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健康,是維持身體活力的關鍵所在。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血管功能會漸漸減退,導致很多朋友經常性的腿腳發麻。木子在去年講過一個對血管比較好的練習方法,原地小跑。但是這個動作對抬腳的要求比較高,很多朋友本身就抬腳困難,或者年齡偏大,這樣就不太適合。 ![]() 今天木子簡單講一個鍛煉的動作,「涌泉激浪法」。通過簡單的踮腳加上呼吸,符合養生之道。只要每天堅持早晚3分鐘,就能夠促進氣血的運行,讓血管逐漸暢通無阻。 一、涌泉激浪鍛煉的原生裨益 1、在夏天很多人在氣陰兩虛、氣血不好時首先會想到生脈飲,通過其補充氣陰。人參補氣,麥冬滋陰,五味子固攝。但傳統養生強調人體自身調節能力的重要性。 「涌泉激浪法」通過激發足底的涌泉穴,進而能直接調動腎經的能量涌泉穴乃腎經的起始之處,當腎氣充足之時,氣血便會變得格外旺盛。現代研究已然證實,激發涌泉穴有助于對神經功能以及血管狀態進行調節,這與傳統養生所講的「腎主納氣」的理論是相合的。 ![]() 2、「涌泉激浪法」從三個方面調節血管 踮腳動作增強小腿肌肉收縮,促進血液回流; 激發腎經并帶動其他經脈,形成氣血循環; 配合特定呼吸方式,形成氣機升降循環。 二、涌泉激浪法的具體練習 光腳站穩,兩只手扶墻,用腳趾摳住地面并使上勁。接下來不停地做抬起腳后跟的動作,在這個期間要注意,腳后跟不能挨著地面。按照每秒抬腳二次的節奏,身體挺直,腰不能彎。 慢慢地放下腳跟,感受腳掌同地面的接觸。這樣重復10次,結合踮腳,踮腳3次落踵1次。 踮腳之時,輕慢地吸氣,想象那氣息從腳底開始上升;落踵之際,緩緩地呼氣,想象著濁氣順著指尖,微微地慢慢排出。這種呼吸之法,比較有助于對氣機運行進行調節。每天練習3組,每組大概1分鐘。 ![]() 三、適用情況 生脈飲它適合氣陰兩虛的體質,對于陰虛者而言,或許會產生不適。而「涌泉激浪法」,卻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 體質虛弱者可改善畏寒、乏力; 體質偏實者有助于緩解內熱、睡眠問題; 日常練習可保持氣血通暢。 「涌泉激浪法」通過「以動調氣」,實現氣血的協調和諧,今晚你便可嘗試這種具有「虛可補、實可泄」方法,相較于單純的補益之方,更合現代人那較為復雜的體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這就是「涌泉激浪法」的養生之道。 木子提醒:腳部損傷、膝關節炎、眩暈、孕婦及經期不適合,有靜脈曲張的朋友落踵時要輕柔。 點擊播放 參考文獻 1. 《骨科與運動雜志》,2021年12期,關于踮腳運動對下肢血液循環的影響研究 2. 《中華老年雜志》,2020年第8期,關于老年人踮腳運動對平衡能力的改善作用 3. 《康復雜志》,2019年第5期,關于踮腳運動在康復訓練中的應用與效果 4. 《人體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年版,關于踮腳運動對靜脈回流的作用機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