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cnCMMB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網 “移動多媒體廣播”,是利用數字廣播電視技術、通過地面或衛星廣播電視覆蓋網(如通過地面覆蓋的韓國T-DMB、歐洲DVB-H、美國Media FLO,通過衛星覆蓋日韓的S-DMB、美國天狼星等以及我國的STiMi)面向七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多種便攜移動終端,如手機、PDA、MP3、MP4、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等接收設備以及在火車、汽車、輪船、飛機上的小型車載接收終端,隨時隨地的、點對面的提供廣播電視節目和信息服務。 由于移動多媒體廣播傳輸帶寬大、圖像質量高、覆蓋范圍大、經濟實用、接收終端廣泛,近年來在國際上發展迅速,一些國家已經開始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目前,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法國、德國、芬蘭、意大利等國家已開展了移動多媒體廣播業務,美國正在利用Media FLO技術在全美建立地面無線移動多媒體廣播網,歐盟也在支持阿爾卡特公司利用衛星在歐洲開展移動多媒體廣播業務。除上述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還有24個國家和地區正在進行廣播方式的移動多媒體廣播實驗。移動多媒體廣播不久將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不僅會給人民生活帶來巨大變化,而且會給文化、信息服務和電子制造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一、 什么是CMMB CMMB是“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系統)的簡稱。 移動多媒體廣播,目前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發展焦點,正處于大規模應用的前期,但國際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按照立足自主創新、發展民族工業、填補廣播電視服務空白的原則,根據全國漫游、無縫覆蓋、規模化發展的業務需求,結合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流動性大的實際,在綜合比較了技術先進性、經濟可行性和安全可靠性的基礎上,經過三年多的研發,2006年,國家廣電總局正式頒布了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系統(簡稱“CMMB”)廣播信道行業標準《GY/T 220.1—2006 移動多媒體廣播 第1部分:廣播信道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和《GY/T 220.2—2006 移動多媒體廣播 第2部分:復用》,規定了在30MHz~3000MHz的頻率范圍內,移動多媒體廣播系統廣播信道傳輸信號的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以及移動多媒體廣播系統中視頻、音頻、數據與控制信息的復用幀結構,確定了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移動多媒體廣播傳輸技術(該技術簡稱“STiMi”)。 移動多媒體廣播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體系,由信源、信道、發端、終端、衛星、增補網絡、回傳系統、業務支撐等部分構成,其標準體系涵蓋近40項技術標準。信道傳輸技術和復用技術兩項技術是構建整個移動多媒體廣播系統的基礎。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系統(CMMB)行業標準的及時出臺,對我國移動多媒體廣播和民族工業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二、 為什么是CMMB 目前國際上流行的移動多媒體標準有三個:高通的MediaFLO標準、韓國支持的T-DMB標準和歐洲支持的DVB-H等標準。 我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采用全新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道傳輸技術,采用“天地一體”的技術體制:利用大功率S波段衛星覆蓋全國100%國土、利用地面增補轉發網絡對衛星信號盲區(約5%國土,主要為城市樓群遮擋區域)進行補點覆蓋、利用無線移動通信網絡構建回傳通道實現交互,形成星網結合、單向廣播和雙向互動相結合、中央和地方相結合的全程全網、無縫覆蓋的系統。 國際上除了日韓的衛星系統外,其他國家均是地面無線廣播系統。DVB-H已在歐洲多個國家成功商用,我們的鄰國韓國則積累了豐富的S/T-DMB運營經驗。