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因皮膚突發瘙癢驚醒,風團反復出現,還伴隨乏力、面色蒼白?這可能是慢性蕁麻疹在耗損氣血! 一、慢性蕁麻疹:不只是皮膚問題,更是氣血虧虛 慢性蕁麻疹病程超 6 周,風團背后藏著身體失衡?;颊叱:鲆暺?、頭暈等伴隨癥狀,實則是氣血兩虛的信號。 中醫認為其核心病機是 “風邪內伏、氣血兩虛”,正氣不足時風邪侵襲,形成 “癢 - 抓 - 耗氣血” 的惡性循環,還可能引發心慌、記憶力減退。且約 50% 患者可能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僅靠抗過敏藥易延誤調理。 二、“血中圣藥” 當歸:補氣血、祛風邪的天然良方 針對 “虛中夾風” 體質,中醫推薦當歸。它歸肝、心、脾三經,能補血活血、改善循環,助驅風邪,減少蕁麻疹發作。 現代研究證實,當歸成分可促進血紅蛋白合成、調節免疫,但孕婦、月經過多者、有出血性疾病者及手術前后 7 天內忌用。 三、兩款當歸食療方:對癥調理,安全有效 1. 當歸黃芪蒸雞(補氣固表版) 食材:當歸 10 克、黃芪 15 克、去皮雞腿肉 200 克、姜片 3 片、枸杞 5 克(可選) 做法: 當歸、黃芪泡 10 分鐘切片,雞腿肉焯水; 食材入蒸碗,加少量水、鹽; 上汽后蒸 30 分鐘,出鍋前 5 分鐘放枸杞。 功效:黃芪固表御風,當歸補血,適合疲勞、夜間風團加重者。 禁忌:實熱者、感冒發熱者、對雞肉過敏者忌用。 2. 當歸紅棗小米粥(健脾養血版) 食材:當歸 8 克、紅棗 5 顆(去核)、小米 50 克、粳米 50 克、紅糖少許(可選) 做法: 當歸煮 20 分鐘取汁; 米、紅棗入砂鍋,加當歸汁和水; 煮 40 分鐘至粘稠,加紅糖。 功效:健脾養胃,適合面色蒼白、頭暈失眠者,服后腹瀉可減當歸量或加蓮子。 四、日常護理:輔助調理,減少復發 飲食:忌辛辣、海鮮、酒精,記飲食日記查過敏原; 皮膚:洗澡水溫<37℃,用溫和保濕乳; 情緒:每天 15 分鐘冥想或散步; 輔助:緩解期喝綠豆湯清熱。 溫馨提醒:食療≠替代治療 食療僅為輔助,若發作頻繁(每周超 3 次)、風團大、伴不適,或食療 2-4 周無效,需及時就醫排查問題。堅持調理,可逐步告別瘙癢風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