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兩套全息湯:一方治萬病,行醫40年,效果出奇的好

     用戶08204546 2025-09-03

    行醫40年,效果出奇的好

    十年一劍全息湯的使用方法

    薛振聲是一位70多歲的農村家傳中醫。前半生他和普通醫生一樣,用傳統辯證施治;后半生則用整體辯證施治,只使用一個自創的方劑——“全息湯”。

    三十年來,一付“全息湯”(包含加減)處方大概開了幾萬張,現仍繼續開著。2004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了薛振聲的學術專著《十年一劍全息湯》。——他為什么這樣做?“全息湯”的機理何在?療效又如何呢?

       

          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年的薛振聲,是江蘇邳州炮車中心衛生院的一名老中醫。在漫長的行醫生涯中,他前半生在其父親、當地名醫薛漢三的指導下,勤奮研究和運用傳統辯證施治:包括臨床常用的八綱辯證、六淫辯證、陰陽氣血辯證、臟腑辯證;傷寒學說的六經辯證;溫病學說的衛氣營血辯證、三焦辯證等,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

    但薛振聲并不滿足,開始了對疑難病癥的開拓性研究。他發現:疑難病癥之所以難于治愈,往往由于病癥并不像傳統辯證那樣清晰、明確,比如:非常明確的屬于濕熱蘊肺、陽明腑實,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剪不斷、理還亂。——運用傳統的辯證方法治療普通疾病,往往定位明確、立竿見影;但治療疑難病癥,很多醫生難免顧此失彼,難于應對。勉強開出藥方,醫生也心中忐忑,不知能否中病。——薛振聲深有感觸地想:這不能單純認為醫生的水平有問題,自己能不能把傳統的辯證施治向前發展,使得醫生對于疑難病癥的辯證準確率更高、把握性更大、治療效果更好呢?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薛振聲就開始在臨床上進行“整體辨證”的探索。他認為:既然疑難病癥的致病原因錯綜復雜、頭緒紛亂。那么,能否尋找出各種疑難病癥的整體共性呢?打一個比方:疑難病癥就像是一群窮兇惡極的罪犯,有搶劫犯、殺人犯、盜竊犯、詐騙犯等等,而中醫治療疑難病癥,就好像將這些形形色色的罪犯關進監牢、接受改造。而治療方法就如同改造罪犯的辦法:首先是要讓罪犯統一進行勞動改造、實施法律訓導、進行自我悔改,這是對改造罪犯(治療疾病)的整體方法。有了這些整體方法,再配合每個人的不同犯罪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具體改造,才有可能讓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治療疑難病癥的道理也是如此。經過“整體辨證”治療之后,疑難病癥會從根源上得到了有效的改造,再配合傳統辯證施治,針對病癥的突出癥狀進行具體施治,疑難病癥的治愈率就會得到提升。

            在30多年的行醫生涯中,薛振聲從自己親手診治的上萬例疑難病癥中感悟到:可以把疑難病癥的成千上萬種病因化繁為簡,分為五大類:風寒類、痰凝停滯類、濕困類、水停類、血熱血瘀類。——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疑難病癥的病因并不是單純的某種,而往往是這五大類病因相互交織、影響和并存。

    那么,能否找到這五大類病因的整體治療方法呢?薛振聲經過20年的臨床試驗,發現:治療風寒類證,可以使用桂枝湯;治療痰凝停滯類證,可以使用枳實薤白桂枝湯;治療濕困類證,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療水停類證,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療血熱、血瘀類證,可以使用生地、丹皮。——再加上整體治療、和解少陽的小柴胡湯(只選用最關鍵的柴胡、甘草兩味藥),那么,這些方劑或中藥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夠整體辨證施治的 “全息湯”基礎方:  

    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蔞10g 薤白10g 枳實10g 蒼術10g 陳皮10g 厚樸10g 白術10g 茯苓10g 豬苓10g 澤瀉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棗10g

    上述組合看起來并不復雜,但在臨床上卻花費了薛振聲20多年。中醫歷史上,也有醫家在研究用綜合方劑來進行整體辨證治療。但是,一付綜合方劑絕非把數類單項治療方劑“疊加、組合”起來那么簡單。因為各個方劑之間互相影響,非常容易顧此失彼、干擾藥效。這需要思想上的大膽設想、臨床上的小心驗證。——經過對自己上萬例臨床病例的前后對比,薛振聲發現:采用“整體辯證+傳統辯證”治療疑難病癥,確實比“傳統辨證” 療效更好,而且失誤更少、容易掌握。

