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玄天一片云:五涼始末(43) 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有幾分像從前元嘉四年(427年)七月,拓跋燾留常山王拓跋素鎮守統萬城,隨即率軍返回平城(山西大同),臨走前命宗正娥清、太仆丘堆繼續追擊赫連昌,魏軍隨后接連攻下安定(甘肅涇川)、上邽(甘肅天水)等地,赫連昌逃至平涼。拓跋燾沒同意,命赫連定立即繳槍投降,但隨后也沒把他怎么著,因為拓跋燾正忙著對柔然大打出手呢。西秦尚書辛進被斬首,并夷五族。
本來赫連父子這一通操作下來,拓跋燾就已經磨刀霍霍了,現在赫連勃勃又死了,拓跋燾便召集群臣商議,看到底是先打胡夏,還是先打蠕蠕。結果使者到統萬城后正好碰上拓跋燾攻入西城,便跑回去跟赫連乙斗說:統萬城已經失陷了!四月,趁著奚斤和赫連定在長安對峙時,統萬空虛,拓跋燾命司徒長孫翰率三萬騎兵為前鋒,常山王拓跋素率步兵三萬人為后繼,南陽王伏真率步兵三萬送攻城器械,將軍賀多羅率精騎三千為哨探,再次西征胡夏。
一年后,李寶跟隨舅舅唐契逃出姑臧,流亡至西域伊吾(新疆哈密),以李家的名義成立了一個小朝廷,史稱后西涼或伊吾西涼。北涼滅亡后,李寶主動歸附北魏,被授都督西垂諸軍事、鎮西大將軍、敦煌公,后任內、外都坐大官(主管刑獄的中央常委),為北魏三朝重臣?!緞⒃3艘εd之死而滅之,今我乘裕喪而伐之,何為不可】隨后以司空奚斤為晉兵大將軍、代理揚州刺史,率宋兵將軍、交州刺史周幾,吳兵將軍、廣州刺史公孫表等進攻劉宋。
李暠建立西涼后,尹夫人以其高超的謀略智慧,協助李暠重文治、勸農桑,深得國人擁戴,時人諺稱“李尹王敦煌”,西涼因此也別稱“李尹政權”。李歆戰死后,沮渠蒙遜乘勢攻入酒泉,俘西涼王室、臣工數千人,僅有李歆的弟弟酒泉太守李翻、新城太守李預、左將軍李眺、右將軍李亮等人向西逃往敦煌。西涼破滅后,李歆的三子李重耳一路輾轉逃到江南,投奔了劉宋,劉裕任其為汝南太守。
南歸前,沈田子和傅弘之多次對劉裕說:王鎮惡老家就在關中,此人不可信啊。田子與鎮惡素有相圖之志,由是益忿懼】不久,沈田子和王鎮惡同時出兵北地去抵抗夏軍,此時晉軍中開始傳言:王鎮惡打算殺掉所有南方人,然后派人送回劉義真,自己占據關中造反。王修雖和王鎮惡不是本家,但也是關中人,軍中的流言蜚語他也不是不知道,因此沈田子突然誅殺王鎮惡,而且連帶了一大片王家人,讓同為關中人的王修大為驚恐。
周幽王非常討厭別人勸諫自己,結果有一次,一個大臣因為勸諫周幽王,周幽王大怒,直接將此人打入大牢,關起來了,那這個大臣的家人想方設法營救,沒有用,救不出來,后來估計是想通了,帝王不是最喜歡美女嗎,之前得妺喜、妲己,咱也弄一個美女先給周幽王,于是這大臣的家人花重金購買了一個小姑娘獻給周幽王,周幽王一看,太美了,美若天仙啊,一高興,就把那大臣給放了,那這個美女自然就是褒姒。
周懿王去世后,本來應該由他的太子姬燮(xiè)繼位,然而當時姬燮年幼,而且遺傳了自己老爹的無能,于是周懿王的叔叔,也就是周共王的弟弟姬辟方奪取了王位,由此姬辟方繼位,史稱周孝王。周厲王是跑了,暴動的人可還沒有過癮,得知周厲王的太子還沒來得及跑,于是都說要把太子殺掉,大臣召伯把太子姬靜藏到自己家中,然后讓自己的兒子偽裝成姬靜,最終姬靜得以存活,而召伯的兒子被殺了,這召伯也真是忠誠,下了血本了。
