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和某人聊得特別投緣,想法總是不謀而合? 英語中有一個地道的表達正好能描述這種默契——see eye to eye。 不過,這可不是字面上的“大眼瞪小眼”或“確認過眼神”,而是一種“眼神交匯處,共識自然成”。
See eye to eye:超越眼神的共識
See eye to eye是一個英語習語,表示兩人或多方在某件事上完全達成一致意見,強調觀點或立場和諧統一。 它傳遞的是一種思想上的契合與共鳴,遠比單純的眼神交流深刻得多。 這個短語通常用于否定結構,比如don't see eye to eye,用來委婉地表達分歧。 例句:We get along well, but we don't see eye to eye on political issues.我們相處融洽,但在政治問題上存在分歧。 See eye to eye的起源可追溯至 《圣經·以賽亞書》。 在《以賽亞書》第52章第8節中,有這樣一段話:“The voice of your watchmen—they lift up their voice; together they sing for joy; for eye to eye they see the return of the Lord to Zion.” 最初,這個短語表示“面對面相見”。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將其引申為“兩人看法完全一致”,因為當兩個人眼睛看到的東西完全一致時,通常意味著他們的觀點和立場也相同。 See eye to eye的常見搭配是:see eye to eye with sb (on sth),指在某事上與某人意見一致。 例句:My parents and I don't see eye to eye on my career choice.我和父母在我的職業選擇上意見不一致。 The management and labor union finally saw eye to eye on the issue of employee safety.資方和工會最終在員工安全問題上達成共識。 Though they work as a team, they often don't see eye to eye on most issues.盡管他們作為一個團隊工作,但他們在大多數問題上常常意見不一。 I'm glad we see eye to eye.很高興我們看法一致。
更多表示“同意”的表達
英語中還有其他一些表達可以傳達類似“意見一致”的含義: be on the same page這個說法源于商業場合,開會時如果大家都在看同一頁簡報,表示大家目前都專注于某一點,溝通上不會有問題。 例句:I just want to make sure we're on the same page.我只是想確認我們大家觀點一致。 be of one mind這個表達強調想法高度統一。 例句:I'm of one mind with you on that matter.在那件事上我和你想法一致。 reach a consensus這個比較正式,表示“達成共識”,常用于正式討論或需要協調立場的場景。 例句:After hours of debate, the committee finally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e new policy.經過數小時的辯論,委員會終于就新政策達成了共識。 I second that這個常用于日常對話中,表示“我也這么想;我同意”,對他人提出的建議或看法表示贊同。 例句:A: Let's get fish for dinner.B: I second that. A:我們晚上吃魚吧。 B:好,我同意。 See eye to eye這個古老的短語提醒我們,有效的溝通與共識的建立在人類互動中至關重要。從古老的圣經時代到今天的全球化社會,尋求共同理解始終是減少沖突、促進合作的基礎。 即使在觀點多樣、視角各異的今天,能夠與他人see eye to eye,哪怕不是在每件事上,依然能為我們帶來合作的愉悅、思維的共鳴和前進的合力。 它提醒我們,在溝通中,除了表達,傾聽并試圖理解對方的“視角”同樣重要。 編輯:苡婛審核:琳達終審: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