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 耳朵里老嗡嗡響,像蟬叫或火車轟隆,確實煩人。中醫看耳鳴,關鍵在找到“響”的根,是氣堵了?火太旺?還是身體虛了?分清楚類型,調對方向,很多耳鳴能改善甚至消失。 耳鳴的五大類型及應對: 氣堵型(肝郁氣滯): 一生氣或郁悶耳鳴就加重,感覺胸口也堵得慌。這是肝氣郁結,“氣路”堵在耳朵這條道上了。 解法:疏肝理氣。 用“通氣散”(柴胡、香附、川芎打粉沖服),專通氣路。關鍵要調節情緒,少生悶氣,運動唱歌把“堵”的氣散出去。 痰火型(痰火上擾): 耳鳴嗡嗡響,頭昏沉,舌苔厚膩像豆腐渣,可能口黏有痰。這是脾胃運化差,濕氣化熱成痰火,蒙住耳竅。 解法:化痰清熱。 喝“溫膽湯”(茯苓、陳皮、半夏、竹茹、枳實、甘草、黃芩)或泡腳方“柴芩溫膽湯”,把痰濕清掉,火氣降下來。 火沖型(肝陽上亢): 耳鳴聲大如雷,脾氣暴躁,頭暈臉紅,可能血壓高。這是肝火太旺,火氣直沖上頭,耳朵里“氣流過猛”。 解法:清肝瀉火。 應急用“龍膽瀉肝丸”(短期3天,勿久服),平時喝“清肝茶”(白菊花、決明子、夏枯草泡水)平和降火。 虛虧型(腎精不足): 耳鳴聲細如蟬鳴,晚上安靜時明顯,腰酸記性差。這是腎精虧虛,身體“油箱”空了,氣收不住往上飄擾耳竅。 解法:滋腎填精。 服“耳聾左慈丸”滋腎平肝,根本要少熬夜、節房事,養好腎精。 能量不足型(氣血虧虛): 耳鳴時輕時重,勞累后加重,乏力沒精神。這是脾胃弱氣血不足,清氣上不去滋養耳竅,像汽車沒油堵路上。 解法:補氣升清。 用“益氣聰明湯”(黃芪、黨參、葛根等)或成藥“益氣聰明丸”,把脾胃養好,氣血供上去。 ![]() ![]() ![]() ![]() ![]() 不吃藥的妙招:鳴天鼓 搓耳穴 鳴天鼓法: 每天堅持20分鐘,簡單有效!先靜坐深呼吸放松,搓熱雙手捂緊耳朵,呼氣下壓、吸氣輕抬做36次;再蓋住耳朵用手指輕敲后腦勺(風池穴附近)36下,聽到“咚咚”如敲鼓聲。很多慢性耳鳴堅持一兩個月能見效。 搓耳前三穴: 耳朵前面從上到下三個點,耳門、聽宮、聽會穴。用手指來回搓熱這條線,每次15分鐘,隨時隨地能做,防耳鳴惡化,緩解癥狀。 重要提醒: 別亂清火! 很多人一耳鳴就吃清熱藥,可能傷脾胃越吃越虛。先辨清類型,虛證誤清更糟糕。 耐心堅持: 耳鳴調理需時間,尤其慢性或虛證。藥別吃兩天就停,按摩要天天做,配合好作息(尤其別熬夜)。 信心要足: 耳鳴雖煩,但找準根(氣堵?火旺?體虛?)針對性調,完全有希望改善。心態放平也是良藥。 總之,耳朵是身體“報警器”。耳鳴響了,提醒你內在失衡了,調暢肝氣、清化痰火、補足氣血、養好腎精,耳朵里的“雜音”自然會安靜下來 —鑫豫老師 |
|
來自: 新用戶9362OW5Z > 《——耳、及病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