有關這件事,一直就搞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什么周昭王會突然死在南巡的路上,死了還要秘不發喪,還要隱瞞,直到后來出土了青銅器,上面的銘文有記載,說在周昭王末年的時候,周昭王不是南巡,而是南征,周昭王之前就多次進攻楚國,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果,大量原本認楚國為老大的諸侯紛紛歸附于周朝,直到周昭王19年的時候,周昭王第六次征討楚國,征討了這么多次,周昭王也是厲害。周昭王之后,兒子姬滿繼位,史稱周穆王。
上回說到姬發在滅商兩年之后去世,姬發去世后,由兒子姬誦繼位,史稱周成王。其實之前姬發也這么做了,祿父周邊的管叔、蔡叔、霍叔,都是姬發分封的諸侯國的首領,但是很明顯,所托非人,當然,也說明監管不利,分封也不能亂分,于是周公分封出去新的一批諸侯,這一批由周成王主動分封出去的新諸侯,主體是王室的后裔和近親,他們是與周王室關系最為密切的“自己人”。
姬發聽說商紂王已經投身火海,那不行,活要見人,死要見尸,下令開始搜查,還別說,居然還真的找到了商紂王的尸體,也不知道是商紂王比較耐燒,還是他投火的時間太晚,反正找到了,姬發站在車上,對著商紂王的尸體連射三箭,確定商紂王已經死透了,才下車,民間傳說姬發射的這三箭都有意義:第一箭替天行道,為天射;
想到這,王導急忙找庾亮商議,勸庾亮速派大軍至姑孰,切斷卑陵,守住諸口,使蘇峻大軍不能過江。庾亮不屑,說道:“此乃蘇峻疑兵之計,避實就虛,故意引我大軍入姑孰。何況就算姑孰失守,石頭城早已加固,足以阻其東下?!蓖鯇б娾琢敛豢烧f服,只好告退,暗令姑孰守將陶馥等死守姑孰,若有急情,速速稟報??蓱z庾亮,來不及顧及家小,更不來及安置皇帝、皇太后,便撇下建康,與庾冰、庾懌等人倉皇逃出建康,投奔丹陽溫嶠。
眼見司馬紹命將歸西,掌控禁軍的司馬宗便與司馬羕商議:“若小太子司馬衍繼位,其母庾文君必將臨朝稱制,庾文君是庾亮之妹,那輔政大臣必是庾亮,如此將置我等何處?”于是兩人矯詔守住東堂,以皇帝養病為名,拒絕任何人相見,準備等司馬紹死后,傳偽詔另立司馬煥為帝?;侍铀抉R衍繼位,大赦天下,尊母后庾文君為皇太后,由于司馬衍年僅四歲,由皇太后庾文君臨朝聽政。司馬羕見大勢已去,勸司馬宗息事寧人,而司馬宗悶悶不樂。
劉曜知石虎來犯,立刻令大將劉岳率五萬大軍渡渭河迎擊石虎,自己則領五萬大軍駐扎富平,以作支援,雙方僵持于黃河一帶,互有勝負。石虎亮出?出書信,說道:“我軍疲憊,敵軍勞師遠行,更加疲憊。他們約定明辰出擊,劉曜大軍今晚必定飽食早睡!至于?城內?出擊?,劉岳?性格?沉穩?,不到?約定之時?,絕不敢?貿然?出擊?!”于是,石虎令大軍于當夜沖擊劉曜大營,正如石虎所料,劉曜難抵擋石虎大軍。