    以一個固定的處方來應付千變萬化的疾病,顯然是行不通的。薛振聲認為:全息湯的基礎方提供了對疑難疾病“共性”的治療方法,對于特定疾病的“個性”,還要按照傳統辯證的方法,對全息湯基礎方進行加減。——為方便廣大讀者,他也根據幾十年的臨床經驗,撰寫了“全息湯基礎方加減法.比如,發熱:一概予全息湯基礎方,個別高熱脈洪、面紅舌赤、煩渴引飲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湯意)。其余按癥加減。脅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去大棗、加牡蠣12g,右脅痛者再加青皮10g,左肋痛者再加郁金10g;腋下肋間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薛振聲笑稱:“我不是用'一個方劑包打天下’,而是在對幾百個經典方劑的應用中,增加了一個我發明的整體施治方劑!”

    他特別提醒讀者:以上所列加減法為個人經驗的積累,療效確切(但不應視為固定不變的模式,應不斷探索。同時,要注意不應破壞全息湯基礎方的整體構架)。一般服藥2-3劑后,癥狀應顯著好轉,如未痊愈,需繼續服藥者,應根據癥狀變化調整處方。癥狀減輕,仍輕微存在,處方不變。

    據薛振聲本人介紹,他運用以“整體辯證+傳統辯證”為特點的全息湯加減進行治療,比前半生單純運用傳統辯證提高療效20%-30%,臨床把握性大大增強,尤其是:藥物的副作用大大降低。《十年一劍全息湯》出版之后,全國已有數十位中醫大夫使用全息湯進行臨床實踐,取得了不錯的療效。其中吉林的劉儒勝醫師、河南的張鵬醫師使用全息湯加減進行臨床運用,均較此前運用傳統辯證施治方法有了明顯的療效提高。

    薛振聲先生也有他的遺憾:整體辯證只是個人實踐經驗和理性思考的產物,沒有更多的人參與和認可,沒有精確的統計數字,沒有對照組對比……筆者目前正在組織各方力量,對“十年一劍全息湯”的應用進行追蹤、統計、分析。全息湯基礎方內科癥狀加減法

      

    全息湯基礎方內科癥狀加減法

    1. 發熱:予全息湯基礎方,個別高熱脈洪、面紅舌赤、煩渴引飲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湯意)。其余按癥加減。

    2. 低溫: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即可,個別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桂枝附子湯意)。其余按癥加減。

    3. 自汗: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即可,重者加黃芪、牡蠣各12g,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龍骨、牡蠣各12g,其余按癥加減。

    4. 盜汗: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龍骨、牡蠣各12-15g。其余按癥加減。

    5. 身酸懶: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即可。如出現納差、腹瀉、浮腫、黃疸等癥,按相應癥狀加減。

    6. 身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即可。痛重、自汗或惡寒者加附子10g,肩背痛甚者合羌活、獨活、藁本、蔓荊子、川芎、防風各10g,身刺痛,面紫舌暗脈澀者合秦艽、川芎、桃仁、紅花各10g、羌活、沒藥、當歸、五靈脂、香附、地龍各6-10g,其余按癥加減。

    7. 浮腫: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喘滿者加麻黃、杏仁各10g,有熱者加石膏15-20g,咽喉腫痛或有瘡瘍者加銀花15-20g,連翹10-15g,腫甚,身重惡寒者加附子10g,其余按癥加減。

    8. 黃疸: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大黃10-12g,小便赤熱者加梔子、黃柏各10g,大便干者加大黃10-12g。其余按癥加減。

    9. 嗜睡: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嚴重者加石菖蒲10g,其余按癥加減。

    10. 失眠: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龍骨、牡蠣各12-15g,嚴重者加酸棗仁12-15g,知母、川芎各10g,其余按癥加減。

    11. 心驚不安: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龍骨、牡蠣各12-15g,其余按癥加減。

    12. 頭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偏頭痛者加川芎、白芷各10g,兼痛瀉者加防風10g,兼身痛者合羌活、獨活、藁本、蔓荊子、川芎、防風各10g,兼頭脹或煩躁不安者加龍骨、牡蠣各12g,其余按癥加減。

