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凡陽氣不足者,上焦虛用桂枝、中焦虛用干姜、下焦虛用附子。其次中焦陽虛用干姜,干姜跟生姜可不一樣,干姜是母親,像母親一樣寬厚仁慈,也跟大地一樣,土厚可以載萬物,所以它主要溫守中焦,當你看到溫而守中時,就能明白,為什么拉肚子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理中湯(黨參、白術、干姜、炙甘草),中焦陽氣守不住就會瀉,遇寒就會腹痛,四肢冰冷,這就是中焦陽虛。
各種治瘀中藥總結。瘀在頭腦——用川芎——頭痛不離川芎瘀在心胸——用丹參——清心安神、涼血活血,“一味丹參、功同四物”。瘀在關節——用雞血藤——活血化瘀、舒經活絡瘀在脾胃——...瘀在頭腦——用川芎——頭痛不離川芎。瘀在關節——用雞血藤——活血化瘀、舒經活絡。瘀在子宮——用益母草——“婦女之友”,行血養血。
#中醫 #舌診。
逍遙丸太弱了,桂附理中丸才是王牌。
陰囊潮濕,大腿根出汗,是寒還是熱?
心不好治小腸,肺不好治大腸,肝不好治膽,3個經典藥方解決問題。
吳醫生講中醫: 男人“不行”,舌頭這3點是罪魁禍首。
中醫經方名家田啟龍: 后背疼痛 桂枝葛根。
中醫治病4大核心,治濕先運中,治痰先通陽,治水先行氣,治火先存陰。
中醫雪松: 四種肝郁舌象,看看你是哪一種 #科普 #養生 #中醫 #舌診辯證。
補陽并不難,一通,二補,三固,三步補足一身陽氣。這個“通”主要是打通陽氣運行的路徑。當人體受脾虛濕困或氣機郁滯時,陽氣的正常升發就會受到阻礙。腎陽不足,總是腰膝酸軟、夜尿頻多,有功能障礙的男同志,可以用肉蓯蓉、巴戟天、杜仲、淫羊藿,枸杞子等溫補腎陽。固陽的重點是防止陽氣外泄。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八段錦中的 “雙手攀足固腎腰” 動作,或在睡前按摩涌泉穴,都有助于增強腎臟封藏功能,減少陽氣損耗。
中醫葉東州: 中醫里的鐵三角,學會少往醫院跑。
中醫原芳芳: 降血糖最快的兩條路,一是清胃火,二是滋腎陰,90%的人都做錯了#健康科普 #漲知識。
中醫何秀清: 附子用量的不傳之秘,3.
#舌診 #硬核健康科普行動 #中醫 #舌苔黃 #張衛華。
中醫舌診原軍英: 黃膩舌苔,堆積在舌根處,都以為問題在腎 #黃膩苔 #舌苔辨證 #醫學科普 #中醫。
中醫高峰主任: 中醫不傳之秘在于劑量,用好這10個藥,幫你解決90%的大小病 #中醫 #醫學科普 #中醫傳承 #漲知識。
肉蓯蓉與鎖陽配伍壯陽效果顯著,可搭配枸杞、淫羊藿、巴戟天增強溫腎助陽功效,輔以黃精或熟地黃滋陰平衡。枸杞甘平歸肝腎經,含甜菜堿和枸杞多糖,與肉蓯蓉鎖陽同用可緩解陽痿早泄。臨床常用肉蓯蓉15克、鎖陽10克、淫羊藿12克水煎,適合腎陽虛型性功能障礙??扇∪馍惾?0克、鎖陽8克、黃精15克煮粥,改善陽痿伴口干癥狀。藥膳推薦鎖陽蓯蓉燉乳鴿:乳鴿1只、肉蓯蓉15克、鎖陽10克、山藥30克慢燉2小時,每周食用2次。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總覺得渾身乏力、精神差,想補補身體,可一吃阿膠、人參就口干舌燥、口腔潰瘍,甚至腹脹...中醫朱曉琳: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這 1 個方子,既通又補,將火氣化為元氣!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總覺得渾身乏力、精神差,想補補身體,可一吃阿膠、人參就口干舌燥、口腔潰瘍,甚至腹脹便秘,越補越難受?這方子妙在 “補而不滯”:黨參、白術補脾氣,像給身體添 “動力”;
中醫郭醫生: 身體好不好,看舌頭就知道 #身體好不好 #舌苔 #舌象代表的各種病癥圖 #舌象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