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篇名為“善良真的有用嗎”帖子下,眾多網友紛紛曬出自己的經歷。 ![]() 網友A分享:“鄰居家的雞在我家附近下了蛋,我看到了想還回去,奶奶說不用還,拿回來吃了吧。我覺得占人便宜不好,就問為什么。” “奶奶說:本來他家的雞下蛋就不如咱家勤快,你還回去你覺得他們會覺得你好心嗎?” “他們只會覺得他家的雞以前可能都在咱家下蛋了,沒有那么多人會像你一樣正直的。” 網友B說: “以前有一個同事最喜歡說'順手’這個詞,順手帶份早餐、順手做個報表、順手幫忙打印文件……” “我最開始特別傻,以為真的順手,但是這個同事對別人都不這樣,我才知道他應該只是針對我。” 網友C吐槽:“在省會城市打工,親戚來看病借住,我跑前跑后請他們吃飯、帶他們掛號看病、給他們添置東西;” “結果呢,人家防我像防賊,偷偷買了牛奶和零食放在房間自己吃喝,連客氣都不客氣一下。” “來我家第三天就開始到我房間里翻東西,把我的備用機和小米手環翻出來,說正好手機壞了想拿走先用,被我給果斷拒絕了。” 翻開社會這本復雜的書,我們能看到的或許只有滿篇的“惡念”、“自私”和“現實”。 我們總是被教導要善良、寬容、平和,高尚的道德感可以在任何人際關系之中讓我們行走自如。 但正如尼采所說:“在這個世界上,善良沒有用,寬容沒有用,溫柔以待沒有用,與世無爭沒有用,你再心平氣和也沒有用。” 有用的是權力、是金錢、是地位,只有獲得了這些,你才能被人仰視、被人發自內心地尊重。 脫離“宜人性” 如果你總是好脾氣、不計較、怕麻煩怕沖突,“老好人”的標簽就一定會牢牢地粘在你的身上。 從心理學的“大五人格模型”來看,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高“宜人性”人格; 他們總是傾向于信任他人、謙虛、忍讓、害怕出現人際關系的摩擦,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反而總是為他人考慮。 如果按照社會發展過程中一成不變的道德標準來看,這樣的人應該是極受歡迎、極受尊崇的,可事實卻根本不是這樣。 因為“人性本惡”,每一個人都在拼命為自己爭取利益,這個世界上誘惑太多,而法律只能保證最基本的底線。 這個時候,“道德”橫空出世,作為一套社會總結出來的最有利于人類生存發展的規則,因此才被代代傳遞了下來。 假如你只會保持道德感、只會留存高宜人性人格,那么等待你的就會是無窮無盡的情感和物質剝削。 因為在看不起你的人面前,所有的善良、寬容、溫柔都是你“好欺負”的證明; 這個時候的退一步沒有海闊天空,只有暫時的安全和隨之而來的更大的危險。 資源的爭奪 莫言曾說:“當你失去了價值,就算溫柔的像只貓,別人都會嫌棄你掉毛。” 人際關系根本就不是用情感維系的,其本質在于資源交換、在于雙方所持有的價值。 很多人不愿意用這樣現實而殘酷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的人際關系,但這卻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 假如你想要觀察自己在某段人際關系中是否存在價值,那么只需要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 “在與人相處時,我通常是在輸出觀點還是在接收觀點?” “當需要決策時,我通常是在被人認可、鼓勵,還是在應和、旁觀?” “有哪些要求,是你為了別人不得不放低的?又有哪些事件,是別人為了你而不得不妥協的?” 當你自省之后發現自己只是社交中的“邊緣人”,那么很大可能你無法為身邊的人提供任何價值,包括情緒價值在內。 因為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對資源的爭奪是最有利于個體生存和繁衍的行為,如果一味退讓不進行反擊,那么我們失去的將是生存的機會。 人際關系中的任何吹捧與打壓、傲慢與謙卑、支持或背叛,背后的底層邏輯都只有一個: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權力。 善良、退讓和寬容保不住你的資源,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同樣保留下來的攻擊本能,是時候派上用場了。 主動性攻擊 作為普通人,我們可能無法觸及到權力的高峰,也沒有賺大錢的好渠道。 既然不能夠用利益壓服,也不能用地位威懾,那么對于普通人來說最好的攻擊方式就是:讓對方在你身上體會到或者預感到損失。 心理學中有著兩種不同類型的攻擊能力:反應性攻擊與主動性攻擊。 反應性攻擊通常由外部威脅或者刺激因素引發,是一種被動防御性的攻擊行為; 目的是避免自己繼續受到傷害,通常伴隨著較高的情緒喚醒(憤怒、不安、焦躁等)。 ![]() 主動性攻擊這是為了達成某種目標(獲取資源、提升地位等)做出的預先計劃的行為; 這類攻擊更加冷靜、目的性更強,甚至伴隨著對于結果的積極期待。 當他人對我們的資源躍躍欲試時,你就應當展現出自己有傷害他人的能力。 主動去展現攻擊性,告訴他人“我不好惹”,就能幫你避免生活中90%的煩惱。 俗話說:“君子畏德不畏威,小人畏威不畏德。” 這并不是說要我們完全摒棄善意,用暴力解決一切問題,而是在說“善良應當有自己的底線”,不要懼怕所謂的“撕破臉”。 因為對方在明知你有可能生氣、反感、對你們兩人之間的關系產生惡劣影響時,還要做出傷害你的行為,你又為什么要擔心與這樣一個人交惡呢? ![]() 和一個小人當敵人,永遠比和這個小人當朋友要強得多。 在當今這個充滿了利益和算計的時代里,我們既要保留心中最后一片凈土,又要豎起面對敵人的刀槍,優先保護自己。 善良永遠都是相互的,惡念同樣如此。 當我們真正站上權力和地位的高峰,就會明白一件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