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夜乘涼,想起朋友,寫下一首詩。《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孟浩然歸隱田園后,二人志同道合,詩酒相伴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孟浩然有很多懷念辛大的的詩歌,如《送辛大之鄂渚不及》等,表現了互相牽掛和祝福之情。孟浩然是著名的田園詩人,他這首詩雖然是懷人之作,寫對友人辛大的懷念,但仍然是田園筆法。詩歌充滿著田園氣息,特別是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一聯,更是山水田園風景的經典名句。
杜甫秋興詩歌,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倒裝句的經典。頷聯“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更是倒裝句的經典,歷來評價很高。杜甫寫此詩時已經流浪到夔州。三四兩句“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通過倒裝句寫昔日盛唐的富裕。杜甫是盛唐歷史的見證者,他曾經用生花妙筆,寫出了三大禮賦和眾多反映現實的詩歌。還要強調的是這首詩的倒裝句,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白居易早秋詩歌,歲月輪回,夏去秋來,秋游曲江,感慨系之。一葉落而知秋,自古文人對秋非常敏感,有大量的詩歌吟詠早秋。《早秋曲江感懷》白居易。白居易這首詩歌抓住早秋的時序特征,依次書寫暑氣消散,涼風漸起,池中荷花結子由盛轉衰,因自然的輪回引出人生的深刻思考,感嘆生命的脆弱與時光的無情。白居易曲江秋游這首詩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不必局限于春天那般繁華熱烈,而像青蕪紅蓼那樣順應時序、安然平靜地綻放也很好。
兩首黃州詩歌,都是七律,陸游悲愴,黃景仁曠達。黃州在湖北省東部長江邊上,本是風景優美、人文薈萃之地,加上蘇東坡任職黃州期間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歌賦,東坡赤壁更是使黃州千古留名,讓人敬仰。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陸游和黃景仁兩首吟詠黃州的七律詩,感受他們當時的人生際遇和文人情懷。陸游這首詩歌借助黃州的山川與歷史,特別是文武赤壁的典故,寫盡南宋士人的精神困境,這既是對現實的無奈反諷,也是作者理想破滅后的深切感悟。
不只杜甫贈詩李白,李白也寫詩杜甫,請看李白這兩首詩。但是在有些人的印象里,他們只是忘年交,是杜甫追隨崇拜李白,而李白推崇的對象是孟浩然,對杜甫的感情卻有些淡漠。李白比杜甫大十一歲,而且杜甫還是文學青年時李白已經很有成就。李白在石門山與杜甫分手后,杜甫西去長安求取功名,李白暫住沙丘城,準備接下來南游江東。誰說李白與杜甫的友誼是杜甫的單相思,從上面這兩首詩來看,李白對杜甫也是一往情深。
杜甫的八仙歌幽默詼諧,明麗輕快,豪放之中透出盛唐氣象。但是在他長安求仕的早年時期,他的性格也像李白一樣豪放,此時所寫的《飲中八仙歌》幽默詼諧,旋律輕快,字里行間透出一股盛唐氣象。《飲中八仙歌》杜甫。杜甫像位精準的畫師,詩歌以八仙為骨架,用精準的語言為每個人物捕捉具有代表性的瞬間,分別描繪出酒中八仙人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的具體形象,構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圖。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羅隱九首著名詩歌欣賞。他的詩歌以詠物詠史為主,諷喻社會現實,抒發個人感慨,語言通俗,寓意深刻,其中有不少的詩歌名篇名句。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歷史上家國的興衰自有規律,吳國的滅亡并不是女子西施造成的。上面我們欣賞了羅隱九首著名的詩歌。羅隱流傳下來的詩歌接近五百來首,其內容豐富,平中見奇,幽默風趣,很有藝術特色,值得閱讀欣賞。
