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木惡繩,頑石惡攻, 責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釋義:彎曲的木頭討厭被墨繩測量,頑固的石頭害怕被匠人敲打,而勸人向善的話,也不能不顧方式地隨便說。 人都愛聽好話,誰愿意被直接指出錯誤呢? 哪怕你說得對,對方也可能因為感到難堪而反駁、逃避,甚至怨恨你。 須知,責善不是居高臨下的批評,而是帶著理解的溝通。 你要先懂得對方的處境、顧慮和自尊,再用他能接受的方式表達,這樣別人會更愿意反思和改變。 一念收斂,則萬善來同; 一念放恣,則百邪乘釁。 釋義:人一旦收斂約束自己的一個念頭,各種善行就會隨之而來;一旦放縱一個念頭,各種邪念就會趁虛而入。 我們每天都會產生無數個念頭,這些念頭看似微小,卻像種子一樣,一旦落地就可能長成參天大樹。 當你習慣收斂浮躁、貪婪、嫉妒,內心就會越來越清明,行動也會自然朝向積極的方向。 反之,如果總覺得“偶爾放縱沒關系”,邪念就會像裂縫一樣逐漸擴大,最終失去控制。 因此,在日常修行中,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管住心猿意馬,是我們能做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功課。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虛其心,受天下之善。 釋義:要拓寬你的心胸,容納天下萬物;要放空你的心態,接納世間一切美好。 一個人如果不能虛懷若谷,就會錯過學習的機會、錯過來自他人的善意,甚至錯過自我成長的可能。 虛其心,是讓自己始終保持一種空杯心態——對世界好奇,對他人尊重,對知識渴望。 只有把心騰空,真善才能不斷流進來。 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 釋義:只要能把心沉下來,專注思考,世上沒有什么道理是弄不明白的。 這個時代最稀缺的不是知識,而是定力。 很多人抱怨學不進去、做事沒結果,其實問題往往出在沉不住氣。 比如讀書時總想刷短視頻,工作時惦記社交動態,看似努力,實則效率低下。 但如果你能屏蔽干擾,把意念聚焦到一件事上,哪怕再復雜的知識也會變得清晰。 因為深度思考本身就是一種穿透力。 數學公式、寫作靈感、商業邏輯,甚至人生困惑,都需要這種沉潛的功夫。 當你真正靜下來,專注一個目標,就會發現: 原來答案一直就在那里,只是當初心太浮,看不見罷了。 與其喜聞人之過, 不若喜聞己之過。 釋義:與其津津樂道別人的過錯,不如坦然傾聽和反思自己的問題。 有人喜歡議論別人的失誤,能帶來一種短暫的優越感。 仿佛別人的失敗襯托了自己的聰明。 但這本質上是一種鴕鳥心態:通過指責別人來掩蓋自身的不足,只會讓自己越活越狹隘。 一棵樹,只有不斷修剪枯枝才能長得更高;一個人只有持續修正自己,才能突破認知局限。 因為相信自己可以變更好,才敢直面瑕疵。 與其樂道己之善, 不若樂道人之善。 釋義:與其津津樂道自己的好處,不如多去贊美別人的善行。 我們天生都有被認可的需求,分享自己的成績、渴望被夸獎很正常。 但若總把“我如何如何”掛在嘴邊,容易顯得自我,無形中拉開了與他人的距離。 而主動發現并真誠贊美別人的好,格局就打開了:這不僅是給別人帶去陽光,更是為自己內心注入能量。 當你真心為別人的成功鼓掌時,你其實是在告訴自己——這世界很好,我也不差。 這種喜悅,遠比自我炫耀來得持久、踏實。 ![]() |
|
來自: 老友mk09qda3vs > 《名言佳句成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