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方常見疾病治癥:性病 【辯證治則】 1、腎結石、膀胱結石,小便的時候石頭把輸尿管刮破了,里面發炎了,還有性病,小便小不出來,小便的時候會赤痛,尿道炎都是用豬苓湯(+薏苡仁) 2、例如狐惑,女人的性病,在陰部有紅腫或起一小塊發炎,不會傳染,但會癢、痛,嚴重的影響到喉嚨也發炎,有的女人有白帶喉嚨也不好,因為喉嚨和婦科是連到的,平常看的時候又是甘草瀉心湯。 3、梅毒解毒劑 比例(錢):土茯苓4,木通4,川芎3,忍冬花3,甘草2,大黃3,茯苓5 應用: (1)適用于梅毒第一期第二期,同時陰部里面陰部生瘡,膿瘡很多。非常的痛。 (2)一般的淋病,下疳,下就是睪丸腫的很大,俠溪部淋巴結腫得很大。 (3)梅毒引起的一種滴漏、破洞、惡臭。 (4)是臨床上最好用的處方,用湯劑也可以。這個處方就是一般的淋病、下疳還有生瘡。 【辯證針灸】 1、男人疝氣、睪丸旋轉、性病、陰頭痛、陰莖痛、小便痛等等,都可以下大敦,尤其疝氣效果很好。 【名家論述】 1、扁平濕疣《中醫診療要覽》 癥狀 中名曰梅痔,即在肛門周圍發生之梅毒。梅毒性丘疹生在口角、眼眥、肛門、會陰部、陰囊、陰唇、乳房、指趾間等容易濕潤之皮膚面,或皮膚粘膜移行部,小豆大或更大,表面糜爛呈污灰色,且濕潤。因受摩擦刺激故乳頭增殖,有時表面破潰。本癥多在梅毒感染后一、二年內發生,傳染力頗強。 療法 一般應兼用驅梅療法,中醫治療用下列藥方: 【香川解毒劑】【黃連解毒散加輕粉】此為一般應用之方劑,多用于體質不強壯者。經常服用香川解毒劑,間隔5--7曰,再用黃連解毒散加輕粉速服5--7日。輕粉有時能發生口中糜爛之副作用,應慎重使用。 【防風通圣散】【薏苡仁散】體質強壯肥胖之實證者。常用防風通圣散,兼用薏苡仁散。 2、男子淋病《中醫診療要覽》 癥狀 在感染后2--4日發病,排尿時有瘙癢灼熱感,次則疼痛,初由尿道口排出粘液樣分泌物,后則排出膿汁。 (一) 急性前部尿道淋 由外尿道口排出多量膿汁,同時在排尿時感覺疼痛,有時陰莖腫脹,夜間有疼痛性勃起。有時并發陰莖背部淋巴管炎、腹股溝腺炎。多蔓延至后部。 (二) 急性后部尿道淋 尿意頻數,排尿后陰部疼痛,尿后帶有血滴,尿中常混有血液。前部尿道炎時,第一杯尿渾濁,第二杯尿透明;后部尿道炎則兩皆渾濁。 (三) 慢性尿道淋 無自覺癥狀,每晨在尿道口附著有粘液檨分泌物,第二杯尿中有淋絲及其他浮游物。 療法 在急性期應考慮并用抗生素。 【麻黃湯】在感染初期腰痛、惡寒者,頓服用之。 【豬苓湯】急性期,排尿時有輕度疼痛、尿意頻數、出血者,用之適宜。 【黃連解毒湯】急性期,血尿多者用之。有時與前方合方。 【龍膽瀉肝湯】不論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前部或后部尿道炎,一般癥狀具備而較輕者,用之適宜。 【大黃牡丹皮湯】急性初期之劇癥,疼痛劇烈、排尿困難、排膿、便秘、體質壯實者,用此方逋宜。 【防風通圣散】已成慢性,在劇動或飲食不注意時即發生尿渾濁或淋絲增多,體格肥胖壯實者用此方。 