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40%說爪哇語,卻把僅占5%人口的“馬來語”當官方語言?印尼馬來語。▲馬來語(印尼語)詞匯。馬來語雖不是印尼各主體民族的母語,但作為印尼的官方語言,印尼就有必要取得馬來語的“最終解釋權”,以此籠絡英屬殖民地的馬來人。在印尼近乎極端的馬來語推廣政策下,到2000年,印尼的馬來語母語人口從獨立時的5%提升至40%,將馬來語作為第二語言并能熟練掌握的人口從1971年的41%增長至89%,馬來語在印尼社會的地位已無可撼動。
境外方面,泰國的泰族作為傣泰民族最大分支,有責任整合分布在中南半島、中國云南、印度東部的整個傣泰民族,建立泰族占絕對主導的民族國家。這些人在語言和文化上與傣泰先民融合,壯大了傣泰民族實力。▲中南半島上的傣泰政權。13世紀初,蒙古軍隊大舉進攻云南,各族民眾不堪戰亂紛紛逃離,在中國一次次的戰亂影響下,傣泰民族加速南遷,進入中南半島上的各傣泰政權境內,這些傣泰實力得到增強的同時,南遷的傣泰民族開始分化。
青島,為何是中國最具有德國味的城市?青島,中國最有“德國味“的城市,德國把青島變成“樣板殖民地” 構想。德占青島的17年時間。讓青島烙印下鮮明的德式城市肌理。這次,跟隨「環球情報員」主編「托馬斯小學長」一起探尋青島的德式人文風情,最懂人文歷史的旅游博主,最懂旅游的人文歷史博主更多環球旅行游記、攻略、見聞、美景將首發 「托馬斯小學長」的 小紅書▼。
印尼公開焚燒西巴布亞文物、教科書和巴布亞晨星旗(計劃的西巴布亞國旗),晨星旗與巴布亞國歌一起被禁止。西巴布亞自此成為印尼的伊里安查亞省,印尼國土增加了22%,但西巴布亞的人口僅150余萬,占當年印尼總人口1.7%,注定巴布亞人很難有足夠的力量與印尼政府對抗。自由巴布亞運動日趨分化成西巴布亞全國委員會、西巴布亞全國議會、巴布亞國家解放聯盟、西巴布亞聯合解放運動等多個分離主義組織。
信德人生活的印度河下游,農業條件遜色于印度河中游,但信德人坐擁海岸線,與旁遮普人的農業定居社會相比,信德人能夠通過南亞-西亞的海上貿易網絡獲得收入。在巴基斯坦的主體部分(西巴基斯坦),旁遮普人占西巴基斯坦的60%以上。旁遮普人對此大為恐慌,索性在1955年將旁遮普、信德、俾路支、普什圖各省合并為西巴基斯坦省,一并取消信德、孟加拉等省級語言地位,抵消孟加拉人口優勢的同時加強對其他民族的控制。
明緬沖突延續十余年,直到1597年緬甸國王去世,該國陷入內亂,緬北擺脫緬族控制再度獨立,此時明朝也步入了王朝末期,中緬都在緬北爭奪中感到力不從心,地緣博弈烈度開始下降。一些緬族官員被派到緬北,緬北的克欽等少數民族士兵也被征召到緬甸軍隊中,緬北逐步融入緬甸國家體系。緬族占緬甸人口六成以上,隨著政權穩固,上世紀60年代后,緬族開始推行大緬族主義,試圖讓緬族壟斷國家資源,打壓和同化少數民族。
第二艘大郵輪“愛達.花城號”亮相,歐洲“百年封鎖”破滅?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正式宣布,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正式完成船體涂裝揭幕,并計劃于2026年底交付。從首艘國產郵輪“愛達·魔都號”到如今的“花城號”,中國正以驚人速度改寫全球郵輪產業格局。2018年首艘國產郵輪立項時,歐洲工程師曾嘲諷:“中國人連郵輪甲板都造不出來。”相較于首艘郵輪,“花城號”在規模與體驗上全面升級。
