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現一篇文章,想要推薦給sayonly,他沒在線。突然有個沖動,想做一個很小很小的網站,用戶只有圈子里的幾個朋友,大家把看到的文章分別推薦給匹配領域的朋友。我的新聞瀏覽量還是比較大的,有看到朋友正在做的行業/項目相關的內容,我都會把url發送給他。有時候朋友看到相關的東西,也會推薦給我。之前lucy一直說,她現在看新聞,很多都是熟識的朋友推薦給她的,否則估計她跟活在深山老林差不多。
自從從lucy的blog猜測到他們要做digg開始,偶爾想想sns和digg結合的問題,我今天遇到的問題或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吧:sns+群組+digg。
digg朋友們(圈子里)感興趣的話題給相應的群組,并引發討論,這個大概比單獨進行DIGG要好吧。例如在北京,我們經常會跟圈子里的朋友一起小聚一下,討論一些感興趣以及最近熱門的話題。而群組+digg恰好又能夠打破區域的限制,似乎會是一個不錯的應用。
每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會有自己的小圈子。老公有老公的圈子,老婆有老婆的圈子;每個人還有自己的同學、同事、客戶、朋友等等。每一個半封閉的小圈子,都會有共同的話題。而通過朋友了解到感興趣的話題,則形成了以話題為節點的SNS。這或許會是最好的sns。而這里,或許能夠成為sns們尋找利潤來源契機。
例如Linkist聯絡家,在目前會員的基礎上,允許用戶挑選若干同行或者有共同話題的用戶,組成一個半封閉的群組,共同digg,共同討論。一方面可以激活用戶,把大量的用戶之間的死鏈接轉化掉;同時,也可以真正實現sns,從而區別于一般的交友網站。
做到現在,國內的眾多sns們,除了成為一夜情的溫床外,其他的都已經成為概念普及的工具。一旦一個用戶了解了什么是sns,就從此BYE-BYE了。事實上,用戶可能壓根不理解什么是sns,被神奇的6度法則(很多人吹噓是6度理論)吸引過來,一看也不過是交友網站爾爾。沒錯,現在的sns網站儼然就是交友網站的一個分支。如同交友網站一樣,大部分用戶在sns網站上面,大量的提交鏈接請求,試圖把每一個可能有用的用戶變成自己的一度好友。一方面使得一度成為了一種廉價品,同時也大量的增加了網站的負擔。甚至可以說,廉價的一度關系,是目前SNS網站之所以失敗的根源所在。
事實上,sns跟交友網站的區別是:sns是通過自己的好友去接觸外面的世界,而交友網站則是把好友的好友變成自己的朋友。好友的好友的好友的好友……串聯起來,才能組成社交網絡;都成為了自己的好友,就不是網絡了,那是畫圓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