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第一次聽到時會納悶: 人民幣不是人民幣嗎?為什么還分“在岸”和“離岸”?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么是離岸人民幣,它為什么存在,以及它意味著什么。 1 在岸VS離岸:人民幣雙胞胎 想象人民幣是一種“通行證”。 在中國境內使用的通行證,叫做在岸人民幣(CNY),受到中國法律和央行的嚴格管理。 在境外使用的通行證,叫做離岸人民幣(CNH),最早在香港發(fā)展起來,由市場決定價格。 它們本質上都是人民幣,但使用范圍和規(guī)則不同: ● 在岸人民幣(CNY):主要用于境內交易,匯率由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中間價等機制調控。 ● 離岸人民幣(CNH):主要用于境外交易,匯率隨市場供需浮動。 于是,人民幣就像有了一對“雙胞胎”——一個在國內規(guī)矩多,一個在國外自由一些。 2 離岸人民幣的由來 說起離岸人民幣,就不得不提香港。2003年,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qū)政府簽署《內陸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并在2004年正式允許香港銀行試辦個人人民幣業(yè)務,包括存款、匯款、兌換及信用卡業(yè)務。 這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一般來說,離岸業(yè)務和在岸業(yè)務是可以隔離的,可以有效規(guī)避一些政策上的管制,但同時又可以享受到中央政府的優(yōu)惠政策。香港是目前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設立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幾點原因: 1、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想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就需要讓人民幣在海外流通。通過發(fā)展離岸人民幣市場,可以豐富海外人民幣金融產品,促進人民幣在海外市場的流通,從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2、穩(wěn)定人民幣匯率 因為離岸人民幣市場沒有管制,受國際金融市場影響較大,所以離岸人民幣匯率更多的反映了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而當離岸人民幣匯率出現較大波動時,在岸人民幣匯率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設立離岸人民幣市場,可以更好的穩(wěn)定人民幣匯率。 3、完善國內金融市場 因為離岸人民幣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聯系更緊密,有助于國內金融市場學習國際金融市場的經驗,從而完善國內金融市場。 4、便利企業(yè)跨境結算 企業(yè)可以直接用人民幣做跨境支付,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比如“一帶一路”沿線很多項目,就用離岸人民幣結算。 3 關于離岸人民幣的幾個問題 1、離岸人民幣是怎么出現的? 離岸人民幣最早是通過跨境貿易結算、個人消費和企業(yè)投資等方式流出境外的。 比如: ● 你在香港用人民幣刷卡買東西,這筆錢到了香港銀行賬戶里,就成了離岸人民幣; ● 一家境內企業(yè)出口商品,用人民幣結算,把貨款匯到香港客戶的人民幣賬戶里,這筆錢就是離岸人民幣。 也就是說:人民幣一旦流到境外金融機構體系,就被稱為離岸人民幣(CNH)。 但注意: 離岸人民幣和在岸人民幣不是兩個不同的貨幣,本質上都是人民幣。 不等于“只要出境的人民幣都是離岸人民幣”。比如你隨身帶了一萬人民幣現金去新加坡,它還是人民幣現金,不叫“離岸人民幣”。只有進入境外銀行體系、進入流通市場后,才算“離岸人民幣”。 2、在岸人民幣匯率是怎么定的? 在岸人民幣(CNY)的匯率,采用中間價+上下浮動區(qū)間機制。 具體來說: ● 每天早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會公布一個 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 ● 銀行和企業(yè)當天的交易價格,可以在中間價的 ±2% 范圍內波動。 ● 中間價的形成機制是“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參考+逆周期因子”。 1)收盤價:前一天市場最后的成交價; 2)一籃子貨幣:參考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走勢; 3)逆周期因子:央行在必要時加入調節(jié),避免匯率過度波動。 因此,在岸人民幣匯率 受到央行和市場的雙重影響,相對穩(wěn)定。 3、在岸和離岸人民幣會有匯率差嗎? 在岸人民幣(CNY):由央行管理,中間價約束,波動較小。 離岸人民幣(CNH):完全市場化,由市場供需決定,波動較大。 所以,兩者經常會出現差價。 比如在市場恐慌時,離岸人民幣可能大幅貶值,但在岸人民幣跌幅沒那么大。 是不是 1:1 兌換? 答案是:通常不是 1:1兌換。 如果你在香港銀行賬戶里的CNH,匯到境內銀行賬戶,它會自動按當時的匯率轉換成CNY。 但因為兩地匯率有差異,你匯回來的錢可能比預期少(或者多),這就是所謂的“套利空間”。 舉個例子: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是7.1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是 7.15; 如果你持有100萬CNH,可以換美元再倒回 CNY,就可能賺取差價。 也正是因為這種套利操作,使得在岸和離岸人民幣會趨近于1:1兌換。 4、跨境流動有什么限制? 離岸人民幣匯入境內(流入中國大陸): ● 需要符合跨境貿易、投資等合法用途。 ● 不能隨意大規(guī)模流入,否則會影響國內金融穩(wěn)定。 ● 典型方式:跨境人民幣結算、跨境投資(RQFII)、債券通、股票通等。 在岸人民幣匯出境外(流出中國大陸): ● 受資本管制約束。 ● 居民個人每年換匯額度是等值5萬美元,企業(yè)跨境支付也有監(jiān)管。 ● 國家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資本外逃,保持人民幣和外匯市場穩(wěn)定。 4 結語 截至2024年底,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占全球支付份額超過4.6%,僅次于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 香港依然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占比超過 70%。 新加坡、倫敦、巴黎等地,也在積極發(fā)展人民幣清算體系。 中國央行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設立人民幣清算行,覆蓋五大洲。 隨著人民幣在全球使用范圍擴大,離岸人民幣市場正在成為中國金融體系走向國際舞臺的重要“橋頭堡”。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