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短視頻在汽配人的朋友圈刷屏:河北、山東地區的機油濾芯已經卷到2.8元/個,堪稱"白菜價"。這個價格甚至買不到一瓶礦泉水、一支冰淇淋,卻要承擔保護汽車發動機的重任。 我在震驚之余更感憂慮:這種價格的機濾,誰敢用?誰敢用在車主的車上?一位山東供應商坦言:"現在機濾行業已經瘋了,你不做有人做,2.8元還有微利,再不濟還能走量沖補貼。"當產品價格跌破成本理性時,背后往往隱藏著兩種可能:要么是以次充好的"良心變質",要么是賠本賺吆喝的"戰略虧損"。 · 外殼材料:優質鋼材與劣質材料的價差可達30%-50% · 濾紙材質:高端合成纖維與普通紙濾芯成本相差數倍 · 旁通閥:確保機油在濾芯堵塞時仍能循環的關鍵安全裝置 · 檢測認證:是否符合ISO 9001、TS 16949等質量標準 業內人士透露,一個符合基本國標的機濾,材料成本至少在5-6元,加上研發、生產、檢測和合理利潤,出廠價至少應在10元以上。那么2.8元的機濾是如何實現的?答案令人深思......"現在賣汽配根本不賺錢,就是賠本賺吆喝。"一位河北汽配商苦笑道,"但你不做別人做,客戶就會被搶走。"這種惡性競爭的結果是:廠家微利經營,渠道商無利可圖,最終只能不斷降低成本,產品質量一降再降。一位從業20年的汽配老板告訴我們:"現在有些機濾便宜到連運費都不夠,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這些產品根本不應該被生產出來!"2.8元的機濾會用到哪里?大部分應該會用在超低價的保養套餐里。為了維持低價引流,一些打價格戰的汽服店往往會通過降低采購標準來降低成本。但這也意味著汽服店賭上了自己的口碑,做一次低價生意容易,但想重新獲得客戶的信任就非常的難了。選擇2.8元機濾的車主往往認為自己占了便宜,實則付出了更高代價。某濾清器企業工程師向我們透露:"不合格的價機濾通常采用劣質濾紙,過濾精度達不到要求;密封圈材料不耐機油腐蝕,容易老化漏油;最危險的是省略或簡化旁通閥,一旦濾芯堵塞,機油無法循環,直接導致發動機報廢。"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機油是血液,機濾則是腎臟。"資深維修技師王師傅這樣比喻,"使用劣質機濾就像讓腎臟失去過濾功能,最終會導致整個系統崩潰。" 汽車不是快消品,它承載著車主的安全和生命。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機油是血液,機濾則是腎臟——這些關鍵部件的質量底線絕對不能突破。 價格戰是市場發展的必經階段,但價值回歸才是最終歸宿。當潮水退去,那些堅守品質、重視技術、尊重專業的企業和個人終將獲得市場的獎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