    13. 頭暈: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兼惡心嘔吐者加半夏、蘇葉各10g,兼心煩不安者加龍骨、牡蠣各12g。嚴重者加天麻10g,其余按癥加減。

    14. 口渴: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煩渴多飲者合白虎加人參湯(石膏12-20g,知母、人參(或黨參)、粳米各10g),兼納差、舌淡苔少而燥者加黨參12g,花粉10g,兼舌干而裂者合增液湯(玄參、麥冬各10g),其余按癥加減。

    15.口中異味:一般予全息基礎方,口澀、口膩不再加藥,口苦者加當歸、梔子各10g,口臭者加藿香、佩蘭各10g,口酸者加黃連6-10g,吳茱萸3-6 g,口甜者合瀉黃散(藿香、石膏、山梔、防風各10g),口辣者合瀉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g),其余按癥加減。

    16. 項強:一般予全息基礎方,嚴重者合葛根12-15g,麻黃10g,其余按癥加減。若出現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等,不可視為一般項強,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17. 肩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嚴重者合舒筋湯(當歸、赤芍、姜黃、羌活、海桐皮各10g),其余按癥加減。

    18. 四肢疼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嚴重者合烏頭湯(麻黃、黃芪、川烏各10g),或桂枝芍藥知母湯(麻黃、知母、防風、附子各10g),其余按癥加減。

    19. 腰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杜仲10g,兼痛瀉者加防風10g,嚴重者加附子10g,兩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尾骶骨痛者合破故紙、小茴香、元胡、牛膝、當歸、杜仲、知母、黃柏各10g,泌尿系統結石者再加金錢草15g,海金沙10g,其余按癥加減。

    20.咳嗽: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各10g,咳不止再合止嗽散(荊芥、紫菀、桔梗、百部、白前各10g),咽喉不利、干咳無痰者合養陰清肺湯(麥冬、玄參、貝母、薄荷各10g)或桑白皮12g、地骨皮10g,加貝母、枇杷葉各10g。其余按癥加減。

    21.喘促: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杏仁10g,兼咳嗽者,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杏仁各10g,喘甚者再加葶藶子10g,哮喘者合定喘湯(麻黃、桑白皮、白果、蘇子、杏仁、黃芩、款冬花、半夏各10g),發熱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湯(麻黃、杏仁各10g,石膏12-20g),其余按癥加減。

    22. 胸悶: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兼咳喘脅痛者,按相關癥狀加減。

    23. 胸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兼面唇紫暗者加桃仁、紅花各10g,丹參12-15g。

    24. 胸中煩熱: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兼失眠、多夢、盜汗者加龍骨、牡蠣各12g。

    25. 心悸: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龍骨、牡蠣各12-15g,兼肢冷、脈遲或結代者加附子10g。

    26. 噯氣: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噯氣頻頻者合旋覆花、黨參、半夏各10g,代赭石12g。

    27. 呃逆:心緒不寧者加龍骨、牡蠣各12g,呃逆嚴重者合丁香、杮蒂、人參或黨參各10g。

    28. 惡心嘔吐: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半夏、蘇葉各10g。

    29. 反酸: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黃連6-10g,吳茱萸3-5g,重者加烏賊骨、煅瓦楞子各10-12g。

    30. 食欲不振: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三仙(山楂、神曲、麥芽)各12g,胃酸者不加山楂。

    31. 胃脘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重白芍量至12g。

    32. 脅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去大棗、加牡蠣12g,右脅痛者再加青皮10g,左肋痛者再加郁金10g,腋下肋間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

    33. 臍腹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合烏藥、檳榔、木香、小茴香、良姜、川楝子、青皮各10g。

    34. 小腹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再加當歸、川芎各10g。

    35. 少腹(小腹兩側)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川楝子、元胡各10g。

    36. 腹脹: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兼胃酸者加黃連6-10g,吳茱萸3-5g,嚴重者合生姜瀉心湯(黨參、干姜、半夏、黃芩、黃連各10g),或再加知母、姜黃、砂仁各10g。

    37. 腹瀉: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去瓜蔞加蔞皮10g,無腹痛者去白芍再加防風10g,嚴重者加赤石脂、禹余糧各12g,久病體虛者加黨參10g。

    38. 大便秘結: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去瓜蔞加蔞仁10-12g,嚴重者合麻仁12g 大黃、杏仁各10g。

