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水器的探究。既然水是要從噴筒流出的,就要從這里入手,制做一個小開關,將水導入另一條水管中,這條水管再聯接一個水箱,就能把水收集回水箱了,再在水箱上裝一個水籠頭,收集的水有一定量后,就可以從水籠頭放出,沖洗其它東西。完善該項目的設想:可以舍去水箱,直接把水管接在熱水器的冷水口的水管上,利用水流產生的壓強將收集的冷水抽回管道中去。產品構成 開關、水溫計、水箱、水籠頭。
盲人撲克牌說明書。與普通撲克牌相比,這種撲克牌的花色是鏤空的,可以用觸覺識別牌面。之所以會確立這個課題,是因為一次和朋友在玩撲克牌時,有人說了一句:“我又不是瞎子,怎么會不知道這是幾?”這一句不經意間說出的話使我開始思考:盲人該怎么玩紙牌呢?盲人看不見牌面上的數字和花色,能玩紙牌嗎?由于盲人無法用眼識別牌面,只得通過其它途徑了。如果我先確定好一個比較完美的方案,也不會讓我浪費了3副撲克牌了。
安全雨傘。該項目的選題是怎樣確定的:雨夜外出,路濕地滑,機動車很難及時剎車,容易出事故,我們就設想在雨傘上多加一個小裝置,讓司機提早發現行人,提高安全措施。思路:在雨傘頂端安上照明燈。無論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在強調著個人的安全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就著人們常用的用具進行拓展,使它們另外再具有保障我們安全的功能,使得一物多用,既保持了原來的用途,又多了一個保障人們安全的功能。安全雨傘使用說明書。
小學生手工作品。在我看來,小學生的手工是中學(初中、高中)勞技的基礎,而通用技術是新形勢下勞技的升級。通用技術作品是否還停留在小學生的手工作品水平,我們不能僅從材料、作品內容、形式等方面簡單得出結論,更要從出發點(培養技術素養)和學生的內在體驗方面考慮。為此,我特地到石港小學(江蘇省實驗小學、江蘇省模范小學)參觀了學生作品展覽室,仔細觀摩了小學生的手工作品(種類繁多),并拍攝了我感興趣的作品。
盲人取水杯。
學生作品。在教學中通過制作便攜式小凳、相框、臺燈、石英鐘、多功能學習用品盒的制作:1.掌握一般設計過程中的基本環節。2.知道成功的設計應該有多種方案(分小組展示自己設計:三視圖、模型,評選最優設計方案)3..產生一個好的方案需經歷不斷的優化,不斷創新。
橋梁結構作品。感覺現在的通用技術制作有點回歸到以前的美工課制作了,用廢棄品制作作品,看來要推行設計理念確實難度很大,希望專家組要深入研究,而不是到現在還提“只要開起來就好”。下面是我們在結構一章中制作的紙橋,具體操作過程在廣東省會考實例中有詳細敘述,在這要說明的是,下面這些橋不僅是外形美觀的工藝品,更重要是它們具有承重3000g以上重力的結構。
繼續向各位匯報我校兩年來教學成果。希望各位默默工作在教學一線的通用老師能一同研究課程價值,將其長久發展下去。目前廣東已有教育文件上沒能有效推動課程發展,為此,一線教師唯有懷著教學理想和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將課程艱難的開展下去。除正式文件通知外,文章內容及評論僅代表作者與評論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好研網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中學學生作品展(圖文)由圖1到圖2,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不斷改進設計和優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學生獲益非淺。
“‘下水道發電裝置’的原理是利用廢水從高樓落下產生重力勢能發出電來!”據陳瀾介紹,該裝置在下水管道中安裝了機械葉輪,因葉輪在管中的受力是均衡的,不易轉動,于是他在葉輪上方按一定的角度安裝了確定水流方向的月牙形擋板(導流板),由重力產生勢能沖動葉輪轉動,使連在一起的發電機也跟著轉動而發出電來。2005年他發明的“折疊鍋”,獲得了第二十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造發明一等獎。
深圳實驗中學學生作品。
學生上交作品選登(相框、相架)
學生上交作品選登(筆筒、筆架)
學生作品選登之二(圖)《花瓶與花》《花之蜜語》《星光大橋》《木索大橋》
深圳中學學生學生作品(圖)
學生作業:中央電視臺新大樓模型(圖)
深圳中學高一13班張寧冰棒條橋的制作過程(一)
深圳中學高一13班張寧冰棒條橋的制作過程(二)
深圳中學高一13班張寧冰棒條橋的制作過程(三)
海口一中學生作品。以下是學生作品中比較有特點的一些作品。在學生設計制作作品時,我強調在達到設計目的時,要注意作品的與眾不同。例如:制作便攜式小凳時,有部分同學是按照書上的方案來完成作品的,有些制作得不錯的作品。我拒絕接收的理由是“盡管達到目的,實現一定的功能,但沒有設計的理念融入到作品中,誰都可以做獲得這樣一個作品。你不能稱之為它的設計者”。(作品一)(作品二)得表揚的是這個作品是女同學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