同一民族、統一語言,阿拉伯世界22國為何無法統一?沙特家族的歷史地位遠比不上被稱為圣裔的哈希姆家族,不被光大阿拉伯人接受,因此沙特家族沒有統一阿拉伯世界的欲望,阿拉伯統一事業失去了主導力量。在哈希姆家族建立統一君主制阿拉伯國家的計劃失敗后,埃及主導的共和制阿拉伯統一道路成為阿拉伯人新的選擇。阿拉伯國家雖然戰敗了,統一阿拉伯世界的嘗試方案,從君主制阿拉伯國家轉入共和制阿拉伯國家。
▲菲律賓第一個伊斯蘭政權——蘇祿蘇丹國到16世紀,多個伊斯蘭政權在蘇祿群島、棉蘭老島建立,如蘇祿、馬京達瑙等,就這樣伊斯蘭教成為了菲律賓南部諸島最主要的宗教信仰,至此,這一地區基本實現了“伊斯蘭化”。而在菲律賓,西班牙也效仿了這些措施,推行了嚴酷的政策,同時大量的天主教傳教士從西班牙被輸送至菲律賓,傳教士將基督教經典翻譯成當地語言,菲律賓中北部的居民逐漸加入教會、接受基督教教義。
賓陽炮龍節,憑什么能成為“全球最燃節慶”?▲緊跟國潮的賓陽炮龍節(圖片來源:山水開物)農歷正月十一的2025年的賓陽炮龍節剛剛落下帷幕,100多條炮龍整裝齊備,赤膊上陣的炮龍隊舞動條條巨龍,在炮聲震天、火星四濺的街巷中騰挪跳躍。▲賓陽的位置重要兩漢時期,廣西的地緣格局基本定型,以賓陽和昆侖關為支點,昆侖關以北的地方,桂林-賓陽一帶成為漢文明比較穩固的地方,昆侖關往西南則是漢文化影響較弱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越南有54個民族,為何把華人拆成3個民族:華族、山由族、艾族?越南華人三民族。▲ 越南華人。▲越南華族。北越由于接受中國援助,對華人的同化政策較為寬松,未強迫入籍,只提倡華人“愛越南是為了愛中國”,因此一些華人自愿加入越南國籍。1979年到1986年間,越南的排華行動逐漸放緩,因為這種打壓政策嚴重影響了越南經濟,導致工業產值和國民收入持續下降,所以越南政府開始放寬對華人的經濟限制,允許華人恢復私人商業活動。
▲ 老撾赫蒙族(苗族)女孩在生活方式上,赫蒙族適應了老撾的山地環境,采用梯田種植等農業技術,并逐漸形成以母系或父系家族為核心的社會結構。▲ 北越、南越分裂圖這一時期,越南和老撾的親蘇政權建立了革命合作關系,雙方展開了軍事合作,北越為老撾提供兵員、武器和戰略指導,幫助老撾親蘇政權對抗共和政府。▲ 老撾赫蒙族婦女為了改善這一現狀,美國赫蒙族與非營利組織合作,為老撾赫蒙族社區提供醫療服務。
3.5萬印尼軍隊入侵東帝汶,東帝汶的正規軍僅0.25萬人,印尼軍隊迅速控制了東帝汶主要城鎮。▲1999年東帝汶危機背后的支持方1999年9月9日-16日,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歐盟相繼宣布對印尼實施武器禁運,美國更是威脅要取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印尼的貸款援助,這對于深陷亞洲金融危機的印尼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印尼最終同意全面從東帝汶撤軍并允許以澳大利亞軍隊為主的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東帝汶。
