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一門很需要日積月累的語言,故而覺得,孩子將上一年級,家長其實是可以提前給孩子適當的英語聽力資料讓孩子去接觸英語的。 只不過說,在孩子尚未正式學習英語之前,我不鼓勵家長讓孩子背單詞、學語法。一上來就讓孩子背單詞、學語法,不利于孩子的學習興趣的培養。 不僅如此,學好英語是很需要孩子擁有一雙極其敏銳的聽力耳朵的。敏銳的聽力耳朵能夠讓孩子擁有極強的辨音能力與抓音能力。 別覺得這不重要。在世間的所有語言的學習中,讓孩子擁有極強的辨音能力與抓音能力都是在給孩子安上飛翔的翅膀。 然而,這又往往會是最難的。若無大量的聽力訓練,若是沒有堅持每天都去專心地傾聽原汁原味的聽力資料,孩子的聽力耳朵是很難能夠被訓練出來的。 ![]() 在孩子上三年級之前,我就給孩子聽了好幾年的英語資料,如英語動畫片、英語童謠、英語繪本的音頻內容、英文歌曲等。 記得那時,我不僅給孩子點讀筆,陪著孩子讀繪本,還花錢買了好幾年的「小小優趣」的會員卡,因那里頭有著海量的英語動畫片與英語紀錄片。 等著上三年級的時候,孩子雖說背不了幾個單詞,認識不了多少句子,但卻可以很容易聽懂英語的發音,能夠準確回答我的英語提問。 不僅如此,面對一上來就是英語句子的英文新版教材,孩子都能輕松應對,說,媽媽,目前的我覺得這英語的學習還是比較輕松的。 有時,遇著從未聽過的不甚熟悉的單詞、句子,只要拿著復讀機來去多聽幾遍,孩子很快就能熟練發音,而無需依靠音標。 更讓我驚訝的是,在我為純英語的面試做準備時,一旁待著在畫畫孩子竟然還能幫我糾正我的個別發音,給我正確的英語發音。 ![]() 所以,只要是時間充裕,家長一定要先在英語的聽力上下功夫。多聽原汁原味的英語視聽資料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基礎,亦是英語學習的筑基課。 而這正是英語學習的正確打開方式。很多的英語學習專家都一致認為一定要在英語的聽力上下功夫,而后才是自然而然地過渡到開口說,進而試著去讀寫。 當然,對于已上小學的大孩子來說,一上來就看純英語的動畫片、英語原版繪本,孩子可能會是因看不懂而有所抵觸。 是時,家長就要教孩子如何迎難而上,如覺察自己當下的畏難情緒,試著經由當下的畏難情緒找到隱藏在后的想法、模式。 當孩子在自我覺察中有所發現后,家長就要引導孩子學著去轉念,如聽英文雖然費勁,但萬事開頭難,等我學會了,費勁也就不復存在了。 在我的家里,我就有跟孩子說,世間的一切,在自己不會之前,它其實都是很難的。唯有堅持學習可以讓它變成自己生命里的不難之事。所以在自己看來是難到想要逃跑的事情面前,我們越發要設法學會它,就好比你一開始接觸英語,傻傻地聽了半年的英語資料,才開始吐個英語單詞。若是見難而跑,現在你就不會覺得英語的學習之于自己還算輕松。 而今,我家孩子已是開始接觸語法,進入為應試而背單詞的學習階段,但英語的聽力依舊是每日的必修課。傾聽原汁原味的英語視聽資料理應是貫穿于英語學習的全過程。 不然,過了這個學起英語來還算輕松的階段,在英語的學習上,孩子就會有所退步的。英語能力的退步正是始于聽力練習的懈怠。 ![]() 除了大量傾聽原汁原味的視聽資料,我覺得讓英語學習變得是不再艱難的另一方式就是精讀英語原版書,如英語分級讀物、英語原版繪本。 曾有媽媽就說「有效投入從來都不是報滿班,而是幫孩子打基礎、激潛力」。而跳過語法與單詞地大量傾聽原汁原味的視聽資料,精讀英語原版書,甚至是與孩子進行英語對話正是在幫孩子打基礎,激潛力。 只不過說,這往往會是很難能夠讓人快速見成果。在勤勤懇懇地背單詞后直接用單詞來去造句是可以快速讓家長見著孩子開口說英語的,盡管背單詞的傳統英語學習路徑難以幫助孩子打下可以走長路的堅實基礎。 以我之見,較之于聽力先行的母語學習法,直接背單詞學語法的傳統英語學習路徑顯得更為刻板了些。因為孩子是經由模仿句式結構來去套用句子,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自然說英語。 但這并不意味著語法與單詞并不重要。我也會給孩子講語法,讓孩子背單詞。我并不是只讓孩子傾聽各種各樣的原汁原味的視聽資料。 實際上,語法、句型與單詞及音標的學習和記憶,其實是需要孩子傾聽了一定量的英語視聽資料之后,為應試需要而設計的。 如果孩子還不需要參加各種英語考試,家長只需帶著孩子去精讀英語讀物,并傾聽各種各樣的英語資料,而可以不必急著讓孩子學語法、句型、音標,也不用讓孩子大量去背單詞的。 當孩子的大腦記憶庫里積累了足夠多的英語聽力資料之后,在人前開口說出流利的英語是可以毫不費勁做到的水到渠成的事。 然后,不管學校的英語教材如何改動變難,具備一定英語聽力基礎的孩子在英語課堂的學習都是可以輕松做到如魚得水的。 為此,我覺得,家長不需要給孩子灌輸「教材變難,英語難學」的思想認知,但要花時間去覺察自己的焦慮情緒,問自己是否會因眾人瘋傳教材變難而跟著焦慮、恐慌,擔心孩子學不好英語,焦慮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學。 若是發現自己有想法,家長就要經由靜觀、轉念、深呼吸等技巧來去調校自己,讓心靜定,讓身從容。擔心與焦慮是無濟于事的。設法教孩子跟隨教材改動去提高自己才是最不內耗的選擇,亦是普通孩子安于人世的唯一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