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中甘草用量加至四兩(半夏瀉心湯中為三兩)—胃氣虛弱。梔子豉湯 梔子豉湯治懊儂,虛煩不眠此方好;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芍藥多,桂枝甘草姜棗和;大建中湯 大建中湯蜀椒姜,配伍參飴煎中陽;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參桂姜,麥冬生地麻仁襄;膈下逐瘀湯 五靈脂 當歸 川芎 桃仁 丹皮 赤芍 烏藥 延胡索 甘草——膈下瘀血。身痛逐瘀湯 秦艽 川芎 桃仁 紅花 甘草 羌活 沒藥 當歸 五靈脂 香附 牛膝 地龍——血瘀痹證。
以上四十八味,除麝香、牛黃、冰片外,犀角銼研成細粉,其余蘄蛇等四十四味粉碎成細粉;將麝香、牛黃、冰片、研細,與上述藥粉配研,過篩,混勻。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民間秘方】治愈各種結石方 X.1.《治愈所有結石民間秘方》3.治療膽、腎結石方(1)穿山甲2錢、川石斛11錢,牡蠣5錢,西洋參9錢;(2)澤瀉2錢、石葦3錢、苦楝2錢,胎發灰2錢、炙甘草1錢、云苓4錢、瞿麥2錢,冬葵子2錢。6.胃結石:胃部疼痛,不思飲食、飽脹、惡心、可合并胃炎或胃潰瘍,胃鏡確診,每晚睡前服用蓖麻油30ml,1療程即愈(7天)。7.肝內膽管內泥沙樣結石威靈仙60g、每日分2次煎水內服,半個月為一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愈。
就這一個單方 氣死多少名醫。曾有一老嫗傳我一單方,主治跌打磕碰后瘀血青腫不散。
治療便秘非常好用的驗方。
【轉載】手麻、腿麻、麻痛…腰椎病引起的手腳麻木,它是由腰椎病變引起的上肢麻木和腿麻木,這種四肢分散麻木出現的情況是局部神經受到了刺激,如腰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如果手腳麻木出現在一側肢體,而另一側正常,有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所致,而腦缺血又很容易發展成為腦梗死,因此,對于有三高或者頸動脈硬化及斑塊形成的中老年人尤其對此種手腳麻木引起重視。2.左腳麻時抬起右胳膊,右腳麻時抬起左胳膊。
組成:杜仲20g,川續斷20g,秦艽20g,木瓜10g,川芎10g,乳香10g,炙川烏6g,蘇木6g,甘草6g。方解:腰椎間盤突出癥及腰椎骨質增生多由肝腎虧虛所致,故本方以杜仲補益肝腎,強壯筋骨。防風祛風勝濕,秦艽除風濕、舒經脈,細辛祛風散寒止痛、搜筋骨風濕而止痹痛,蜈蚣、全蝎息風鎮痙、通絡止痛,地龍息風止痙、通絡除痹,均為臣藥。杜仲、桑寄生、牛膝強筋骨、祛風濕,當歸、川芎、赤芍活血通絡,共為佐藥。
中藥止痛最快的藥方。組成:麻黃10克,細辛5克,黑順片10克,白芍30克,大黃20克,赤芍15克,杜仲20克,牛膝 15克,夜交藤10克,合歡皮10克,炙甘草10克。方解:本方由麻黃附子細辛湯合芍藥甘草湯加味而來。芍藥甘草湯酸甘化陰、緩急止痛。芍藥酸寒,養血斂陰、柔筋止痛;大黃活血通腑止痛,赤芍涼血活血,二者均為佐藥,佐制辛溫大熱之品;
請看下面棍針模型圖片,這個棍針模型源于南少林傷科,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南少林棍針,從外表上看沒有什么奇特之處,但暗藏機巧,它集撥、壓、點、刮、推、撬等12種手法于一身,因此它即可撥、壓、點,又能刮、推、撬,而且還有一些針灸效果,如果把2種棍針結合使用,還能巧妙的起到復位的作用,例如小關節錯位,把2種南少林棍針結合使用,輕輕一撬,通過一種獨特的杠桿力就自動復位了。針刺治療:快針,強刺激陽光穴。
治療腰痛的散劑方,有效率100%.主治 多種腰痛。若兼有寒濕為患,腰冷苔膩,口淡泛味者加威靈仙,細辛;淤阻腰痛如刺者加桃仁;腎陽虛損,腰膝冷痛者,加山萸肉,補骨脂、杜仲、川斷、菟絲子等。組成 狗脊12克,川斷9克,桑寄生15克,杜仲、牛膝、木瓜各9克,薏苡仁30克,鮮豬腰子1個(切開去腎盂白色部分洗凈先煎,取湯煎藥) (回民可以羊腎代)。主治?腎虛腰痛。主治 腰痛(肝腎兩虛型)。
腰間盤突出,在我們現實日子中是一種習見疾病。那患上腰間盤突出的時候應該怎樣醫療呢?醫療腰間盤突出有哪些最佳方式呢?腰間盤突出又有哪些愛護工作呢?1、關于因扭傷、久坐、寒冷等緣故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淤血、水腫等引起的腰痛,磁療能夠改善微循環和組織代謝,促進血脈流通從而達到止痛。對于腎虛腰痛、牽涉性腰痛等,磁場作用于人體,通過經絡穴位加強生物電磁能,可促進經氣的運行,通暢經絡,達到通經止痛的結果。
我國中醫最特效的秘方。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老中醫特效秘方,希望這個方法能幫助更多的患者,歡迎大家試用,轉發!②處方組成:核桃仁210克、黑芝麻210克、杜仲60克、川續斷30克、木瓜30克、菟絲子60克、當歸60克。除核桃仁、黑芝麻外,余藥均曬干,研磨過篩備用。操作:一側上肢支撐墻面,另側上肢輔助髖關節緩慢下墻面活動坐位下腰部牽伸。