    39. 便帶膿血: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去瓜蔞加蔞皮10g,再加當歸、川芎各10g,熱毒熾盛者合白頭翁12g,黃連、黃柏、秦皮各10g。

    40. 小便澀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當歸、車前子各10g,有熱象者加梔子10g。

    41. 小便失禁: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益智仁、烏藥、山藥各10g,桑螵蛸10g。

    42. 小便混濁: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萆薢12g、烏藥、益智仁、石菖蒲各10g,鹽3g,小便黃混者合萆薢、丹參各12g,車前子、黃柏、石菖蒲、蓮子心各10g。

    43. 睪丸脹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川楝子、元胡各10g,橘核、荔枝核、小茴香各10g,睪丸紅腫者再加銀花12-15g,連翹10-12g,乳香、沒藥各6-10g。

    44. 陽萎: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兼會陰脹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兼小便不利者加當歸、車前子各10g,病久者合鹿角膠、鹿角霜、菟絲子、柏子仁、熟地各10g。

    45. 遺精: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龍骨、牡蠣各12g,嚴重者加芡實、蓮須各10g。

    46. 鼻衄: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嚴重者合側柏葉、藕節各12g,赤芍、當歸、香附、黃芩、黃連、山梔、桔梗各10g。

    47. 咳血: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嚴重者合側柏葉、干姜、艾葉各10g,或十灰散(大薊、小薊、梔子、陳棕、荷葉、側柏葉、茜草、茅根、大黃各10g,炒炭用),慢性咳血者加阿膠、白及各10g。

    48. 嘔血: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嚴重者合大黃、黃芩、黃連各10g.

    49. 便血: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便血色黑者加灶心土15-20g,附子、阿膠、黃芩各10g,便血色鮮紅者合槐花、側柏葉各12g,炒荊芥、枳殼各10g。

    50. 尿血: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加木通、竹葉各10g,茅根12-15g。

    51. 眼瞼下垂: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熟地、當歸、川芎、藁本、前胡、防風各10g。

    52. 耳鳴耳聾: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心緒不寧者加龍骨、牡蠣各12g,或加石菖蒲、木通各10g

    53. 咽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桔梗10-12g,急性腫痛者再加銀花12-15g,連翹10-12g,薄荷10g,慢性者合養陰清肺湯(麥冬、玄參、貝母、薄荷各10g)

    54. 聲音嘶啞: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胖大海、桔梗、杏仁各10g,喘者加麻黃10g,有熱者加石膏12-15g咽喉腫痛者加銀花12-15g,連翹10-12g,病久咽干者合熟地、百合、貝母、當歸、玄參、麥冬、桔梗各10g)

    55. 牙痛:一般予全息湯基礎方加升麻12g、當歸、黃連各10g

    ---------------------------------------------------------------------------

    威德先生全息湯(原創)

    威德先生全息湯:

    一 基處方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桂枝30克、干姜30克、甘草30克、當歸30克、黃芪30克、川芎30克、柴胡15克、白芷15克、蒼術15克、萊菔子15克、大黃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仙茅15克、香附子15克、太子參15克、枸杞15克、淫羊藿30克、紅棗30克;

    二 加減方:

    當歸、梔子:

    口苦、心煩、脈弦;經色暗者、帶下色黃、帶色微黃,氣味惡濁者;五心煩熱、手足熱、尿黃、胎黃、下陰騷癢、腹脹:合丹梔逍遙散(當歸、梔子各10g)。

    龍骨、牡蠣:“發散類”病癥,則需要“收斂”,合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龍骨、牡蠣各12~15g)。

    何謂發散類病癥,比如,心悸、心驚、心煩、頭脹、煩躁、胸中煩熱、不安、心緒不寧、夜寐不安、失眠、多夢、小兒夜啼、小兒目 等“心緒發散”疾病;多汗(自汗、盜汗)乃至于同類的遺精、子癇也同樣要加入龍骨、牡蠣各12~15g。

    生地(地榆):各種“血癥”類病癥,多是血熱妄行,需要涼血安血,所以,多采用“加重生地用量至12g”,有的還要“再加地榆12g”。

    鼻衄、咳血、嘔血;尿血、便血、赤帶;經前吐衄、產后出血不止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

