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的秦國幾乎沒出過一個昏君 為什么還要經過163年6世才完成統一 因為你不是昏君 別人也都不是傻紙 從戰國開始很多國家都有統一天下的機會 那個時候的國家地盤小 階層還比較單純 只要一個賢君 幾個賢相 數十年的發展或擴張就能顯著提高一波國力 如果鄰國碰巧因為死了國君導致繼承危機 或者君相瞎操作 此時一口悶掉對方才是很正確的操作 但問題是這么干必然引起所有國家的反撲 你下一步要干嘛大家都很有b數 任何一個開啟滅國進程的國家一定會招致包圍網 魏國稱霸被孫臏兩波打爆 齊國吞宋被打爆 吞燕被滅國 秦趙并強 大家看戲等他們兩敗俱傷 秦國只是足夠幸運 前面幾個玩家都玩脫了 他再玩脫的時候沒人反殺他 王翦帶60萬傾巢而出滅楚基本已經在玩火 因為無路可退 實則君臣都慌的一匹 此時如果歷史發生任何擾動 比如秦軍戰敗 將領反水 秦國內亂等等狀況秦國就完了 整個中國歷史立馬跳線 統一有風險 滅國需謹慎 秦國能統一根本不是什么'明君多所以贏麻了'的童話故事 現在人看大秦賦總以為秦國天天開掛 其實翻開史書仔細看那都是刀刀見血的硬仗 舉個最實在的例子 商鞅變法到秦始皇登基中間 光是被六國聯軍打進函谷關就有五次 最慘的時候連河西地都丟了 這些事電視劇可不會拍給你看 先說說秦國的地理位置 現在的陜西老鄉可能聽著不舒服 但戰國初年的關中平原就是個窮山溝 商鞅剛變法那會兒秦國連種地的鐵器都不夠用 咸陽城里連棟像樣的房子都找不著 有次魏國臣來訪問 看到秦國大臣穿著粗麻布上朝差點沒笑出聲 后來修鄭國渠引水灌溉關中才變成糧倉 但這都是贏政時期的事了 這就好比現在要搞西部大開發 沒個三五十年基礎建設根本起不來 除此之外制度轉型你以為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嗎 商鞅變法聽著威風 實際操作起來簡直要命 當年在陽城搞連坐法 老百姓嚇得晚上睡覺都睜只眼 有次渭水邊上一天砍了七百多個犯人 血水流進河里把魚都毒死了 后來秦惠文王車裂商鞅其實不是卸磨殺驢 是實在壓不住老世族的怒火 這就好比公司搞改革 CEO被董事會開了 但改革方案還得硬著頭皮執行 說到打仗這事更有意思 長平之戰都知道秦國坑殺四十萬趙軍 但之前秦趙在閼與打的那場仗 秦國可是被趙奢打得滿地找牙 后來白起為啥非要殺降 因為秦國根本養不起這么多俘虜 當時秦國總人口不到五百萬 突然多出四十萬張嘴糧食根本不夠吃 這種現實困境可比電視劇里演的復雜多了 人才戰略更是實行不易 范睢提'遠交近攻'聽著高明 但實際操作起來差點要了秦國的命 當年為了穩住齊國 秦國把公主嫁過去當王后 結果齊國轉頭就跟趙國眉來眼去 后來呂不韋搞“千金買骨'養了三千門客 結果出了嫪毐這檔子破事 這些人才引進的副作用史書里可都記著呢 而且我們要厘清的一個重要問題 秦的統一跟歷朝歷代所有皇朝全都不同 比所有的皇朝一統都要困難得多 因為它是開風氣之先 第一次完成了華夏版圖和文化的大一統 在秦之前有商 周 但都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且不說戎 狄 羌 蠻等 就連各路諸侯也都是自己玩自己的 商周王室強勢一點就上貢意思意思 一旦弱勢那就真只是看心情了 與其說他們是天子倒不如說是諸侯霸主 商周天子與諸侯的關系 與春秋戰國時期霸主國和附庸國的關系也差不了多少 附庸諸侯都一樣需要進貢 一樣需要在被征召時派出軍隊 而商周之前說是三皇五帝 可從實際控制范圍來看不過只是部落首領罷了 當然世代不同 無損其偉大 為什么嬴政是祖龍 始皇帝 千古一帝 為什么說他功蓋三皇 德超五帝? 因為萬事開頭難 在他之前根本沒有皇帝 他開創了大一統的封建皇朝 并且此后這種制度一直沿用兩千多年 春秋戰國時期的爭雄要比之后所有的亂世爭雄都更為復雜 困難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秦一統天下之前 趙人思趙 齊人思齊 楚人思楚 沒有人愿意被統一 燕軍破齊 齊閔王被楚將淖齒所殺 齊王的侍臣王孫賈在市集振臂一呼 “淖齒亂齊 愿與我誅者 袒右! 市集上有四百多個人袒露右臂跟隨他 于是一起去殺死了淖齒 什么叫民心所向 這就是民心所向 諸侯列國思故國者千千萬萬 很多國家衰而復起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民心依托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這浩浩蕩蕩的民意大勢之下 逆勢而上是多么困難 而自秦之后民心思定 民心不再是阻力 反而成了助力 成了大勢所趨 在秦之后的所有時代 所有人都覺得大一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才是秦始皇最大的貢獻和影響 他為后世皇朝消滅了統一的最大難點 并將這種難點轉化為了推動力 因而說后世所有皇朝的一統都不如秦的統一困難 此后再沒有這種困難 因而也常使人忽視它 因為無論劉邦 朱元璋又或是后世哪一位雄主 他們已經生活在一個大一統的時代 而秦開創了這個時代 始皇帝為啥敢吹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 因為他那個時代800年都是周天子的天下 廢分封 大一統天下那是劃時代的 別的不說 就是戰勝傳統思維概念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秦始皇的功業放現在就是統一世界 再也沒有什么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 全世界成為一個國家 使用同一種文字同一種語言 同一種法律 同一種度量衡 你覺得這是什么概念 人類有史以來從未如此統一 這就是秦始皇當年在華夏統治范圍內做到的事 這種堪稱改天換地的大動作 六代人做完已經是非??炝?/span> 秦國舉六世之功 一統華夏已經是奇跡了 再到兩漢四百年國祚將華夏文明最終定型 可以說是神跡了 書同文 車同軌是從始皇帝開始的 整個中國大地形成統一民族 相互認同 趨向統一是從漢代開始的 在此之前華夏各國之間的差異 不比迦太基和羅馬 英國與法國 德國和俄羅斯更小 語言文字都不通的 你看羅馬花了800年才統一了地中海 崩潰后花了1600年 拿破侖 希特勒 慘烈的戰爭一次又一次 到現在也沒能再統一 一個文明國家對付一個蠻族 只需要幾場大勝蠻族自個就會分裂 一個蠻族入主衰落的文明國家 只要搞定這個國家的上層 不搞太大事情 將自己融入文明國家也可以坐穩統治地位 大家就當來了個外來戶 然后繼續過日子 文明國家內戰分個勝負 還是兄弟姐妹 但不同文明國家的吞并滅絕 那就必須得要亡國滅種 因為文明有差異 認同有差異 不斬盡殺絕就是一個亞歷山大分塊帝國 就是“楚雖三戶 亡秦必楚” 也正因為知道戰敗的后果 對手必然會上下齊心全力反抗 只有徹底清除一邊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