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在公開講話、雪球帖子及浙大演講中反復提到,真正決定一家公司“能不能買、敢不敢拿十年”的核心維度只有四條,其余都是細節。用最通俗的話給你總結: 1. 生意模式(Business) 這家公司靠什么姿勢賺錢?是不是躺賺、別人搶不走、還能逐年提價。 例:茅臺——“酒放越久越值錢,年年漲價還有人搶”;蘋果——“硬件只是門票,后面App Store、云服務抽成才是印鈔機”。 2. 企業文化(People) 管理層是不是“說人話、做人事”,把用戶、員工、股東當長期伙伴,而不是割一波就跑。 段永平的原話:“看這家公司過去十年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言行一致就買,不一致就拉黑”。 3. 定價權(Moat) 產品敢不敢漲價?一漲價用戶就跑,說明沒護城河。 典型:LV、微軟、臺積電——漲價反而顯得更有面子/更剛需。 4. 看得懂(Circle of Competence) 這條最樸素也最難:生意得簡單到你能跟樓下大媽三句話講明白;講不明白就不投。 段永平自己的例子:當年敢把 40% 倉位砸網易,就因為看懂了“網游=賣虛擬裝備,成本幾乎為零”。 估值、PE、DCF 那些只是“什么時候買”,上面四條才是“值不值得買”。 用段永平一句話收尾: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前兩個不對,價格再便宜也不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