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行楷書仿米芾千文卷,25.3x190.3厘米,明神宗萬曆十七年(1589),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四月十八日董其昌題。
嶧山碑?!稁F山碑》嶧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書 高218厘米,寬84厘米。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原立于鄒縣城縣衙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1973年移入啟圣殿內保存,現存于鄒城市博物館?!稁F山碑》高清局部。全文高清欣賞。編輯:昆陽書苑。源于:網絡平臺?!巨D載分享用于傳播信息、文化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華世奎的書法無論楷書還是行書,均立足于顏真卿的風格,頗得顏體神韻,最重要的是,他在此基礎上,也寫了很多有顏體用筆及結構特點的行楷書,同樣非常精彩。行楷書是在楷書基礎上稍帶行書筆意的書體,介于楷書和行書之間,華世奎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可以說是對顏體書法的豐富和發展,為其后的學顏者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學顏素材,頗為難得。
智永草書“蘭亭序”《蘭亭序》不只有行書版本,草書版本一樣美。
被偷的經典!
各省市書法等藝術類專業統考?,F特刊發2024年全國各省市。書法統考考試真題。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董其昌小字行書《梁武帝書評》,內容收錄梁武帝對歷代書法家的評價,包括從漢代至梁共34位,是書法史上的名篇,字句與原著稍有出入。據款署“天啟五年歲在乙丑暮春之朔,書于天津舟次”,知為董其昌于1625年71歲時所書(紙本行書,縱26.5cm,橫241cm。)羊欣書似婢作夫人。梁鵠書。天啟五年歲在乙丑暮春之朔,書于天津舟次 董其昌。
書法字帖 | @ 原色法帖選 十七帖〈上野本〉“原色法帖選”共49種,是二玄社的主流精品系列,顧名思義為全彩制版印刷,除原裝本外,冊內各頁帖旁有原文對照,損字均注出,標點斷句齊全,細致處的用心確實令人欽佩。好字帖不用多說,收了吧!之書法經典?。。√茝垙┻h《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
王羲之十七帖釋文及譯文。【釋文】十七日先書,郗(xi)司馬未去。【譯文】知道您(郗愔yin)行將出任吳郡之守,想其地離家太遠,不適合居處(后來郗愔固辭,乃改至浙江臨海)?!咀g文】看到您(周撫)的另一封來信說:您那里(蜀地)山川的種種奇觀,就連楊雄的《蜀都賦》、左太沖(思)的《三都賦》都比不上您的詳盡了?!咀g文】你們(周撫)那里蜀地鹽井、火井都有否?【釋文】云譙周有孫秀,高尚不出,今為所在?
鮮于樞在元代書壇有著較高的地位,由于趙孟頫的原因,其他元代書家未能受到關注,鮮于樞便是此中書家之一。鮮于樞將晉代書法的韻致與唐代書法的法度相融合,營造出別具一格的書法藝術。本文所錄,為鮮于樞草書刻帖《襄陽歌》,收錄于《三希堂法帖》之中。草書《襄陽歌》一卷,整體書寫流暢,章法有致,字形大小錯落,具有極佳的藝術性。鮮于樞《襄陽歌》欣賞。
常用行書 1000 字合集!
哇塞,硬筆書法行楷這么寫,簡直美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