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家好,我是范軍銘。在河南中醫藥研究院搞了一輩子中醫,尤其是精神情志類疾病,看了四十多年了。門診上太多抑郁癥患者和家屬,一上來就問:“范院長,我這病是不是得吃一輩子藥啊?還有救沒?” 我總告訴他們:別慌!中醫看抑郁癥,從來不只看“腦子里的病”,更看“整個身心的失衡”。 在中醫看來,抑郁癥的關鍵,往往在于“氣”堵了、“神”傷了、“陽氣”不足了。那些糟糕的情緒,把本該流通的氣血、本該明亮的“心神”都給困住了。你越是想拼命對抗它、壓制它,反而像在泥潭里掙扎,越陷越深。 這四十多年下來,我發現,無論抑郁程度多深,只要肯踏踏實實做好下面這三件事,就會一天比一天好。 ![]() ![]() 很多患者有個誤區,覺得得了抑郁癥就得“堅強”,得憋著、扛著,不能哭不能抱怨。這在中醫看來,簡直是大忌! 中醫講“肝主疏泄”。情緒,尤其是郁悶、委屈、憤怒這些“濁氣”,你得讓它有個出口。就像河道,長期淤堵,必然泛濫成災。我常對病人說:“想哭就找個安全的地方哭一場,別怕丟人;心里憋著火,跟信得過的人說說,哪怕對著枕頭吼兩嗓子,也比悶在心里強!” 這不是教你任性,而是給“肝氣”一條疏導的通路。 肝氣順了,那股子沉甸甸壓在心口的憋悶感,才會真正松動。別小看一次痛快的傾訴或宣泄,它可能就撬動了你郁結的“第一塊頑石”。 ![]() ![]() ![]() ![]() 現代人十個抑郁,九個半睡不好! 要么死活睡不著,要么睡不沉總醒,要么噩夢連連。睡眠差,氣血就生化無源,“心神”得不到滋養,就像燈油枯竭,那點光亮(情緒)自然越來越微弱。 中醫特別看重“子午覺”——晚上11點(子時)到凌晨1點,中午11點到1點(午時)。子時是“膽經”當令,肝膽相照,這時候深睡最能養肝血、排郁毒;午時小憩片刻,能養心陰、降心火。 別一上來就追求睡夠8小時。第一步,先死守“子時”這個黃金段! 晚上10點半就放下手機,關燈躺下。睡不著也別焦慮,閉目養神也是休息。慢慢把生物鐘調過來,你會發現,能踏實睡著的晚上,第二天的絕望感都會淡很多。這是身體在告訴你:氣血的“根”在慢慢養回來! ![]() ![]() 抑郁癥患者最典型的狀態是什么?——“懶”! 不想動,不愿動,動一下就覺得耗盡全身力氣。這在中醫看來,就是“陽氣”嚴重不足了,像冬天里微弱的小火苗。 越不動,氣血越凝滯,陽氣越生發不起來,惡性循環! 怎么辦?我的要求很簡單:“別管想不想動,先讓身體離開那張床、那把椅子!” 不用你立刻去跑馬拉松。從最微小的“動”開始: 早晨太陽好的時候,出去走15分鐘,曬曬背;在家里伸伸懶腰,做兩遍最簡單的“八段錦”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哪怕只是站起來,認真梳個頭、拍拍膽經(大腿外側)。 ![]() ![]() 別小看這一點點“動”。 它就像給身體里那微弱的火苗扇了扇風。動起來,氣血流通起來,郁結的“氣”才會松動,身體自身生發“陽氣”的能力才能被喚醒。陽氣足了,人自然就感覺有點“精神頭”了,那驅散心頭陰霾的“陽光”,其實是從你身體內部升起來的! 中醫治抑郁,從來不是和癥狀硬碰硬。 它更像疏通河道,引水歸源;像呵護微火,助其燎原。這三點——疏泄情緒、死守睡眠、微小運動——就是疏通河道、呵護火種的關鍵鑰匙。 鑰匙在你手里。 別管今天感覺多糟,只要今天比昨天多走了幾步路,多睡了半小時好覺,或者痛快流了一次眼淚,那就是進步!身體這臺精密的“機器”,只要方向對了,給它時間,它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會超乎你的想象! ![]() ![]() 我是中醫范軍銘,如果你或你的家人一直備受抑郁癥困擾,可以掃下方二維碼加我微信,我來幫助你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