如此火燒眉毛之際,王敦不舉兵抵御石趙、收復山河,卻準備謀圖不軌,顛覆晉室,又不斷殺戮忠良,王氏兄弟如王導、王彬、王棱等盡皆勸之,朝夕諫諍,王敦不聽,反漸疏遠王氏兄弟。見皇帝親自上陣,郗鑒、溫嶠也從六軍中招募死士數千人,由段秀帶死士乘夜色游過秦淮河,趁王含大軍熟睡之時,殺入營中,王含大軍頓時亂作一團,幾無還手之力。王敦聞知大軍潰敗,隨即嘔血而死。王敦之亂后,司馬紹封王導為始興郡公,進太保。
邵續前番說過,原王浚部下,石勒設計拿下幽州后俘虜了邵續的兒子邵乂,并以邵乂為人質要挾邵續投降,當時厭次已是孤城難以防守,邵續只得歸附石勒。邵續當年投降石勒后,段匹磾親自寫信給邵續,希望邵續棄暗投明,回歸晉室,這些邵續都記得,所以盡管為難,但邵續還是堅定的說:“當年仰仗您的威德,我邵續才得以維持名節,今公有難,怎能不相助!“。邵續被俘后,富平城中尚有兒子邵緝和侄子邵存等人堅守。
《兩晉系列》124(124)軟禁期間,有人密告劉琨說王敦使者來到薊城,劉琨一聽就明白了,對兒子劉遵說:“王敦使者到了薊城卻不找我,那就是要殺我!死生有命,我只是遺憾未能報仇,在地下無臉見父母!”說完情不自已淚流滿面。劉琨身份是大將軍、侍中、太尉、都督并冀幽諸軍事,其中侍中和太尉是晉元帝司馬睿冊封,其余是司馬熾和司馬鄴時所封,司馬睿在劉琨其余官職不變的情況下,加封劉琨為侍中、太尉,還贈送劉琨一把寶刀。
《兩晉系列》123(123)公元317年7月,占據幽州的段匹磾以劉琨為大都督,率軍進駐固安(今保定易縣境內),準備南下討伐石勒。段末柸雖視段匹磾為仇敵,但卻很敬重劉琨,于是對劉群好生招待,還讓劉群給劉琨寫信,勸劉琨離開段匹磾投奔自己,并許諾讓劉琨做幽州刺史。當時劉琨正帶著自己的隊伍屯駐在薊城外的一座小城,段匹磾派人把劉琨叫進薊城。段匹磾素來敬重劉琨,也明白劉琨并未參與此事,于是打算讓劉琨回小城駐守。
《兩晉系列》122(122)公元316年,石勒親率大軍圍攻樂平(今山西晉中昔陽縣),樂平太守韓據向劉琨求援。司馬鄴被俘后,劉琨聯合在幽州的一百多位晉室舊臣寫了封勸進表,讓自己的長史溫嶠帶著前往建康拜見司馬睿,勸司馬睿稱帝。在建康的朝堂上,溫嶠慷慨陳辭,說劉琨這些年來對晉室如何忠義,說現在晉室無主,希望司馬睿早繼大統等。溫嶠很想回到劉琨身邊,多次請求司馬睿放自己回去,均被司馬睿委婉而又堅定的拒絕了。
只因代王拓跋猗盧太偏愛小兒子拓跋比延,為了讓小兒子繼承王位,拓跋猗盧特意讓長子拓跋六修離開都城去鎮守新平城,同時還廢黜了拓跋六修的生母。拓跋六修回都城朝見父王拓跋猗盧時,拓跋猗盧為了突出拓跋比延的地位,每次都要拓跋六修拜完自己后再給拓跋比延下拜,拓跋六修每次都堅持不拜。拓跋六修和拓跋普根此前都在拓跋猗盧的帶領下和劉琨一起打過漢軍,這轉眼之間,拓跋鮮卑里劉琨認識的熟人一個也沒了,剩下的都是陌生面孔。
劉聰殺劉和奪位后,立劉淵嫡子劉乂為皇太弟。于是,就向劉聰誣陷劉乂謀反,劉聰遂殺掉了皇太弟劉乂,株連一萬五千余人。劉璨沉迷于酒色之中,政務交由外戚靳準處理,靳準挑撥誣陷劉氏諸王密謀造反,劉璨大怒之下將自己的兄弟親王,諸如濟南王劉驥、上洛王劉景、齊王劉勵、昌國公劉凱、吳王劉逞等于一天之內殺個精光!隨后,劉耀、石勒很快平定靳準之亂,劉耀封石勒為趙王,但此時的石勒依然羽翼豐滿,不再受劉耀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