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9月2日傍晚,英國資產全線大跌!一起看看發生了什么事。 歐洲突發,股債匯三殺 2日下午,歐洲資產全線下跌。 其中,歐洲各國除了法國之外,股市全線跳水,美股盤前也大幅下挫。 ![]() 美元指數直線上漲,英鎊一度暴跌超1%,跌破1.34美元,為兩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歐元大跌。 黃金也從紀錄高位略有回落。 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1998年以來最高水平。 全球債市普遍下挫,長期債券跌幅尤為顯著。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4個基點至4.97%。 背后發生了什么 消息面上,市場擔憂英國經濟前景,英國在秋季預算案之前,財政大臣雷切爾·里夫斯正面臨尋找開支削減或加稅途徑的壓力,以改善英國岌岌可危的財政狀況。但在議員們因福利改革反彈而迫使政府政策“急轉彎”后,這樣的舉措在政治上將更加艱難。 德意志銀行宏觀研究主管吉姆·里德表示:“我們正目睹一場緩慢形成的惡性循環:不斷加劇的債務擔憂推高了收益率,從而惡化了債務狀況,這反過來又再次推高了收益率。” 杰富瑞國際首席歐洲策略師莫希特·庫馬爾表示:“加稅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已經到了一個階段,進一步加稅可能適得其反,我們仍然看空英國長期端,并繼續偏好曲線上的陡峭化策略。” 經濟學家預測,英國很快將不得不加稅,以維持在政府自定的財政規則框架之內。借貸成本是決定英國財政運算的關鍵因素——這意味著里夫斯和英國首相斯塔默都將受制于債券收益率。 斯塔默周一宣布對內閣團隊進行一系列調整,試圖重塑政府形象,并在經濟政策上獲得更大掌控力。主要的財政規則要求:在五年內,政府的日常開支應由稅收覆蓋,借貸僅用于投資。 野村證券策略師多米尼克·班寧表示:“英國的財政問題不會消失,而收益率在預算前持續上升,可能會侵蝕里夫斯本就有限的財政回旋余地,全球長期債券收益率的上行,對英國而言更為痛苦,因為其承受能力有限。” 分析師指出,如果英國政府無法恢復對公共財政的信心,英國可能面臨類似于三年前特拉斯“迷你預算”后的“斯塔默時刻”。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