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藤散 (益氣健脾、和營疏氣法) 宋陳沂《素庵醫要》 天仙藤 香附 陳皮 甘草 烏藥 茯苓 白術 大腹皮 人參 紫蘇 當歸 杏仁 厚樸 白芍 【主治】子氣。 【方論選萃】 宋陳沂:妊娠三月,兩足自腳面漸腫至腿膝,步行艱辛,以致胸膈喘悶,飲食減少,似水氣狀,腳趾間有黃水出者,謂之子氣,亦名胎腫。此系素有風氣,或沖任二經有血風,未可妄投湯藥?;蚍置浜竽[漸退者,鞏將產時脾胃久虛,難以努力,必有不測預服天仙藤散(《陳素庵婦科補解》)。 明陳之昭:妊娠胎水腫滿,頭足偏身皆腫,此乃脾飲聚濕,脾虛不能制水之故。癥自腳面腫至腿膝,然止在腰以下,乃氣滯下焦,非水癥也。故前癥名曰子水,此癥名曰子氣。前癥立于行水,兼用利氣消脹之藥,此癥主于順氣,更加祛風寬中之品,而健脾養血安胎,其致一也。頭面以上屬三陽,腿膝以下屬三陰,三陰經虛寒濕乘虛而入,陽氣衰少,不能運行至于下焦,且脾主四末,土虛受濕則為腹中,兼沖任二經之血風,風挾寒濕漬于肌膚……是方四君補正氣,歸、芍養胎血;附、陳、烏、腹利氣消脹;杏、樸扶膈溫中;天仙佐之;紫蘇主治婦人血風之氣。腫消之后,當用四物、四君、杜仲、遠志、山藥、木香之屬,峻補氣血。 【近代驗證】 例一 傅宗翰治水腫案(選自《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 夏某某,女,40歲。 初診:1981年12月10日。 主訴:經常面浮足腫已三年余。曾住×院,血尿、大便常規及胸透、肝功、腎功、心電圖、I131 甲狀腺機能試驗均屬正常圍,婦科檢查亦無異常發現,診斷為“特發性浮腫”。 診查:患者面足浮腫,下肢按之沒指,其腫常隨體位變動而增減.躺臥則尿量增多。周身關節肌肉困楚,肢端麻木.腹部微脹。大使欠揚??诟娠嬎欢?,平素常服避孕藥,脈濡帶弦,苔薄滑。 辯證:綜合脈癥及病史,乃系肝郁失調,不能為脾疏世。治法:議方疏肝以助泄,和脾以運濕。 處方:天仙藤12克 香附10克 陳皮5克 甘草3克 蘇葉4克 檳榔5克 制稀蘞6克 木瓜5克 丹參6克 白術6克 五帖 二診:1981年12月17日。特發性浮腫,用天仙藤散法施治,著重疏肝和脾化氣利濕,藥后周身痠痛漸緩,汗泄甚多,旋即腫消,大便艱解,苔薄脈弦,此氣開濕動,肝氣疏泄調達之象。前法踵進。原方中蘇葉易蘇梗5克,加郁李仁5克。再服五帖。 【按語】 香附散、天仙藤散二方,同治妊娠子氣腫滿,而用藥迥異,香附散中,重在理氣,于氣機不暢,導致水濕潴留者,最為對證。天仙藤散,則于四君,歸、芍等益氣養榮之中,復入香附、烏藥、紫蘇、腹皮,則寓瀉于補,于氣血素虛,而又氣機不行,水濕停滯者,始為合轍。二方一治氣實,一兼治虛,正教人以法程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