兩首諸葛亮詩歌,都是七律,羅隱敘議結合,杜甫情景交融。詩人從諸葛亮前期的功業和后期時運不濟中,寄寓了對諸葛亮忠智的贊揚和不幸命運的感慨。他寫這首詩歌既是懷念諸葛亮,為諸葛亮落淚遺憾,也是為自己、為所有失志的英雄悲嘆。丞相祠堂雖然肅穆莊嚴,但也從中看出了諸葛亮身后的寂寞。總之,羅隱和杜甫這兩首諸葛亮詩歌雖然視角不同,但都從不同側面刻畫了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老臣形象,抒發了作者對諸葛亮的敬佩之情。
四首荷花詩歌,七律或五律,夏日的風景,值得欣賞收藏。他這首詩寫的秋芙蓉,就是秋天的荷花。劉攽這首荷花詩從感官切入,將賞荷升華為精神寄托。詩歌結尾運用騷客和滄浪的典故傳說,總寫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自然之美,升華主題,表達詩人不慕塵俗、退隱江湖和閑適恬靜、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張繼先這首詩從道教的視角來寫荷花,從荷葉的新老交替入手。詩歌虛實交織,既寫荷花的現實情形,又契合道教仙境的構想,富有神話色彩。
王維隱居輞川,淡泊世事,寫下一首詩。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他晚年半官半隱,在輞川那片寧靜的山水間,輕掩柴扉,獨對落日,寫出了《山居即事》的著名詩篇。《山居即事》王維。詩歌開頭兩句“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交代詩人當時靜謐孤寂的心情。詩中細膩地描繪出綠竹與紅蓮的新老變化。在光影流轉間體現出王維對自然萬物的敏銳觀察,以及領悟到生命的無常與永恒,因此也更加堅定了在山居隱逸生活中追求內心寧靜的信念。
紫薇花七律詩歌兩首,岳珂的堅韌,王之道的豪邁,都是佳作。在古代品位最高的花應該屬于紫薇花。紫薇的名字來源于北極星,紫微垣象征著帝王的居所,中書令叫作紫薇令,中書舍人叫作紫薇郎。詩歌結尾 “最憐耐久堪承露,誰道花無百日紅”,升華主題,贊美紫薇花的崇高品性。詩人欣賞著紫薇花,想起自己的仕途失意,政治愿望不能實現,多么希望也能像白居易和杜牧那樣,坐在禁闈中起草詔書,和中書省的紫薇花長久地相伴。
兩首苦楝花五律詩歌,陳師道托物言志,舒岳祥表達憐惜之情。舒岳祥借助黃梅雨,表達了愛花惜花的憐憫之情。題目所叫的楝花,實際上就是苦楝花。詩歌開頭兩句“密葉已成蔭,高花初著枝”,寫苦楝花蓬勃向上的生長狀態。即使人們不太理解苦楝花,沒有人去欣賞和捧場,詩人卻喜歡把它長長的紫色花穗采摘下來,做成手環作親密接觸,并細細地品味。詩歌末尾“粉身非所恨,猶復得聞思”,寫苦楝花的奉獻精神。蒸入黃梅雨,寒收苦楝風。
詩歌名句中樸素的人生哲理,熟讀深思,終身受益。小時候讀書的時候,非常喜歡詩歌名句,碰到就要摘抄下來。一般的詩歌名句已經被人們廣泛引用,大家都很熟悉,我這里就略去不講。這里只選擇一些比較生僻的詩歌名句供大家收藏欣賞,若能熟讀成誦,或許有所收益。出自楊萬里詩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進入群山峻嶺之中,剛走出一座山,另一座山又在前面攔住。袁枚詩歌《苔》中的句子。以上我們簡單地欣賞了一組詩歌名句。
