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去世時留下的財產有多少?然而,當紐約遺產法庭的數字公布后,輿論嘩然——1048萬美元的遺產,與傳說中的“富可敵國”相差甚遠。其次,遺產法庭的記錄僅包含可公開的部分,未計入可能轉移給家族的資產。更值得注意的是,1945年國民黨接收的日偽資產總值高達6200億法幣(按匯率折算約合百億美元),即便宋子文僅從中獲取1%的收益,也遠超千萬美元。宋子文的遺產爭議,本質上是民國政壇腐敗與權力尋租的縮影。
孫殿英被圍湯陰后,他分金散銀,東陵珍寶去向成謎。1947年4月的河南湯陰,解放軍的炮火將城墻炸開二十多米的缺口時,孫殿英正蹲在地窖里數黃金。孫殿英帶著工兵炸開乾隆慈禧的陵寢時,炸藥轟鳴聲驚飛了林間的烏鴉。回到1947年的湯陰城頭,孫殿英分發完黃金,讓副官在城墻上掛出白旗。根據文強在《軍統內幕》中的記載,孫殿英曾告訴他:"乾隆的朝珠有108顆,我埋在湯陰城外三里地的老槐樹下。孫殿英在戰犯管理所度過最后時光。
日本投降時,八路軍有多少兵力?當全國人民沉浸在勝利喜悅中時,一個驚人的數字卻在軍事圈內悄然流傳——八路軍總兵力已突破百萬!平型關戰役一戰成名后,1939年閻錫山發動"十二月事變",5萬山西新軍直接投靠八路軍,這波"意外之喜"讓八路軍的兵力猛增。1944年形勢逆轉,太平洋戰場日軍吃緊,華北兵力空虛,八路軍抓住機會再次擴張。1945年8月15日,當日本的投降詔書播報時,八路軍已擁有102.8萬兵力!
民國學者魯迅,經常罵當局,為什么卻沒人敢動他?可當蔣介石拍桌子下令暗殺時,執行任務的軍統特務沈醉卻在魯迅家門口蹲了半個月,最后撂下一句"他后臺太硬"便撤了。蔡元培當教育總長時,把21歲的魯迅招進教育部當科長;后來魯迅病重,蔣介石還送過"魯迅先生千古"的挽聯,有人說這是作秀,可沈醉知道,老蔣是真怕動了他會引發連鎖反應。當1936年魯迅病逝,十萬民眾自發為他送葬,連蔣介石都默許了這場"民國以來最盛大的葬禮"。
日軍為什么要南下招惹英美,而不是北上與德軍夾擊蘇聯?德國人和日本人都將蘇聯視為頭號大敵,而且雙方又簽訂了同盟條約,為什么日本人不趁蘇聯人打莫斯科保衛戰的時候,趁機對蘇聯發動襲擊呢?日本軍隊之所以沒有打贏,是因為蘇聯軍隊的武器裝備更先進,在蘇聯的裝甲洪流面前,日本軍隊顯得那么不堪一擊。而日本陸軍在諾門罕戰役中的失敗,讓所有日本人認識到了日本陸軍不是蘇聯陸軍的對手,對蘇聯軍隊產生了恐懼。
可能是兩人的緣分未到,夏夢并沒有與金庸在一起過,而夏夢也一直都是金庸的夢中情人。蔣介石與王耀武的合影,他被蔣介石視為心腹。王耀武是國民黨山東籍將領里面,深受蔣介石信任的一名將領,蔣介石曾夸贊王耀武:“善于帶兵,有指揮才能”。蔣緯國與石靜宜的合影,兩人情投意合,最后被蔣介石下令處死。后來石靜宜卷入了蔣家的宮廷斗爭,被蔣介石下令處死,而當時蔣緯國遠在美國,對于石靜宜的死,卻不知道真相。
蔣介石怎么也想不到,最信任的"御林軍"會突然起義。它的前身是國民黨"首都警衛師",堪稱蔣介石的"私人衛隊"。全師1.3萬人清一色美械裝備,三個團分別源自蔣介石、陳誠、顧祝同三大實權派人物的警衛部隊。1948年,為保南京安全,蔣介石親自將這支"御林軍"擴編為第45軍97師,師長人選更是由他拍板——最終,由蔣經國推薦的王晏清走馬上任。王晏清的矛盾在于"道義":蔣介石對他有知遇之恩,但國民黨的腐敗已讓國家瀕臨崩潰。
張良輔佐劉邦成功后,功成身退,后代創建一教派,影響我國上千年。從劉邦對張良如此高的評價不難看出,張良在劉邦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因為劉邦能夠聽取張良的建議,所以張良和劉邦一見如故。只是當時項羽的軍隊更厲害,劉邦與項羽兵分兩路,在向咸陽進軍的時候,劉邦心里十分著急,他擔心項羽會在自己的前面進入咸陽。劉邦的軍隊順利進入峣關后,為劉邦進入咸陽,爭取了時間,也讓劉邦在與項羽的賭注中,成為了勝利者。