巴勒斯坦建國艱難,為何不選擇并入約旦?1948年巴以分治后,約旦一度兼并巴勒斯坦,約旦在議會中將半數席位留給了巴勒斯坦人,其控制下的巴勒斯坦人因此變成約旦公民。多方因素疊加最終促使約旦與巴勒斯坦分道揚鑣,首先是巴勒斯坦內部強大的“自主意識”,一部分激進的巴勒斯坦人不僅反對以色列,還反對約旦的統治,他們不惜刺殺約旦國王、挑起約旦內戰,甚至想鳩占鵲巢控制約旦政權,這種威脅是作為小國的約旦難以應對的。
哥倫比亞主體和巴拿馬缺少陸路聯系,因此,哥倫比亞決定派海軍登陸巴拿馬,鎮壓巴拿馬獨立運動。▲美國開鑿巴拿馬運河 1909年1月7日,美國通過武力威脅和幫助哥倫比亞分期償還了2500萬美元債務(主要修筑運河)等多種方式,迫使哥倫比亞最終承認了巴拿馬的獨立(1924年哥倫比亞和巴拿馬正式建交)。▲1964年的巴拿馬護旗運動,視為巴拿馬收復主權的開始巴拿馬人民的憤怒迫使巴拿馬政府宣布廢除不平等的《美巴條約》。
印度河是印度國名來源,卻在死敵巴基斯坦境內?印度認為自己控制印度河20%水量、巴基斯坦控制80%的安排不合理,兩國圍繞印度河水源分配幾番博弈,印度國內更有通過武力奪回印度河流域的呼聲。▲半島電視臺對印度河問題的報道《用水條約》越來越難調解兩國矛盾,莫迪治理下的印度,印度教民族主義盛行,印度河水權的爭奪上升到與克什米爾爭端一樣的“民族大義”的高度,激進的印度教徒要求奪回本應屬于印度的印度河。
▲印度被英國逐漸蠶食相較于英屬印度,英屬錫蘭的殖民政府建立的更早,且印度半島上印度教、伊斯蘭教占主流的宗教格局與斯里蘭卡佛教獨大、印度教處于小眾地位的情況差異巨大,英國延續斯里蘭卡作為獨立政治實體的存在,未將英屬錫蘭并入英屬印度。▲斯里蘭卡政區圖在80年代干涉斯里蘭卡內政失敗后,印度也認識到斯里蘭卡的僧伽羅族、佛教信仰難以融入,干涉斯里蘭卡民族沖突,甚至還會反噬自身,引發印度境內的民族分離運動。
此時土耳其海上力量孱弱,希臘幾乎將全部的愛琴海島嶼收入囊中,希臘仍對愛琴海東岸領土念念不忘,畢竟在那里還生活著近200萬希臘族人。被封鎖在大陸上的土耳其不甘心希臘獨享愛琴海,不斷在大陸架劃設、領空領海寬度等問題上不斷與希臘博弈,但如今愛琴海的地緣格局是在奧斯曼帝國行將滅亡時確定的,而當下的土耳其又沒有挑戰希臘背后整個西方世界的實力,土耳其再憋屈,也只能認下當年簽訂的“辱國條約”。
不到半個世紀,為何穆斯林最終成為黎巴嫩的人口主體?大量被征服的基督徒、猶太教徒等皈依伊斯蘭教,少量不愿皈依的基督徒為報團取暖,遷徙到山地縱橫的黎巴嫩等地,山地阻擋減弱了伊斯蘭教對黎巴嫩的沖擊,中世紀時,基督徒長期占黎巴嫩人口的六成以上。1979年沙特等國撤離黎巴嫩,敘利亞卻賴著不走,這引起了其他阿拉伯國家和黎巴嫩國內穆斯林的反對,敘利亞決定支持基督教馬龍派、伊斯蘭教什葉派,借此壓制遜尼派并控制黎巴嫩。
阿薩姆政府系統被英國人、高種姓印度人、孟加拉穆斯林精英占據,1930年,阿薩姆省的273名正副校長中,只有3名阿薩姆人。印度政府與阿薩姆地方政府展開協商,阿薩姆邦政府要求將1951年后來到阿薩姆的孟加拉等族群定為非法移民,需要將其驅逐出阿薩姆。印度政府與阿薩姆邦政府的談判破裂,一系列的矛盾引發阿薩姆邦激烈的政治動蕩,“阿薩姆運動”愈演愈烈,即阿薩姆人意圖通過武力驅逐外來移民并脫離印度,建立獨立的阿薩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