    崩漏、妊娠出血、性交出血: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加地榆12g

    附子:寒(低溫,指體溫在36C以下,伴全身不適者)、惡寒者、身冷、肢冷、脈遲或結代者;自汗;腫甚;身重:身痛;痛甚、痛重者:合桂枝附子湯 或四逆湯加減(附子10g)。

    部位

    頭痛:偏頭痛者加川芎、白芷各10g;

    頭暈:嚴重者加天麻10g。

    嗜睡:嚴重者加石菖蒲10g。

    失眠:嚴重者合酸棗仁湯(酸棗仁12~15g,知母、川芎各10g)。

    眼瞼下垂:基礎方合除風益損湯(熟地、當歸、川芎、藁本、前胡、防風各10g)。

    耳鳴耳聾:嚴重者加石菖蒲、木通各10g。

    咽痛:基礎方加桔梗10~12g。

    急性腫痛者再加銀花12~15g,連翹10~12g,薄荷10g。

    慢性者合養陰清肺湯(玄參、麥冬、貝母、薄荷各10g)。

    咽喉梗阻:兼咽干者合養陰清肺湯(見上) 。

    聲音嘶啞:基礎方加胖大海、桔梗、杏仁各10g,

    喘者加麻黃10g,

    咽喉腫痛者加銀花12~15g,連翹10~12g;

    病久咽干者合百合固金湯(熟地、百合、貝母、當歸、玄參、麥冬、桔梗各10g)。

    牙痛:基礎方合清胃散(升麻12g,當歸、黃連各10g)。

    小兒目 :(指開合失常、時時眨動或用力睜眼而不能自主的癥狀。多見于兒童。)加龍骨、牡蠣各8~10g。

    嚴重者合瀉青丸(當歸、龍腦、川芎、山梔、大黃、羌活、防風、竹葉)去龍腦、大黃,各6~8g。

    口味

    口苦:加當歸、梔子各10g;

    口甜:合瀉黃散(藿香、石膏、山梔、防風各10g);

    口酸:加黃連6~10g,吳茱萸3~6g;

    口臭:加藿香、佩蘭各10g;

    口辣:合瀉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g)。

    口渴:煩渴多飲者合白虎加人參湯[石膏12~20g,知母、人參(或黨參)、粳米各10g] ;

    兼納差,舌淡苔少而燥者加黨參12g,花粉10g;

    兼舌干而裂者合增液湯(玄參、麥冬各10g)。

    項強:嚴重者合葛根湯(葛根12~15g,麻黃10g)。[若現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等,不可視為一般項強,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肩痛:嚴重者合舒筋湯(當歸、赤芍、姜黃、羌活、海桐皮各10g)。

    惡心嘔吐(干嘔):基礎方合半夏厚樸湯(半夏、蘇葉各10g)。

    尾骶骨痛者:合補腎湯(破故紙、小茴香、元胡、牛膝、當歸、杜仲、知母、黃柏各10g)。

    泌尿系統結石者:再加金錢草15g,海金沙10g。

    咳嗽:基礎方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各10g。

    嚴重者/咳不止:再合止嗽散(荊芥、紫菀、桔梗、百部、白前各10g)。

    咽喉不利、干咳無痰者(或小兒百日咳)合養陰清肺湯(麥冬、玄參、貝母、薄荷各10g)或瀉白散(桑白皮12g,地骨皮10g)加貝母、枇杷葉各10g。

    喘促:基礎方加杏仁10g。

    喘甚者再加葶藶子10g;

    小兒喘甚者:合蘇葶丸(蘇子、葶藶子各3~6g)。

    喘滿者:加麻黃、杏仁各10g。

    哮喘者:合定喘湯(麻黃、桑白皮、白果、蘇子、杏仁、黃芩、款冬花、半夏各10g) 。

    發熱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湯(麻黃、杏仁各10g,石膏12~20g)。

    胸痛:兼面唇紫暗者加桃仁、紅花各10g,丹參12~15g。

    噯氣:噯氣頻頻者合旋覆代赭湯(旋覆花、黨參、半夏各10g,代赭石12g)。

    呃逆:嚴重者合丁香柿蒂湯(丁香、柿蒂、人參或黨參各10g)。

    反酸:基礎方合左金丸(黃連6~10g,吳茱萸3~5g),重者加烏賊骨、煅瓦楞子各10~12g。

    食欲不振/納差:基礎方加三仙(山楂、六曲、麥芽)各12g,胃酸者不加山楂。

    胃脘痛:基礎方加重白芍量至 12g。

    經行腹痛:基礎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

    腹痛/小腹痛:基礎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再合當歸芍藥散(當歸、川芎各10g)。