為何我國移動多媒體廣播棄國際上成熟的技術方案不用,而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呢? 答案是國情和市場。 首先,是經濟性 衛星方式無疑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種覆蓋模式。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經濟發展不平衡,人群流動性很大,火車、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領域目前還是廣播電視服務的空白,需要采用經濟有效的技術手段加以解決。采用衛星覆蓋與地面增補相結合的方式比單純依靠地面無線覆蓋方式,建設周期短、見效快,建設和運行維護成本低,具有產業規模越大、成本越低的優勢。并且,可以在廣播電視新的服務領域縮小東西部差距,填補數字鴻溝。 利用衛星廣播方式可以實現100%的國土覆蓋,在約95%的國土上,便攜終端可以直接接收衛星信號,在占國土面積約5%的衛星信號遮擋區域(主要在城市樓群),可用地面無線發射補點的方式實現無縫覆蓋。星網結合的技術體制不僅能解決高山、沙漠、牧區、河流、島嶼、海洋以及邊遠地區的接收問題,還可以滿足高速公路、鐵路、飛機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可以保證用戶在國內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接收到廣播電視節目和信息服務。同時,通過地面補點發射可以在本地加入播出地方區域性節目,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相結合,構建全國統一網絡,形成合力,促進全國廣播影視的產業化發展。 而如果采用傳統的純地面無線覆蓋方式,完全依靠地面無線發射臺站建立全國網絡進行100%國土的無縫覆蓋,技術上實現難度很大:一是頻率資源緊張。用純地面無線發射方式需要占用大量廣播電視頻率,而目前我國廣播電視頻率資源緊張,一方面要保證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另一方面要開展地面數字電視廣播,要用10年左右的時間完成數字化過渡,在過渡期間還要保證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同播,因此,難以再拿出大量頻率進行移動多媒體廣播。二是工程量巨大。除利用現有的發射臺站外,還需要在城市建設大量的增補發射點,需要在高山、沙漠、農牧地區和河流、高速公路、鐵路沿線建設大量的發射站點,臺站數量將達到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座,涉及到征地、用電等一系列問題,還需要依靠衛星傳輸節目源,建設成本高、周期長,組網技術極度復雜,而且對于山區來說,用地面無線發射很難做到無縫覆蓋。三是運行維護難度大。處在自然條件復雜、環境惡劣中的眾多發射臺站的穩定運行、供電保證、故障維修能力等因素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移動多媒體廣播系統的可靠運營和對全部國土的有效覆蓋,同時,也難以滿足火車等交通工具的特殊需求,從而限制了產業的發展規模。 據估算,用CMMB方式完成全國國土及城市應用100%的無縫覆蓋,約需人民幣230~240億元(包括兩顆衛星及大量的地面信號增強器),而采用地面模式實現全國覆蓋,成本則高達890億元,從投資規模上當然傾向于選擇CMMB。 其次,是技術先進性 CMMB標準中采用STiMi傳輸技術,是在目前最先進的寬帶無線傳輸技術基礎上,針對廣電應用環境通過三年多的大量研發工作開發出來的一種新技術。 1.CMMB體系架構 CMMB系統是利用大功率S波段衛星信號覆蓋全國范圍,利用地面增補轉發器同頻同時同內容轉發衛星信號、補點覆蓋衛星信號盲區,利用無線移動通信網絡構建回傳通道,組成單向廣播和雙向交互相結合的移動多媒體廣播網絡。系統架構和組成如圖1所示。
圖 1 CMMB系統框圖 CMMB系統是針對我國幅員遼闊、傳輸環境復雜、東部地區城市密集西部稀疏、用戶眾多和業務需求多樣化的特點,立足我國國情,吸納成熟先進技術而設計的“天地一體”系統。這一系統可以低成本、快速地實現移動多媒體廣播信號在全國的覆蓋,促進東西部“數字鴻溝”的彌合。CMMB系統采用的STiMi傳輸技術充分考慮了在我國開展移動多媒體廣播的需求和特點,是一項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和經濟性的自主技術。 2.STiMi信道傳輸技術 STiMi技術是面向移動多媒體廣播設計的無線信道傳輸技術,中國自主研發的CMMB體系架構中的核心部分。STiMi技術充分考慮到移動多媒體廣播業務的特點,針對手持設備接收靈敏度要求高,移動性和電池供電的特點,采用最先進的信道糾錯編碼和OFDM調制技術,提高了抗干擾能力和對移動性的支持,采用時隙節電技術降低終端功耗,提高終端續航能力。 第三,是頻段劃分的可行性 無線電頻譜是一種有限的自然資源。頻率的使用與頻譜的占用是受到嚴格限制的。 全球多項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無論是DVB-H、T-DMB還是Media FLO,都使用傳統廣播地面電視的VHF(30~300MHz)及UHF(300~3000MHz)頻段, DVB-H、Media FLO采用UHF頻段,T-DMB采用VHF頻段。