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儲備-安全生產費有余額是否應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規定,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一項基本前提是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之間存在暫時性差異。而在實際發生專項儲備列支范圍內的支出之前,企業并不享有在未來就當前已計提的專項儲備抵減應納稅所得額的權利,因此在資產負債表日尚不能就一項不存在的抵扣權利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分析:本案例屬于注銷子公司,相當于處置子公司,子公司把剩余的款項打給母公司,相當于收到了處置款,那處置款與長投間的差額在母公司個報層面上確認投資收益。一、母公司個報的處理:借:銀行存款 627859.08貸: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275000貸:投資收益 352859.08甲公司注銷后,母公司A在個報層面上確認了352859.08元的投資收益。
原創|享受三免三減半優惠期間應納稅所得額為負數可以在未來五年所得稅前彌補嗎?
公司全資子公司東南粵水電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海南新豐源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新豐源公司”)經營的風力發電業務屬于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電力項目,已獲得海南省東方市國家稅務局東國稅登字(2010)第3號文批準,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免征企業所得稅,2013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財稅[2015]119號解讀:最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八大變化。新政增加了“實行查賬征收”的規定,更大的意義在于修補完善原有政策,事實上,“核定征收”的企業,在原有規定下,也難以符合“財務核算健全并能準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規定,無法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10.高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電子商務服務、數字內容服務、研發設計服務、生物技術服務、檢驗檢測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
案例啟示:(1)關于以自身股份結算業績補償后續公允價值計量實務中,在對以自身股份結算業績補償后續公允價值計量的常見錯誤是,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以應補償股份數量×收購日股份發行價格作為公允價值。具體補償方式為股份補償,即A公司無償回購B公司持有A公司股份,如B公司所持股份不足補償,則其應根據相關盈利預測補償協議約定進行現金補償。
非同一控制企業合并或有對價處理原則根據上圖,非同一控制企業合并或有對價的基本會計處理原則如下:1.以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結算的或有對價(1)或有對價的分類對于以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結算的或有對價,按照原金融工具準則規定,可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并以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或“其他綜合收益”。
證監會會計部每年均對上市公司年報披露信息進行分析,發現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存在的普遍問題,并形成“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以下簡稱會計監管報告),該報告對會計準則實務應用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具有較好的提升作用。我們選取了證監會會計部2010年至2020年發布的會計監管報告,統計了各年監管報告中有關上市公司企業合并、股權投資相關或有對價會計處理存在的問題,具體如下表所示:
企業合并相關或有對價專題研究(三)在國際國內準則下,購買聯營企業、合營企業及其他金融資產相關或有對價,與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相關或有對價的會計處理一致,均采用“金融工具模式”。綜上所述,國際準則下多年來針對企業合并以外購買非金融項目相關或有對價的討論均未得出正式結論,同時,近年來新收入準則、新租賃準則針對資產出售方、出租方(及承租人)的或有對價處理模式也發生了較大變化。
企業合并相關或有對價專題研究(二)總之,對于以發行方業績(如收入、EBITDA等)為變量確定結算價值的合同,現行準則并未明確其是否屬于衍生工具,未明確應按金融工具準則處理,還是應按收入準則、租賃準則、或有事項準則等其他準則進行會計處理。在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下,由于針對企業合并準則最新的修訂和解讀規定仍然是《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故尚未引入上述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2013年的修訂內容。
企業合并中業績補償、業績對賭等屬于或有對價,以下將此類業績補償、業績對賭統稱為或有對價。關于重大資產重組業績補償承諾的變更,證監會在2016年6月發布的《關于上市公司業績補償承諾的相關問題與解答》中強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中,重組方的業績補償承諾是基于其與上市公司簽訂的業績補償協議作出的,該承諾是重組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重組方應當嚴格按照業績補償協議履行承諾。
【天職研究】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對遞延所得稅及少數股東損益的影響。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對遞延所得稅。“企業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因抵銷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導致合并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在所屬納稅主體的計稅基礎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的,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調整合并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但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及企業合并相關的遞延所得稅除外。”
上交所典型會計案例:權益法下內部交易遞延所得稅的會計處理問題 3 【權益法下遞延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權益法下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是否應確認遞延所得稅的影響?事實上,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存在兩部分差異,一部分是A公司按照權益法核算的享有B公司凈利潤的份額,根據稅法規定,自被投資單位分得的利潤無需交稅,相應地該部分差異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
企業重組企業所得稅“特殊性稅務處理”真的是稅務紅包嗎?乙公司選用“特殊性稅務處理”比選用“一般性稅務處理”多納稅180萬元(200-20)。甲公司在兩種方式下稅負相同,選擇“特殊性稅務處理”時需繳納企業所得稅為220萬元,選擇“一般性稅務處理”時先后分兩次納稅,一共也是220萬元(20+200),但選擇“特殊性稅務處理”比選用“一般性稅務處理”可以遞延納稅,獲得資金的使用價值。
關于企業重組中企業所得稅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的淺析。財稅〔2009〕59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中規定,企業分立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時要求被分立企業股東在該企業分立發生時取得的股權支付金額不低于其交易支付總額的85%,超捷股份分立時股東取得的股權支付金額占交易支付總額的100%,符合上述規定。雅虎有限股東在派生分立發生時取得的股權支付金額不低于其交易支付總額的85%;
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的合并報表、商譽與現金流量表問題——兼對前文“并購重組中對賭協議”和“不喪失權處置...合并財務報表準則第47條規定:母公司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東擁有的子公司股權,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因購買少數股權新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子公司自購買日或合并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凈資產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走在懸崖邊上的亞太所在談亞太所之前,我想先捋一下會計師事務所的的發展歷程會計師事務所可以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1918年9月7日,在謝霖等一批會計專家的力諫下,北洋政府農商部頒布《會計師暫行章程》,當年在北京創辦了我國第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正則會計師事務所1925年3月,首家會計師行業組織——上海會計師公會成立。2022年首席合伙人變更為周總,僅在一年以后的亞太合伙人大會上,鄒總被選舉為亞太的首席合伙人。
凡人說稅:當一次性扣除遇見稅率變化,遞延所得稅該如何核算凡人說稅:當一次性扣除遇見稅率變化,遞延所得稅該如何核算李欣 胡吉宏因適用稅收法規的變化,導致企業在某一會計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發生變化的,企業應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按照新的稅率進行重新計量。也就是說,符合小微企業條件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年度,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因此,首先應調整稅率變化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數的影響。
審計TB中“關于過上年審計調整”的理解審計TB中“過上年審計調整”的理解 一、“過上年審計調整”產生的原因:對于情形3:企業在本期過入上期審計調整時,為了將審計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和企業原年初未分配利潤進行區分,會采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代替年初未分配利潤,兩者其實質一致,但是由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并非是報表科目,審計時需要通過“其他轉入”進行還原借:(其他轉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0W.
交易價格后續變動的分攤規則我將其歸納為兩類:一般規則與特殊規則一般規則:規則1:交易價格發生后續變動的,應當以合同開始日確定的單獨售價為基礎將該后續變動金額分攤至合同中的履約義務。情況三:除了上面2種以外的情形將該可變對價后續變動額分攤至合同變更日尚未履行(或部分未履行)的履約義務大家睜大眼睛仔細看看這條規則的表述,會發現第一句話的主體是交易價格,第二句話的主體是可變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