    少腹(小腹兩側)痛/腰兩側痛者/會陰脹痛者/腋下肋間痛者:基礎方合金鈴子散(川楝子、元胡各10g)。

    腰痛:基礎方加杜仲10g。

    脅痛:基礎方去大棗加牡蠣12g,右脅痛者再加青皮10g,左肋痛者再加郁金10g;

    臍腹痛:基礎方合天臺烏藥散(烏藥、檳榔、木香、小茴香、良姜、川楝子、青皮、巴豆)去巴豆各10g。

    腹脹:兼胃酸者加黃連6~10g,吳茱萸3~5g;嚴重者合生姜瀉心湯(黨參、干姜、半夏、黃芩、黃連各10g),或再合中滿分消湯(知母、姜黃、砂仁各10g)。

    腹瀉:基礎方去瓜蔞加蔞皮10g,

    無腹痛者去白芍。

    痛瀉者:不去白芍再加防風10g(痛瀉/便前腹痛加重者加防風10g)。

    嚴重者合赤石脂禹余糧湯(赤石脂、禹余糧各12g)。

    便秘:基礎方去瓜蔞加蔞仁10~12g。

    嚴重者合麻仁丸(麻仁12g,枳實、大黃、杏仁各10g)。

    產后大便難:基礎方合麻子仁丸(麻仁12g,杏仁、大黃、厚樸、枳實各10g)。

    便帶膿血:基礎方去瓜蔞加蔞皮10g,再合加當歸芍藥散、桃花湯 (當 歸、川芎各10g,赤石脂12g)。

    熱毒熾盛者合白頭翁湯(白頭翁12g,黃連、黃柏、秦皮各10g)。

    小便失禁:合縮泉丸(益智仁、烏藥、山藥各10g),加桑螵蛸10g。

    小便不利者/小便澀痛/小兒尿頻:加當歸、車前子各10g;

    小便混濁:基礎方合萆 分清飲(萆 12g,烏藥、益智仁、石菖蒲各10g,鹽3g),

    小便黃混者合程氏萆 分清飲(萆 、丹參各12g,車前子、黃柏、石菖蒲、蓮子心各10g)。

    小兒遺尿:基礎方加石菖蒲6~8g,

    嚴重者合閉泉丸(益智仁、白蘞、山梔各6~8g)。

    睪丸脹痛:基礎方加川楝子、元胡、橘核、荔枝核、小茴香各10g,

    睪丸紅腫者再加銀花12~15g,連翹10~12g,乳香、沒藥各6~10g。

    陽痿:病久者合斑龍丸(鹿角膠、鹿角霜、菟絲子、柏子仁、熟地各10g)。

    遺精:嚴重者加芡實、蓮須各10g。

    綜合

    發熱:個別高熱脈洪、面紅舌赤、口渴、煩渴引飲者,合白虎湯(石膏15~30g,知母10g)。

    自汗:重者加黃芪、牡蠣各12g;

    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龍骨、牡蠣各12g。

    頭痛、身痛、肩背痛甚者(且濕象明顯):合羌活勝濕湯(羌活、獨活、 藁本、蔓荊子、川芎、防風各10g) ;

    身痛、掣痛或刺痛,兼見面紫、唇暗、舌暗、脈澀者合身痛逐瘀湯(當歸、川芎、桃仁、紅花、地龍、牛膝、羌活、香附、五靈脂 、沒藥各6~10g)。

    四肢疼痛:嚴重者合烏頭湯(麻黃、黃芪、川烏各10g)或桂枝芍藥知母湯(麻黃、知母、防風、附子各10g)。

    咽喉腫痛或有瘡瘍者加銀花15~20g,連翹10~15g。

    瘡瘍腫痛:基礎方去白芍加赤芍10g,銀花12~20g,連翹10~15g,

    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藥各6~10g,

    腫硬者加炮甲或皂刺10g。

    黃疸/發黃:基礎方加茵陳蒿12~20g。

    小便赤熱者加梔子、黃柏各10g;大便干者加大黃10~12g。

    血證

    鼻衄: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

    嚴重者合清衄湯(側柏葉、藕節各12g,赤芍、當歸、香附、黃芩、黃連、山梔、桔梗各10g)。

    咳血: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

    嚴重者合柏葉湯(柏葉、干姜、艾各10g)或十灰散(大薊、小薊、梔子、陳棕、荷葉、側柏葉、茜草、茅根、大黃各10g,炒炭用) ;