唐代犯錯的官員,喜歡被貶為司馬,這個閑職為何成政治冷宮?在唐朝三百年歷史中,犯錯的官員被"貶為司馬",幾乎成了政治斗爭的標配操作。柳宗元在永州司馬任上完成《封建論》,劉禹錫于朗州司馬任內創作《陋室銘》,白居易在江州寫下《琵琶行》。從貞觀到天寶年間,276位官員被貶為司馬的記錄顯示,這個職位承擔著多重政治功能:它是權力斗爭的緩沖帶,是人才儲備的蓄水池,更是政治轉向的減壓閥。
山海關血戰:李自成18萬大軍為何全軍覆沒?為速滅吳三桂,李自成親率六萬精銳圍攻山海關,卻未料到清軍八旗的鐵騎正悄然逼近。他率七萬八旗軍晝夜兼程,一日疾行兩百里,卻在山海關外按兵不動,靜待吳三桂與李自成兩敗俱傷。4月21日,大順軍前鋒唐通率部突襲山海關,卻被吳三桂假降誘入城內,遭關寧軍伏擊。吳三桂親赴清軍大營,剃發歸降后,多爾袞令八旗軍埋伏于側翼。多爾袞借山海關之戰奠定清軍入關基石。
日本投降,不全是原子彈的功勞,蘇聯參戰才是致命一擊。1945年8月8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召見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尚武,宣布蘇聯從次日起與日本處于戰爭狀態。更為關鍵的是,蘇軍的推進直接威脅到日本皇室的生存基礎——若蘇聯控制東北并進軍朝鮮,日本本土將門戶大開,皇室制度可能被顛覆。這種表述背后,是日本統治階層對蘇聯參戰威脅的深刻忌憚——他們清楚,承認蘇聯的作用將動搖皇室的合法性。
歷史上有這樣三個能人,他們有才卻無德。武則天倒臺后,他立馬投靠新皇帝李顯。東漢"造紙大佬"蔡倫:改變世界的發明家,卻是宮斗犧牲品。可創造這個奇跡的蔡倫,人生經歷卻比宮斗劇還精彩。蔡倫12歲就被送進宮當太監,靠著一股子機靈勁,從端茶倒水的小太監混成皇帝身邊的紅人。等到新皇帝上臺清算舊賬,60歲的蔡倫直接服毒自殺。要說起古代科學家,沈括絕對能排進前三。最搞笑的是,沈括和蘇軾本來是好友,告密后倆人還繼續通信。
然而諸葛亮各方面的實力,都是要比司馬懿強的,那為什么我要說司馬懿放過諸葛亮呢?當時曹魏勢力能領兵與諸葛亮對仗的,除了司馬懿外,然后其他人都不是諸葛亮的對手。所以曹魏需要倚重司馬懿去抗衡諸葛亮。既然諸葛亮對曹魏的威脅那么大,那么司馬懿將諸葛亮抓住,那豈不是大功一件?因為諸葛亮不存在后,蜀漢就對曹魏構不成威脅了,那么司馬懿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就算曹叡不害死司馬懿,司馬懿也無法掌握到更大的權利了。
朱元璋駕崩后,許多女子被迫殉葬,背后藏著怎樣的殘酷真相?朱允炆自幼聰慧善良,一直陪伴在朱元璋身邊,悉心照料,為朱元璋端茶送水、煎藥喂飯,其孝心讓朱元璋心中多了幾分慰藉。有些人或許曾經得到過朱元璋的寵幸,享受過榮華富貴,她們在后宮中錦衣玉食,過著奢華的生活,但這一切都隨著朱元璋的駕崩而化為泡影。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朱元璋的歷史功績。總的來說,朱元璋駕崩時的殉葬制度,是一段充滿殘酷和悲劇的歷史。
甘地為了證明自己,能控制欲望,與侄孫女一起睡覺
張聞天去世后,中央下令不開追悼會,連真名都沒有留下
明朝能收回云南,為何卻收不了越南?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時,手里攥著的地圖可不全,元朝殘余勢力盤踞北方,西南邊陲的云南和交趾(今越南)更是成了刺眼的“未收復區域”。元朝兩次打越南都鎩羽而歸,蒙古騎兵在紅河平原的熱帶雨林里水土不服,最后只能接受越南當“小弟”的現實。要論統治成本,云南和越南簡直是天壤之別。可越南呢?回頭看看,明朝對云南和越南的不同策略,活脫脫是本邊疆治理的“成本會計學”。
安祿山之死:三百斤巨胖被親信捅破肚皮,臨終慘叫讓侍衛集體裝聾。這位靠拍馬屁起家的胡人將領,用一身肥肉壓垮了大唐江山,最后卻落得個被貼身侍衛捅破肚皮的下場。安祿山發家史堪稱古代版“胖子變形記”。李豬兒當年被安祿山親手閹割,傷口用草木灰糊弄止血,這份仇早就刻進骨頭里。據《資治通鑒》記載,李豬兒對準安祿山肚子“一刀貫穿數重衣裳”。最后安祿山掙扎著斷了氣,李豬兒還不忘補刀確保死透。
諸葛亮六出祁山沒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