【清心連子飲】虛弱有貧血傾向者,排尿后有殘留感,淋絲不絕時,用此方適宜。 【八味丸】慢性癥,排尿困難或排尿后有殘留感,兼尿道狹窄或前列腺肥大,口渴、足心煩熱、腰痛、臍下不仁者,用此方甚有效。此雖為虛證之方劑,一見如實證者用之亦有效。 【托里消毒飲】慢性癥有疲勞衰弱傾向,排膿不止者,常用此方。 3、梅毒《中醫診療要覽》 癥狀 由于梅毒螺旋體感染而起。古名初期硬結稱為下疳;橫痃稱為便毒;皮膚梅毒稱為楊梅瘡;潛伏梅毒稱為結毒。現主要論皮膚梅毒。感染后經過2--5周局部發生初期硬結。經過4--6周出現全身癥狀,全身淋巴腺腫脹。皮膚最初發生玫瑰疹,常有丘疹、膿皰疹。其后數月發生梅毒性脫發。或在四肢關節有風濕病樣疼痛。相隔一定期間后再發為蛇行性梅毒疹。又手掌足跖出現梅毒性干癬、扁平濕疣、梅毒性苔癬、梅毒性大膿皰疹、梅毒性痘疹、蠏殼狀梅毒疹等。再經數年,即發生第三期癥狀之樹膠腫。因其形而名為蛇行狀結節梅毒疹、侵蝕性漬瘍性梅毒疹。此外在膿庖或小潰瘍面有時發生隆起之乳頭狀增殖新生物,此為覆盆子狀梅毒疹。女子梅毒患者常在頸部至上背部發生扁豆大乃至一分銅幣大之圓形白斑,邊緣有顯著之色素沉著,梅毒性白斑、梅毒性乳斑、梅毒性潰瘍等。 療法 實際上僅依賴中藥治療梅毒者極少,患者多先用現代驅梅療法未能全愈,仍有種種癥狀始求治于中醫,皆已成沉疴痼疾。中醫療法特征,優于解毒排毒,現代驅梅療法優于頓挫病勢,但難期待萬全。二者并用,可得更好效果。 中醫梅毒療法雖有許多驗方、奇方,但日常多用者為種種解毒劑與輕粉劑,用此等藥劑時,必須注意以下各項: (一) 心下有痞硬癥狀者先用大柴胡湯、四逆湯等治心下痞硬,然后再用解毒劑。如誤用時,即有頭痛、耳鳴、上沖等病變。 (二) 不論原因如何,熱未返者不可用山歸來劑及一切解毒劑。脈搏浮滑洪大時亦然。 (三) 如因感冒或其他外感,有頭痛、發熱、惡寒等癥狀者,不可用解毒劑。先治感冒等而后用之。 (四) 如有梅毒以外疾患,贏瘦虛弱甚者,不可即用解毒劑。 (五) 腹部軟弱無力,且停永多,并有寒冷感者,不可用瀉劑。 (六) 梅毒初期數個月內不可用輕粉劑。如誤用時,雖似全愈,但數年后因梅毒內攻,能引起各種病變。 【香川解毒劑】為通治梅毒之方劑,一般廣泛應用。此方加荊芥、防風、連翹,用于初期硬結、橫痃、梅毒疹。加桂枝3.0、附子0.5、牽牛子2.0,治梅毒性神經痛。加菊花1.5、車前子、桔梗、防風各3.0、滑石4.0,治梅毒性角膜炎。 【黃連解毒湯】潛在性者有上沖、心氣不安、耳鳴、眩暈、失眠等癥狀時用之。 【桔梗解毒湯】梅毒侵及咽喉,聲音嘶啞或潰瘍者用之。 【龍膽瀉肝湯】用于下疳、橫痃,尤在女子梅毒,帶下多、陰部癢痛者用之。帶下有惡臭者加,糨。 【十味敗毒湯】用于皮膚發疹、淋巴腺腫等。 【防風通圣散】體質強壯者之潛伏梅毒,腹部膨滿者,用此方下之。 【紫根牡蠣湯】皮膚樹膠腫,用此方適宜。 【大百中飲】梅毒已成癇疾,無特殊辦法者用此方。 【化毒丸】主要與湯劑兼用,以生生乳代替輕粉。但初期者、潛在性者、衰弱甚者不可用。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