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常見疾病治癥:睪丸、陰囊水腫 【治病策略】 1、倪海廈: 防己黃芪湯,就是睪丸里面是積水,睪丸那個亮晶晶的啊,好像變成好像水泡一樣,氣球里面很多水,膨起來。用防己黃芪湯癥。 【辯證診斷】 1、疝者,睪丸腫硬而痛也。肝木下陷,陽氣不達,欲升不能,故氣滯而作痛。肝木下陷,腎水必寒。乙木下郁,必生邪熱。(溫下清熱,去滯養中。) 2、陰囊腫大,晝出夜縮,入冬尤甚,乃陽虛寒盛。 【辯證治則】 1、睪丸里面積水,好像變成好像水泡一樣,氣球里面很多水,膨起來:防己黃芪湯;或者茯苓、桂枝、防己、杏仁、白術、黃芪。 2、(1)豬苓湯治淋病點滴不通,陰頭腫痛,少腹膨脹而痛者,若莖中痛,出膿血者,都可以用豬苓湯。也可依用梅毒解毒劑。 (2)睪丸腫大:梅毒解毒劑。 (3)陰囊腫大:心水,心陽無法下降,煩躁,肺里干燥,茯苓、桂枝、防己、杏仁、白術、黃芪。 (4)梅毒:梅毒解毒劑。 (5)陰莖潰爛:阿膠附子湯。 3、(1)前陰癢濕,以及赤腫生瘡者,肝經之濕熱也。宜龍膽瀉肝湯。 (2)陰囊脹結,痛引小腹以內者,肝經之疝氣也。宜茴香五苓散。 (3)前陰暴縮,或兼轉筋入腹者,肝腎之虛寒也。宜加味四逆湯。 (4)陰囊縮入,兼見舌卷心熱者,肝經之熱邪也。宜生犀瀉肝湯。 (5)陰莖蟲蝕,以及婦人陰蝕者,古之狐惑病也。宜外洗苦參湯。 4、濕在血脈周圍:還要再深入一點,碰到你的血脈的時候,圍繞在你的血管脈搏旁邊的時候,就是防己黃芪湯,病人沒事就流汗又身重。身重、腹大、腋下汗多、睪丸積水,防己黃芪湯。 【辯證比較】 1、(1)濕在皮膚表面,屬表證,皮膚表面上痛、癢,濕疹,是麻黃加術湯; (2)皮表以下,濕比較深、有凝,不癢,頭皮屑等,用麻杏薏甘湯; (3)濕在血脈的周圍,腋下汗特別多,男人睪丸積水等,用防己黃芪湯; (4)濕在血脈里面,血管比較大,關節痛,用桂枝芍藥知母湯; (5)很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都變形了,烏頭湯。 【辯證針灸】 1、因為肝經絡過陰器,所以陰部的問題都可從肝經下手,行間效果很好,如果再加太沖,因為是同一條經,會更增加它的效果: (1)婦科女人漏下、滴漏不止、大量的下血、出血、月經不停、惡露不止、血崩,女人陰道問題; (2)男人疝氣痛、陰部痛、睪丸痛、陰莖痛; (3)在治療肝癌的時候,如果小便帶血。 【經典回顧】 1、問曰:病下利后,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陰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2、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