(2)溫腎止痛丹處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黃芪、熟地黃、當歸、赤芍、白芍、懷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雞血藤30克。(3)溫腎通絡湯處方:熟附子18克桂枝9克,淫羊藿18克,巴戟天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牛膝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忍冬藤15克。【方藥】(1)主方補腎壯筋湯處方:熟地黃12克,當歸12克,牛膝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續斷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
鼻炎,鼻干、鼻氣臭,這也是脾虛!記得我剛剛接觸中醫藥的時候,我隨老師接待一個鼻炎患者。這個人屬于萎縮性鼻炎,鼻子很干,而且鼻氣很臭,過去三年來擤出膿血痂皮不斷。隨后,見老師寫了一個配伍:黃芪、山藥各20克,知母、沙參、玉竹、當歸各10克,升麻、桔梗、白芷、甘草各5克。這和萎縮性鼻炎,有什么關系啊?其實,萎縮性鼻炎,是鼻炎的一種,也叫作臭鼻癥。如果你有慢性的萎縮性鼻炎,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脾胃狀況。
中藥貼敷療法實際操作方法及技術規范詳解。穴位貼敷療法的穴位選擇與針灸療法是一致的,也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通過辯證選取貼敷的穴位,并力求少而精。根據所選穴位,采取適當體位,使藥物能敷貼穩妥。治療部位:貼敷部位:肺俞穴是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天突、大椎、定喘、百勞、膏肓,臨床應用中可以結合中醫辨證論治選用心俞、膈俞、脾俞、肩三井、曲池、尺澤、足三里、陽陵泉、絕骨等穴位。
三七治療疤痕疙瘩。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是人所共知,但三七治療疤痕疙瘩,卻鮮為醫者應用。共治療疤痕疙瘩16例,療效比較理想。如高某,男,26歲,因左肩部疤痕增生,伴癢痛6年,經手術切除及疤痕內注射藥物治療均無效。查體:左肩部有一個4cm 2.1cm大小的疤痕疙瘩,局部隆起呈瘤樣增生,表面光滑,色紅潤而發亮,質硬如軟骨,有壓痛,形如蜈蚣。
中醫“國寶”,絕技燙傷不留疤----虎杖液。- 當年,筆者所在實習醫院的外科治療燒傷是一大特色,主要治療方法就是用“虎杖液”外噴傷口。“虎杖液”是醫院根據一位老中醫的驗方配制的院內制劑,是以虎杖、側柏葉等為主要成分的一種酊劑,廣泛用于Ⅰ度、Ⅱ度燒傷的患者。大黃15 虎耳草10 黃柏10 地榆10 虎杖12 白及5 烘干碾細末,過100目,入冰片10 用香油20調糊,清洗傷口后外用,無須辨證!
一片熱敷散勝過十副藥,頸椎腰腿痛再也不用四處求藥了,家里有患者的記得存!頸肩腰腿痛治療不及時,會出現頸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像眩暈、頭痛、視覺障礙、突然摔倒等一系列頸肩部癥狀。艾葉有助于治療頸肩腰腿等部位酸痛、祛風濕等,并且可以殺菌、抗病毒。艾葉貼是依據祖國傳統醫學中內病外治理論和經絡傳導治療原理,結合遠紅外線光波技術和適度磁場強度等物理因素作用,研制成功的一種頸肩腰腿痛外用貼。
鎮肝熄風湯組方幾何?當此際,綠洲變作沙漠,肝木里的陽氣“亂跑亂撞”,肝木開始搖擺,體內“起風”。懷牛膝性味甘苦酸平,入肝腎二經,善于通瘀化滯、補肝腎、舒經活絡。方才說過,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是發病之由,肝腎陰虛是致病之基。川楝子,能疏肝涼肝,行肝氣清肝熱,也基本符合肝的調性。所以這三味藥配合,可以疏肝、行氣、清肝解郁,進一步化解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之勢。看官,這就是近代中醫涌現出來的名方鎮肝熄風湯。
適合抑郁癥、焦慮癥治療的方劑——小定志丸。包祖曉。在古代中醫著作中有多種小定志丸,全都用于神志病治療。作者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之小定志丸治療抑郁癥、焦慮癥,發現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1)藥物組成:菖蒲、遠志、茯苓、人參。(1)基本方:菖蒲20-30克、遠志10-20克、茯苓30克、人參(普通人參或參須)10克、 肉桂(后下)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