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干姜湯作為經方,出自《傷寒論》,組方簡潔,僅由甘草、干姜兩味藥組成,卻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 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甘草干姜湯常用于治療虛寒性咳嗽。例如,一些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病程較長,體質偏虛寒,常表現為咳嗽反復發作,咳聲重濁,痰液清稀色白。此類患者在受涼后咳嗽癥狀往往加重,且伴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表現。甘草干姜湯中,甘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干姜溫中散寒、溫肺化飲,二者配伍,可有效改善患者虛寒體質,溫肺化痰,減輕咳嗽癥狀。臨床研究表明,應用甘草干姜湯治療此類虛寒性咳嗽,患者的咳嗽頻率及咳痰量均有明顯減少,肺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消化系統疾病方面,甘草干姜湯對于脾胃虛寒所致的胃脘痛、嘔吐等癥狀療效顯著。部分患者因長期飲食不規律、過食生冷,損傷脾胃陽氣,出現胃脘部隱隱作痛,得溫則減,遇寒加重,伴有惡心、嘔吐清水等癥狀。甘草干姜湯通過溫運脾陽,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其中,干姜的辛熱之性可驅散脾胃中的寒邪,甘草則能緩急止痛,調和藥性。臨床實踐顯示,服用甘草干姜湯后,患者胃脘疼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疼痛程度減輕,嘔吐等不適癥狀也逐漸消失,脾胃功能得以恢復,食欲改善。 此外,甘草干姜湯在其他方面也有應用。如對于一些因陽氣不足導致的四肢厥冷、手足不溫的患者,該方能夠溫通陽氣,使四肢回暖。在治療某些虛寒性的婦科疾病,如宮寒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甘草干姜湯也能起到溫經散寒、調理沖任的作用。 甘草干姜湯雖藥味簡單,但只要準確辨證,抓住虛寒這一核心病機,便能在臨床中廣泛應用,對多種疾病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為患者減輕病痛,充分體現了中醫經典方劑的魅力與價值。 徐某68歲。體素健,舉家飯廚皆其料理。近感冒,發熱(39℃),咽痛,醫院點滴頭孢曲松鈉7日,癥不減。復輸進口消炎藥5日,熱退而咽痛不止,口服消炎藥引致胃痛惡心。甥女電話求援,詢知咽痛子夜益甚,心煩不寐,口干思飲,唯欲熱水,且隨飲隨溲。背畏寒,手足不溫,喜厚衣被。胃納不佳,大便不干,舌脈不得知也。 再三思之,非陽證也。若為陽熱,當口渴思冷,手足煩熱,大便干秘。分析其因,過用抗生素,中陽虛損故也。因舌脈未知,不敢貿然投用桂附。試以甘草干姜湯補益脾肺。若中氣足,肺寒散,則疼痛當失。縱不效,亦不致大礙之生。囑購: 炙甘草20g,干姜10g,1劑。 翌日來電云,咽痛減輕,口渴、尿頻、畏寒皆減。囑守方續服,痛止后服理中丸10日。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
來自: guojizhi123 > 《胃腸食道返流 便秘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