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加棗仁。患者頭暈心慌,脈滑,此為水飲內犯,故治以小半夏加茯苓湯逐水化飲,藥后頭暈減輕,繼續服藥一月后癥消。后因親人離世,過度悲傷,又見心慌、失眠、疲乏之癥,脈弦細為不足,陽氣不足以振奮故見疲乏,陰氣不足以濡養而燥,故見心慌、失眠,治以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扶陽補虛平燥,藥后癥減,繼服,以鞏固治療。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對于邪郁少陽又有血虛水盛的患者效果比較好。
88歲高齡神志不清,果斷攻下建奇功。3.說話神神怪怪,有人要迫害她(邪氣沖到頭部說話神怪菖遠金丹湯;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服一服利,止后服”,這里的大承氣湯諸癥幾乎全部具備,可以用大承氣湯攻下。但是考慮到患者年事已高,不宜直接用大承氣湯,改為調胃承氣湯試探。因為小承氣湯中無芒硝,對于重度的燥結恐難以攻出,所以選擇調胃承氣湯。說明辯證是準確的,調胃承氣湯就足以解決問題,無須用大承氣湯。
先說結論:麻黃湯證的無汗并不是完全不出汗。麻黃湯的效果驗證了我的想法:麻黃湯證的無汗并不是完全不出汗,而是輕癥的一般情況不出汗,重癥的完全不出汗。二是有汗無汗,桂枝湯條文明顯提到“陰弱者,汗自出”,它肯定是有汗的,而麻黃湯更加明確“無汗而喘”,明確說明是無汗。但是我此次的經驗說明,麻黃湯證的無汗,不一定是完全不出汗,很難出汗的情況也可以等同于無汗,可以使用麻黃湯,但前提是其它的癥狀和病機必須契合;
視作少陰病的新冠病毒感染。首先,患者怕冷、有輕微發熱,且體表酸痛,這是表證,加之無汗,初步鎖定麻黃劑,至于用麻黃湯還是麻黃附子甘草湯,則需要進一步推敲(麻黃湯發汗力猛,使用前務必仔細推敲,不能貿然使用)。少陰表證當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因為適用于細辛的癥狀不明顯,且肺中痰熱也不適合用細辛,所以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肺中痰熱用黃芩貝母,腰腿冷用菟絲子杜仲補腎兼用附子溫陽散寒。——(麻黃附子甘草湯)
今天分享一則簡單醫案,并通過這個醫案探討一下某些“養生”方法。因為人體的陽氣指的是臟腑功能和機體組織細胞的活力,陽氣充足的人,臟腑功能強大活躍,機體組織細胞能量充足,當然,這也是你內心以為的能通過曬背補到的陽氣;而太陽的陽氣指的是光和熱能,雖然都是陽氣,但太陽陽氣和人體陽氣根本不是一回事,無法用太陽的光和熱增加人體臟腑功能和機體組織細胞的活力,除非你擁有植物那樣的光合作用——顯然人類沒有這個功能。
患者有明顯的腎陰虛,所以我沒有用半夏劑、酸棗仁劑、首烏藤劑,而是選擇地黃劑來加大劑量。在治療失眠證時,我一般分兩種思路處理:一種是用具有安神鎮靜的藥物,諸如半夏,棗仁,黃精,五味子,首烏藤,合歡皮,珍珠母;舌苔厚膩,脾胃不和,用半夏秫米湯合溫膽湯,兼熱合竹茹溫膽湯;黃連9 清半夏15 法半夏15 竹茹15.首烏藤50 生龍骨30(重劑安神藥,專門針對失眠問題)黃連9 清半夏18 法半夏18 竹茹15.
但看到患者癥狀時卻犯了難,脈舌可辨的信息很少。1.天氣冷了,眼睛又開始見風流淚(后來得知患者此疾已有二十年)。通過這個癥狀還有患者主訴,我們其實可以看出三個重要信息,一是只有天冷的時候發病,這是有寒在內;于是處方桂枝加附子湯加味。——以上是桂枝加附子湯,由于患者前番治療多汗和肢體麻木時,附子用到過15克,所以這次不用試探,直接15克起步。刺蒺藜味苦性溫,能夠祛風明目,正好適合患者病機。
金剛藤,中文名菝葜金剛藤,中文名菝葜,您可認識?在農村山坡上隨處可見。春日里,農村山坡上一種名叫“金剛藤”的植物,正長出新葉來,還開花結果了,您可認識?金剛藤,中文名菝葜,別名金剛刺、烏魚刺、鐵菱角、馬加勒、山歸來。金剛藤生于林下、灌叢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金剛藤產于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江西、安徽、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貴州、湖南、廣西和廣東等地。金剛藤主風濕痹痛;
菝葜出自《名醫別錄》:菝葜,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暴干。陶弘景:此有三種,大略根苗并相類,菝葜莖紫短小,多細刺,小減萆薢而色深,人用作飲。萆有刺者,葉粗相類,根不相類,萆薢細長而白,菝葜根作塊結,黃赤色,殊非狗脊之流也。取菝葜根20-40克,用溫開水1500毫升浸泡10小時,煮沸40-80分鐘,每日分2-3次飯后服。4.治筋骨麻木:菝葜浸酒服。另外》,菝葜的根狀莖可以提取淀粉和栲膠,可用來釀酒。
土茯苓與菝葜、萆薢的鑒別。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的根莖,又名光葉菝葜。另外,尚有暗色菝葜(又名白茯苓)及同種肖菝葜屬植物肖菝葜的根莖也作土茯苓用。菝葜: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莖,又名金剛藤。菝葜:歸肝、腎經。土茯苓: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土茯苓有抗腫瘤作用,有受體阻滯劑樣作用,對棉酚有解毒作用。菝葜:藥理研究證明,菝葜有抗錐蟲作用,抗菌抗炎作用以及抗腫瘤作用。