    慢性咳血加阿膠、白及各10g。

    嘔血: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嚴重者合瀉心湯(大黃、黃芩、黃連各10g)。

    便血: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

    便血色黑者合黃土湯(灶心土15~20g,附子、阿膠、黃芩各10g);

    便血色鮮紅者合槐花散(槐花、側柏葉各12g,炒荊芥、枳殼各10g)。

    尿血: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加木通、竹葉各10g,茅根12~15g。

    婦科

    月經先期:自覺癥狀不顯者合清經湯(地骨皮、青蒿、黃柏各10g)。

    月經后期:基礎方加當歸、紅花各10g,

    兼小腹痛者加川芎10g。

    月經先后不定期:基礎方合定經湯(當歸、山藥、菟絲子、荊芥各10g)。

    閉經:基礎方加當歸、紅花各10g。

    崩漏:兼小腹痛出血多者合膠艾湯(當歸、川芎、阿膠、艾葉各10g)。

    小腹痛兼惡心納差者合溫經湯(吳茱萸、當歸、川芎、黨參、阿膠、半夏、麥冬各10g)。

    經行腰痛:基礎方加杜仲、川斷各10g;

    經前吐衄: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加當歸、梔子、牛膝各10g;

    嚴重者合順經湯(當歸、沙參、荊芥炭各10g),加牛膝10g。

    經前乳房脹痛:基礎方加當歸、香附、青皮各10g;疼痛嚴重者合瓜蔞散(當歸、乳香、沒藥各10g)。

    白帶:基礎方,或加山藥、烏賊骨各10g。

    黃帶:基礎方合易黃湯 (山藥、芡實各12g,黃柏、白果、車前子各10g)。

    赤帶: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合清肝止淋湯(當歸、香附、阿膠、黃柏、牛膝、黑豆各10g)。

    五色帶:(此多為惡性病)。基礎方加當歸、川芎各10g,半枝蓮、白花蛇舌草、 蜀羊泉各12~15g,

    妊娠出血: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加地榆12g;

    兼腹痛者合膠艾湯(阿膠、艾葉、當歸、川芎各10g) ;

    兼腰痛者合壽胎丸(菟絲子、桑寄生、川斷、阿膠各10g),或加杜仲10g。

    產后出血不止: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兼腹痛者合生化湯(當歸、川芎、炮姜、桃仁各10g) ;多日淋漓不凈者按崩漏治療。

    產后多汗:基礎方加黃芪、龍骨、牡蠣各12g。

    產后發熱:若表現腹痛拒按、惡露臭穢等毒邪見癥,加銀花12~15g,連翹10~12g,當歸、川芎各10g。

    乳汁自漏:基礎方加黃芪、龍骨、牡蠣各12g;

    瘕:基礎方加三棱、莪術、桃仁各10g。

    子宮脫垂:基礎方加升麻12g 。

    外陰腫痛:基礎方加當歸、梔子各10g,銀花12~20g,連翹10~12g。

    陰癢:基礎方加當歸、梔子、黃柏、木通各10g。

    久病體虛者酌加黨參10g,有時再加黃芪各10~12g。

    乳癖病,腫塊明顯者,加昆布10克,海藻10克,夏枯草10克。不知海藻與全息方中“甘草”的相反如何處置。我一直常用此全息湯開處中草藥療效還可以。以前開中草藥是應用辯證處方,感覺一般。

    文源:醫品閣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 东北女人毛多水多牲交视频| 欧美黑人大战白嫩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欧美老少配性行为|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99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av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av综合一区|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久青草国产在视频在线观看| 全国最大成人网站|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在线| 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国产成人综合色就色综合|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少妇人妻偷人偷人精品|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妺妺窝人体色WWW在线一| 久久月本道色综合久久| 真人性囗交视频| 麻豆蜜桃AV蜜臀AV色欲AV| 成人福利国产午夜AV免费不卡在线| 国产人妇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爱性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又大又硬又粗|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A|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5G|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怡红院妓院|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