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方常見疾病治癥:痿證 【治病策略】 痿證的發生,外因多責肺熱傷津、濕熱浸淫,內因多責脾胃虛寒、氣血虛弱、肝腎虧虛等。然外感寒濕而致痿者臨床并不鮮見。秦景明的《病因脈治》指明:“風濕痿軟之因,或居處卑濕,或冒風雨,留著經絡,則縱緩不收,痿軟之癥作矣。”確是獨具慧眼。 寒性收引凝滯,濕性重濁粘滯,氣血不利,經脈弛緩,故驟發為痿。其發病多與居處潮濕和驟淋風雨有關。其表現多以下肢痿軟欠溫而兼腰、肢重著為主癥。有關其治療,《張氏醫通》論治痿厥中指出:“一屬脾濕傷腎。”主用腎氣丸加萆薢,此系寒濕治法。 【辯證治則】 1、人有痿癥,終年不能起床,面色光鮮,足弱無力,不能舉步者,人以為兩足之無力也,不知乃陽明火盛。不必去治兩足,止平其胃火,則火息而足自堅凝。若不平胃火,而徒用補陰之劑,則飲食愈多,而兩足益弱。法當用元參三兩,麥冬一兩,甘菊花三錢,人參一錢,熟地一兩,菟絲子一錢。水數碗,煎湯四碗,恣其吞飲,則胃火漸平,而兩足自然生力。此不治足而正所以治足也。 痿癥中有不是陽明之痿。其癥亦不能起床,亦能善飯,亦骨無力不能起立。此腎寒極而火沸騰,似痿而非痿也。初起之時,未嘗不是陽明火熾而來,用寒涼折服之,則胃火息矣。而腎水熬干,夜必咳嗽吐痰,而日間轉覺少輕。呻吟床席,飲食少遲,更覺難堪。 方用元參一兩,麥冬三兩,熟地二兩,水煎。服。若有肝火者,加白芍五錢,水煎服。四劑可以起床。 后用六味湯,大劑煎飲。加麥冬一兩,五味一錢,熟地一兩,山茱萸四錢,山藥三錢,丹皮三錢,澤瀉二錢,茯苓二錢,水煎服。此方妙在用元參、麥冬,滋肺金而去心間之游火,又妙在用熟地以補腎水,則水足而胃火自堅矣。肺金自然下生腎水,則腎水藏于腎宮,不上沖咽門,不必止嗽,而嗽自除矣。 【辯證比較】 1、(1)痿癥方:用于腰腿痿弱之初期。大病后下肢無力、產后腿膝痿弱、腳氣所致之下肢麻痹、脊髓癆、脊髓炎、脊椎骨骨疽、小兒麻痹等皆可應用。自腰以下發生痿癥初期者有效。若津液竭乏,且有咳嗽等癥,應與加味四物湯。但腳氣之痿癥不如濟生腎氣丸、大防風之類有效。 (2)八味丸:下肢無力,臍下不仁。 (3)大防風湯,下肢痿弱,氣血虛甚。 (4)加味四物湯:下肢痿弱,枯燥甚且有咳嗽。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