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汗證食療方 汗證是指在安靜狀態下,全身或局部汗出過多,甚至大汗淋漓。中醫將白天無故汗出者稱" 自汗";夜間睡眠出汗,醒后汗自止的稱為"盜汗"。無論自汗或盜汗,多與體質虛弱有關 ,治療宜益氣養陰。 1、氣虛出汗 以自汗為主。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動則汗出,體虛易感冒,舌淡苔白。治宜 益氣斂汗。 (1)糯米小麥粥:糯米、小麥各等份,煮粥,加紅糖適量,每日晨起空腹服。 (2)黃芪小麥粥:小麥50克,黃芪20克,紅糖適量。加水煮粥,做早點飲用。 (3)黃芪紅棗湯:黃芪15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文火煎1小時。食棗喝湯,每日分2~3次 服。 (4)羊肚湯:浮小麥或糯米50克,羊肚1個,紅棗5枚。羊肚洗凈去污,小麥或糯米用清水洗 凈浸透,同紅棗裝入羊肚中,放大碗里,隔水蒸至肚熟透為止,待涼,用少許油、醬油調味 ,每日食2次。 (5)核桃蓮子山藥羹:核桃仁300克,蓮子300克,黑豆150克,山藥粉150克,分別研壓成粉 后均勻混合,加入米粉適量,每次1~2匙入牛奶或稀飯中煮熟成羹,每日2次。 2、營衛不和 主要表現為自汗。平素怕冷怕風,易打噴嚏,晨起尤甚,有時半邊肢體汗出或 伴肢體欠溫,舌淡苔薄而少。治宜調和營衛??蛇x下述方: (1)黃芪牡蠣飲:生牡蠣20克,小麥50克,紅棗5枚,黃芪15克。生牡蠣入水先煎20分鐘,再 加入其他藥物,繼煎20分鐘,去渣,溫服。 (2)棗姜湯:紅棗500克,焙干去核,生姜500克,切片,炒甘草和炒食鹽各60克。四種藥物 共為細末,每日晨起空腹服6~10克,可用開水沖調服。 (3)小麥紅棗桂圓飲:炒小麥30克,紅棗5枚,桂圓10克,水煎20分鐘,頻服。 (4)紅棗大米粥:紅棗、大米各適量,共煮為粥,常食。 3、陰虛出汗 表現以盜汗為主,常伴午后潮熱,兩顴潮紅,或手足心熱,虛煩難眠,或咽干 音啞。舌質嫩紅,舌苔薄少。治宜斂陰止汗。 (1)百合蜂蜜飲:百合(鮮者為好)100克,蜂蜜100克,隔水共蒸1小時后晾涼。每日早晚各服 1匙,開水沖服?;虬俸现笙★垼詴r加蜂蜜。 (2)泥鰍湯:泥鰍150~200克,以熱水洗去魚身黏液,剖腹去內臟,用適量油煎至黃焦色, 加水適量,文火煮至湯濃,加適量鹽,飲湯。 (3)山萸肉百合煎:山萸肉、百合各30克,濃煎,加冰糖適量,頻服。 (4)桑椹烏梅飲:桑椹、烏梅各10克,水煎10分鐘,入冰糖適量,每日2~3次分服。 (5)黑麥煎:黑豆、浮小麥各30克,水煎,加適量冰糖,每日分2~3次服。 (6)蘿卜腰花:豬腰1個,去臊腺后切成腰花,加胡蘿卜50克炒熟。每周吃1~2次。 (7)復方浮小麥飲:糯稻根50克,浮小麥50克,麥冬12克,地骨皮9克,加水2碗,共煎至1碗 ,去渣,加紅糖適量,每日分2~3次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