別:【三句話列表】。 4.請對以下內容進行段落級結構重寫,變換句式結構,打散原有組合,同時保持原始邏輯關系不變:【原文】。 5.以下論文部分為高相似度內容,請使用邏輯轉述法進行語義轉換,增強語言多樣性與學術規范性:【原內容】。 6.請將以下表述改為更加抽象、宏觀的表達方式,避免直述事實,用概括化語言代替以降低重復率:【文本段落】。 六參考文獻與引文指令 內容概述: 提示詞: 1.請根據以下研究主題,為我推薦5篇2020年以后的中英文核心期刊文獻,每篇附一句話摘要和APA格式參考信息:【研究主題】。 2.請將以下中文參考文獻列表統一轉換為APA 7格式,并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輸出:【參考文獻列表】。 3.以下是段落內容,請匹配2條可引用的核心期刊文獻,并生成引文內容及其引用出處(中英不限):【段落】。 4.請重寫以下引文內容,使其語言更貼合論文正文,避免冗余引用、強化引用邏輯,確保引用自然流暢:【引用段】。 5.請幫我生成一個包含10篇文獻的參考文獻段落(中英混排),適用于教育技術領域文獻綜述部分:【研究領域】。 6.以下為SCI文章參考文獻列表,請轉化為Nature引用格式,并保留DOI號:【原文獻格式】。 |
|
來自: 一葉知秋6012 > 《Ai改變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