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xicar (王爾玉), 信區: Job 標 題: 找工作前的準備工作 發信站: 天大求實BBS (Wed Aug 2 20:44:59 2006), 本站(bbs.tju.edu.cn) 當你決定開始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知道: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你今后的發展。我和我的同學們,在畢業幾年后的今天,漸漸從同一起跑線上拉開了差距,這個差距,就是由第一份工作的工種之差導致的。 也許你上了不少的就業輔導課,看了不少的就業指導書,咨詢過爸爸媽媽、老師、師兄師姐。大家都會從各個角度給你意見。我總結了一句話:“把握主動權,眼光放長遠。” 什么叫“把握主動權”呢? 很多人會把找工作當作一個艱澀的任務,認為只要能找到和專業相關的一份工作就謝天謝地了。其實,找工作和考試是一回事,要找到方法、抓住重點。我覺得首先要把握主動權,不要被用人單位牽著鼻子走。 我有很多同學,畢業的時候找工作挺順利的,但是一工作就開始叫苦不迭,頻頻跳槽,從而蜻蜓點水般,混了幾年,什么都不透不專,白白浪費光陰。 大家不妨按我說的方法試試看: 1.參加招聘前先把自己感興趣的單位和職位勾出來。各種各樣的工種是否讓你眼花繚亂?怎么才知道哪個職位適合自己,怎么去做準備,是順利應聘過關的關鍵。電子工程師、單片機開發、軟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項目工程師、品質管理、系統分析員、項目管理員……太多太多職位都和電子信息工程有關了。你一定要做足工夫,去網上查找也好,詢問前輩也好,弄清各個工種到底是做什么的,他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發展前途如何。(記得這個工作一定要做哦!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找答案) 例如電子工程師和硬件工程師,乍一看似乎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其實學問大著呢。通常情況下,硬件工程師多做研發工作,要求工作經驗,對產品性能的熟悉度、對模擬數字電路設計能力等要求很高。而電子工程師一般是輔助工程/生產部門,要求相對于硬件工程師較低一點,這個職位對應聘者使用工具的能力(ORCAD、POWERPCB、OFFICE軟件等)有要求,這個職位會接觸到比較多的畫圖、制作BOM表、文檔管理等。同時還對普通的電路設計、元器件的熟悉度有要求。 熟悉完不同職務的區別與要求后,接下來就要熟悉下你所要應聘的單位的產品及其發展了,這個可以上該公司網站去查一下,很方便。 然后根據你得到的信息做準備工作,花一個星期惡補下相關專業知識。知己知彼,定能百戰不殆。 按上面的步驟來準備,你就很好的把握了主動權。不會因為忘記了太多專業知識,應聘前忙的抓狂卻不的要領了。另外,應聘不同的職務要相應的制作不同的簡歷,把別人感興趣的東西呈現出來,也是制勝的秘訣哦~ 我有一個同學,他應聘了一份自己很感興趣但和專業并不太相關的職業,他只花了幾天,把這個公司好好鉆研了一下,把自己想做的職務好好了解了一下,然后針對該公司對崗位的要求做了一份簡歷。結果當然是得償所愿拉。該同學的職業生涯發展的很順。 即使你當時的技能對這份職業來說還有一定差距,但用人單位更重視的是你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和態度。技能可以在工作中補上,熱情和態度卻是很難培養的。 眼光放長遠 相信你做完上面說的準備工作以后,會對每個工種有所了解,心里也規劃了一個自己的職業發展圖。這個時候,不要太在意第一份工作的工資。只要這個工種你感興趣,覺得有發展空間,就值得你去做。在工作中得到的經驗才是最寶貴的財富。想想看,剛去工作,自己能力還不夠,有人開工資讓你學習,偷笑都來不及呢!我有個同學,剛畢業的時候工資很低,但是工種不錯。現在工資翻了不知道多少番了。 最后,盡可能的去正規的、規模稍大一點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制度完善、各個方面都有保障,也有很多培訓的機會。大公司人才濟濟,對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很有幫助,另外,從大公司跳槽出來,找工作更方便一點。:) |
|
來自: shaobin0604@1... > 《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