身體有結節,無論叫什么結節,一味中草藥就能解決掉,簡直太便宜了。很多很多很多的粉絲問我,述說自己有這個結節那個結節,怎么辦?有的說,我有肺結節。中醫則認為,結節是瘀滯所致,多由痰濁、血瘀、氣滯等多種因素形成。中醫認為,結節的形成,主要和脾、肺、腎等功能失調、肝郁氣滯等因素有關。血液在流行全身的過程中,因為有痰濕淤堵,會有部分在局部停留,進而引發各種結節,如甲狀腺結節、肺結節、子宮肌瘤等各種結節。
結節病不要慌,中醫特色有妙方。“結節”,是身體亮起的一盞紅燈!古代中醫并沒有“結節病”的記載,肺結節可歸為“咳嗽”“喘證”“痰證”范疇;現代中醫認為結節病的病因病機主要是正虛邪實,正虛即肺腎氣虛,邪實即氣滯血瘀痰凝成塊,從而導致結節的產生。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均為腺體的增生,臨證亦常用白英治療因腺體增生引起的各種良惡性腫瘤,頗有良效。主治:結節病。廣泛應用于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等。
肺結節的名方(藥王孫思邈的方)組成:葦莖二斤 薏苡仁半斤 桃仁五十枚 瓜瓣半斤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適應病證:肺結節,痰熱熱毒互結所致,特別適合肺熱,很容易上火之體質,痰多,色黃,口渴口干,便秘,吸煙比較多的人群,舌紅苔黃,脈數者。臨床使用比較多,效果還可以,經常碰到患者反饋復查肺部CT后結節變小甚至消失,避免手術之苦。
【名醫趙純修治皮炎秘驗方】《養血消風湯》?【主治】皮炎類疾病:濕疹、神經性皮炎、扁平苔蘚之晚期,慢性蕁麻疹。【主治】皮炎類疾病,如濕疹、神經性皮炎、扁平苔蘚之晚期,及慢性蕁麻疹等病,日久傷陰化燥之血虛風燥癥候,且有余熱未盡,血瘀未散病象。【點評】尊《外科正宗》當歸飲子化裁,以其益氣養血祛風方義,加丹參、赤芍以散瘀,金銀花、連翹、黃芩以退余熱,該方辨證用藥更細,適應證更廣。
(二)、黃芪桂枝五物湯的使用要點:《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說:“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黃芪桂枝五物湯方:黃芪三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筆者臨床體會到黃芪桂枝五物湯的使用要點有三點,一是:應抓住的黃芪桂枝五物湯的方證,黃芪桂枝五物湯的方證是局部肌膚麻木不仁;
現在主要從事中醫臨床與《零基礎學會中醫精品講座》暨《四虛四實六外感》全新中醫教學體系的推廣與教學的工作。線下課的地點:北京課程特點: 1.中醫小白入門必學的課程2.中醫小白實戰必學的課程只要具備初中以上文化,通過對課程內容的學習后,就能為家人解決常見問題,對于前期的實踐方案,袁海洸老師要求所有學員先把實踐方案的病例資料發給袁海洸老師來把把關,這樣您就可以放手去實踐而無后顧之憂了。
【經方醫案】芍藥甘草附子湯治肢體痿弱。朱子《集驗方》中記載,芍藥甘草附子湯“主治腳弱無力,步行艱難”,于是投藥20劑。按:據日本小倉重成認為:“特別是最近,發現有不首先使用配有附子的陰虛證藥方就難以提高療效的所謂潛證,其中以芍藥甘草附子湯證更為突出。”小倉重成認為,鑒于芍藥甘草附子湯有安定臟腑經絡、振奮功能、溫養等功效,能起到補脾胃和補腎的作用,故對此潛癥療效較好。囑服五子補腎丸以鞏固療效。
【基原】為百合科植物麥冬、湖北麥冬、短葶山麥冬或山麥冬、沿階草等的塊根。麥冬提取物、麥冬總皂苷也有類似作用。麥冬正丁醇粗提物、麥冬乙酸乙酯粗提物、山麥冬總皂苷、麥冬總氨基酸均能使動物活動減少,具有鎮靜作用;7. 其他作用:麥冬水煎液和麥冬多糖對由環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白細胞下降均有極顯著的對抗作用。8. 毒性:麥冬注射液、山麥冬注射液、麥冬煎劑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別為20.6g/ kg、134.34g/kg, 24.18g/kg。
健步虎潛湯治療痿證驗案!《素問·痿論》曰“腎主身之骨髓”“肝主身之筋膜”,肝腎同源,精血互生,若肝腎不足,精血虧虛,筋膜失養,則發為痿證。清代《醫宗金鑒》所載健步虎潛丸,具有滋補肝腎、強壯筋骨、益氣養血之效,臨床用于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痿證療效顯著。人體成分分析結果表明,體重62.2kg,全身肌肉量17.8kg,其中雙下肢肌肉量分別為5.04kg(左)和5.07kg(右),脂肪量27.8kg。治則:滋補肝腎,益氣養血,強筋健骨。
腎著湯治療小兒遺尿腎著湯,又名甘草干姜苓術湯,出自《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草干姜苓術湯主之。” 馮世綸教授:古人以腰屬腎,濕痹在腰而名為腎著。重用干姜,伍茯苓、白術更治濕痹,因此,該方治腎著之腰以下冷痛,故古代稱該方為腎著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