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中小路
繼不久前廣電總局正式發布了移動多媒體廣播(即通常所指的“手機電視”)行業推薦性標準之后,構建我國自主移動多媒體廣播體系的另一個關鍵步驟也已傳來明確消息———“用于移動多媒體廣播的衛星將于2008年5月發射。”一位參與標準制定的核心專家日前透露。
盡管隨著明年地面建網工作的展開有關設備市場就已經啟動,但這個產業鏈要真正起飛,還須等到衛星系統的啟用,因此衛星的發射至關重要。
據上述專家透露,屆時計劃發射兩顆同軌衛星,構建同軌S波段雙星網。
有意思的是,對于移動多媒體廣播網的搭建,廣電總局還借鑒了電信部門在TD-SCDMA上的一些部署安排的經驗———將于今年年底開通地面試驗網,明年年中完成地面試驗網的建設,并進行系統測試;而明年年底將進一步完成地面示范網(實際上已經算是商用網)的建設并啟動商用試驗;而到2008年上半年隨著衛星的發射、正式啟動衛星系統之后,形成了全國網絡并正式開始移動多媒體業務廣播業務的運營,這樣就能趕在奧運會之前提供服務。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計劃,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體制將采取天地一體的方式覆蓋全國,即利用大功率S波段衛星信號覆蓋全國范圍、利用地面增補轉發器同頻同時同內容轉發衛星信號補點覆蓋衛星信號盲區。之所以采取這一方式,主要是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傳播環境復雜、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具體國情。
值得注意的是,電信的移動網絡也已明確被納入國家廣電總局的CMMB技術體系。據國家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院長馬炬前日介紹,移動網將用于構建回傳通道,并形成“衛星大面積覆蓋為主、地面增補網絡為輔無線覆蓋的、單向廣播和雙向交互相結合的移動數字多媒體廣播網絡”。
馬炬還強調,這次CMMB行標的出臺釋放出的信號是,“移動多媒體領域要由廣電主導”。不過,標準頒布后電信運營商一直未對CMMB作明確表態,業內一直對此事引發的兩個部門利益糾葛存有猜疑。
但是馬炬告訴記者,其實移動網絡引入這個體系并非廣電總局單方面的構想,來自運營商以及相關研究部門的有關人員一直都有參與到CMMB的工作中,而且未來雙方還將展開進一步的合作,并在這個產業鏈上實現互利共贏。馬炬還透露,為了構建高性價比的系統,除了充分利用廣電網資源外,未來移動通信網絡基站資源也將被考慮納入這個體系。
電信專家侯自強也認為,廣電應讓電信運營商加入CMMB的實施,這樣可利用電信運營商未來鋪設的3G基站,實現增補轉發站與3G基站共用站位,共用天線甚至共用設備,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而記者獲得的一份中國移動高級工程師最新完成的報告也指出,移動運營商要做好產業鏈龍頭,培育好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要積極促成移動與廣電的跨行業融合,推動相關業務的健康發展,而且“行業標準的融合將促進豐富的終端產品的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