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有很多的指標,比如我們說的白、油、細、糯、熟等等。 而這些指標可能很多人并不太清楚。 但很多人聽過另外一個名詞,那就是冰底。 冰底其實翡翠里的一個名詞,大眾對翡翠的一些名詞比較了解,但和田玉的了解相對比較少。 不過如今說到冰底,它也并非翡翠的專屬了。 在和田玉里也有了冰底的說法。 比如這個: 這個和田玉我們能看出它比較明顯的區別。 它看起來有一點冰透的感覺。 不像青海料的那種透,而是一種偏冰塊的質感,透里又帶著一種膠性。 可能與常見和田玉的玉質感有區別,但不得不說,獨有一種美。 而關于冰底,它其實還有很多。 老坑冰底菠菜綠 說到冰底,它與和田玉的淵源還要從碧玉說起。 廣東的揭陽是一個獨特的城市,這里不僅僅有翡翠,也有和田玉不小的市場,而且那里主要是以碧玉為主。 而兩者的相遇就產生了冰底這個名詞。 冰底碧玉,或者是老坑冰底菠菜綠這種。 不管具體是什么,冰底與碧玉在揭陽那個地方有了新的聯動。 而碧玉里也確實有一些看起來比較特殊的,它們看起來真有點啤酒瓶的感覺,或者是類似冰塊的質感。 可能在以前商家們也經常見到這種料,但因為大家感覺它沒有什么價值,或者當做瑕疵料,可能直接就扔掉了。 但慢慢的,市場開始接受這種獨特的碧玉,而且價格越來越高。 到如今冰底也成了碧玉里很貴的一種,而且隨著碧玉珠寶化趨勢的明顯,冰底的碧玉也開始變得越來越貴! 如今碧玉里冰底的料顏色也有很多的不同,顏色深的,顏色淺的,貓眼的等等各種。 可能剛開始你感覺它們并不好,但看習慣了,也許就會是另一種感覺了吧~ 冰坑料 說到冰底,它也并非碧玉里的專屬,白玉里也有,而且是山料的白玉。 比如這個: 這個料看起來就有一點冰透的感覺,像是冰塊一樣的質感。 而這個料就是山料里知名的于田料。 它有著不太一樣的名詞,于田冰坑料。 這種冰坑料產自賽地庫拉木玉礦,產量不大,可以算是于田料里的一種特色料了。 無獨有偶,據說且末料里也有類似冰底的玉料: 這種料據說就是且末料。 關于它的真實性我們無從判斷,但不管如何,山料里是存在這種奇特的冰底和田玉的。 冰底籽料 山料里有冰底的,籽料里也有。 籽料千奇百怪,多種多樣。有時候我們就能看到一個看起來比較透,也有點冰的籽料。 就像這個: 這個籽料是在一個展會上看到的。 商家說這是一個可以出和田玉證書的籽料。 可以看出,這個料就有一點冰透的感覺。 這種料如果你在市場尋找的話,可能也能找到幾個類似的,但有些可能不是和田玉,有些可能品質很不好。 但略透看起來還有點冰的籽料是存在的,只不過確實不多見。 而說到冰底,這幾年市場上還有這樣的料出現: 冰底,這個以前在和田玉行業聽起來很奇怪的名詞,如今也很正常了。 這些小小的和田玉看起來就與眾不同,看起來有點岫玉的感覺。 但它們確實是和田玉。 在如今這個年代,和田玉也開始變得更加包容也更加復雜。 冰底,這個以前在和田玉行業聽起來很奇怪的名詞,如今也很正常了。 而在未來,它也許會從丑小鴨變成一個大天鵝吧。 那么冰底的和田玉,你會喜歡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