賽龍舟,插艾葉,端午安康,十首端午節詩歌。后來人們劃龍舟、包粽子以紀念屈原,心情非常沉重悲痛,因此節日期間不宜互祝快樂。當年屈原忠心愛國受到誹謗,最后不得已把自己沉入讒言翻涌的浪波之中,千年以后荊楚的人們還在汨羅江祭祀屈原。從上面欣賞的十首端午節詩歌可以看出,插艾葉、掛菖蒲、系五色絲線、賽龍舟、飲雄黃酒、沐浴蘭湯和佩戴香囊等,古人早已實行,并代代相傳,成為了約定俗成的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九首端午節詩歌,或懷念屈原,或記敘習俗,值得收藏最近到濕地公園去散步,總聽到湖里傳來咚咚咚的擊鼓聲。《端午》宋·朱淑真縱有靈符共采絲,心情不似舊家時榴花照眼能牽恨,強切菖蒲泛酒卮時間過得真快,端午節又來了。《端陽》清·李靜山櫻桃桑葚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特意在端陽節,購買了櫻桃和桑葚等水果來嘗鮮,還飲盡了一壺雄黃酒,家門上也插上了菖蒲,貼上了黃表紙的符咒。
夏日熱烈,石榴花開,五首石榴花七律詩歌欣賞夏日熱烈,石榴花開,艷麗的石榴花使炎熱的夏天更加熱鬧非凡。詩人也為石榴花寫出了眾多的詩歌,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五首石榴花七律詩歌。《石榴花》宋 ·董嗣杲猩巾縐折亞枝紅,獨現精神萬綠中帶種歸來傳博望,動人詠處想荊公獨風絳彩逃春艷,縈火朱房爍暑空別有盆窠培埴異,深黃淺碧不相同石榴花皺折著簇擁在枝頭,那猩紅的顏色燦爛奪目,在翠葉叢中更顯得十分的精神。
三首薔薇花七律詩歌,李冶細膩,方干含蓄,陸龜蒙閑適超脫薔薇花是一種獨特的名花,有的直立挺拔,有的藤蔓攀緣,人們既喜歡又害怕。《薔薇》唐·陸龜蒙倚墻當戶自橫陳,致得貧家似不貧外布芳菲雖笑日,中含芒刺欲傷人清香往往生遙吹,狂蔓看看及四鄰遇有客來堪玩處,一端晴綺照煙新陸龜蒙是隱逸詩人,他這首詩全面細致地對薔薇花進行了剖析,把花比喻成女子,既贊揚她的美麗和浪漫,也肯定了她正經無邪莊重不可侵犯的人格。
四首玫瑰花詩歌,都是五言律詩,經典之作,值得收藏玫瑰花深受人們的喜愛,它色彩紛呈,有紅色、粉色、紫色、黃色、白色和各種復色。玫瑰花也是文人墨客描畫和吟誦的對象,詩人們也為玫瑰花創作了眾多的詩歌,流傳下來的七言絕句膾炙人口。常見這首詩以傳說開頭,引起對玫瑰花的描寫,最后以玫瑰花陪伴讀書結束,表達一種憐惜和喜愛。以上欣賞了四首玫瑰花詩歌,它們都是五言律詩,形象逼真地再現了玫瑰花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
古人不只是詠柳,還喜歡吟詠柳絮,欣賞十首柳絮詩歌。即使花絮顏色素淡,形狀朦朧模糊,但詩人對它還是情有獨鐘,稱它為楊花,為柳絮。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十首柳絮詩歌。不料春風輕輕一吹,柳絮竟然紛紛揚揚地飄進了莫愁女的家中。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天下那么多柳絮,江南江北的此時都在風前飄飛起舞,但是恐怕只有江南的柳絮才像雪花一樣如此美麗。楊柳很美,但是它開出的花朵柳絮卻像沒有筋骨一樣過于輕柔。
牡丹為花王,芍藥是花相,古人五首芍藥花詩歌。牡丹芍藥為姊妹花,牡丹為花王,芍藥是花相,花相總是緊隨在花王的后面。詩人在芍藥花旁邊來回踱步,他看到臺階上的芍藥花風姿綽約,猶如燦爛的朝霞一般絢爛。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牡丹花雍容華貴,比較起來芍藥花終究要稍遜一籌。詩人贊美芍藥花,借花抒情,甚至借以感嘆自己的身世。不只是詩歌,小說里也有芍藥花,《紅樓夢》里的史湘云醉眠芍藥茵,就是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