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證論治 (1)寒凝肝脈 主癥:睪丸無痛性腫大,堅硬如石。少腹脹痛,牽及腰背。舌質暗,苔膩,脈沉弦有力。 治則:行瘀通絡,軟堅散結。 方藥:選用橘核丸、天臺烏藥散。 (2)肝郁痰凝 主癥:有情志不暢或煩惱、悲傷史,性情急躁,睪丸脹痛,伴脅肋、少腹脹痛,腫硬如核,可伴乳房脹痛增大。舌紅苔薄,脈弦滑。 治則:疏肝解郁,化痰散結。 方藥:柴胡疏肝散合導痰湯加減。 (3)血瘀阻滯 主癥:睪丸腫塊,疼痛重墜,陰囊皮膚色青紫,面色晦暗無華,少腹疼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苔薄白,脈澀。 治則:活血化瘀,消堅散結。 方藥:少腹逐瘀湯加減。 2、單方驗方 睪丸腫瘤(精原細胞癌)術后,放療后縱隔轉移,咳而氣急,心悸伴頭面頸項腫甚者,屬余毒未盡,治宜先用宣通法,宣散和營、清熱散結、運脾除濕。 方藥:麻黃9g,桂枝10g,白術、白芍各12g,杏仁12g,石膏24g,防己24g,茯苓15g,黃芪30g,瓜蔞20g,夏枯草30g,甘草5g。 至頭面頸項及四肢腫脹全消(約30余劑),然后改用補消法,益氣健脾、除濕消痰、攻堅散結。 方藥:黨參15g,白術12g,茯苓12g,甘草5g,半夏12g,青、陳皮各12g,三棱15g,莪術15g,橘核12g,荔枝核15g,夏枯草30g。持續服藥(40余劑),至癥狀解除,病灶消失。 (來源:中醫中藥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