其中VHF頻段還涉及到調頻廣播頻段(87~108MHz)。 根據我國政府的統一規劃,目前地面數字電視的最大課題是“解決公益性覆蓋問題”。地面數字電視國標出臺之后,徹底完成從模擬到數字的轉換至少需要十年時間。在這期間,模擬信號不能停,數字信號也要上,使得目前地面段頻譜資源非常緊張,很難在VHF及UHF頻段為移動多媒體廣播找出新的業務頻段。再者,廣電的任務首先是要完成公益性的地面覆蓋,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得上市場運營,因此必須另辟蹊徑。 第四,是契合我國自主創新的戰略國策 CMMB標準是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梢悦嫦蚋黝愐苿颖銛y式終端提供廣播電視節目和信息服務。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的出臺,標志著在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方面,中國不會再受制于國外標準。國內統一的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也有利于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產業鏈的建立,極大的促進民族信息產業工業的發展。 三、 CMMB的發展前景 移動多媒體廣播是一種新興媒體。總局王太華局長將其歸納為以下三點:1.新技術:我國移動多媒體廣播采用全新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道傳輸技術,采用“天地一體、星網結合、統一標準、全國漫游”的全新技術體制,通過前端節目和信息平臺、衛星覆蓋和地面增補網絡,向移動便攜式小屏幕顯示終端以及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各種交通工具提供廣播電視和信息服務,可以滿足人民群眾隨時隨地聽廣播、看電視、查信息的需求,填補廣播電視服務空白,減少城市與鄉村、東部與西部差距,縮小數字鴻溝。2.新體制:我國移動多媒體廣播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的要求,創新體制機制,組建運營主體,拓展廣播電視移動服務新業務,促進全系統上下聯合、系統內外聯合、中央與地方結合,走集約化、規?;?、產業化的發展道路。3.新媒體:據統計,到2005年底,我國公路通車里程超過180萬公里,鐵路通車里程超過7萬公里,內河航運船只有20多萬艘,海洋機動漁船有28萬艘,汽車擁有量達2400萬輛,手持移動顯示終端超過5億部。這是我國廣播電視的服務空白,是一個不亞于現有廣播電視用戶數量的龐大的用戶群。采取移動多媒體廣播方式,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向流動人群和交通工具提供20多套電視、30多套廣播以及各類信息服務,滿足這些用戶群的需求,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良好,是我們廣電部門填補服務空白的義不容辭的責任。移動多媒體廣播必將發展成為融合數字化、網絡化和多媒體的新興大眾媒體,成為黨和政府溝通人民群眾的新橋梁,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促進和諧文化建設的新陣地。 移動多媒體廣播的服務定位決定了必須統一標準、全國漫游、全程全網、無縫覆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MMB標準技術體制充分體現和落實了中央提出的自主創新、三網融合的精神,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隨時隨地接收廣播電視和信息的需求,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 同時,作為廣電行業推薦標準的CMMB完全具有成為國標的核心優勢:1.廣電借助衛星通信,能極好地解決手機電視信號流暢的問題,電信依靠基站做不到;電信推出的手機電視業務已經證明效果并不好。2.廣電旗下的電影、電視和廣播載體,具有豐富的移動多媒體內容資源,控制著中國的傳媒載體,又是2008年奧運會的直播機構。3.豐富的多媒體內容、流暢的傳輸效果、合理的收費模式絕對是廣電贏得手機電視國標的最好理由。 目前,總局已頒布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移動多媒體廣播行業標準,已有九十多家企事業單位參與相關技術的產業化推進工作,第一代商業化芯片已經研制成功,調制器、發射機、增補網絡、接收終端等設備研發方面已有了突破性進展。按照CMMB的推進計劃在2006年底完成地面補點試驗網建設,進行系統試驗;2007年中,完成地面補點示范網建設,開始商用試驗;2008年上半年,啟用衛星系統,形成全國網絡,正式開始運營,為2008北京奧運提供服務…… 無線局始終積極投入移動多媒體廣播的技術研究、實驗、網絡建設工作。按照CMMB推進計劃,我局即將在北京、上海、青島、沈陽、秦皇島六城市開展技術試驗工作,預計2008年建成移動多媒體廣播網絡。移動多媒體廣播作為新興媒體,必然為無線傳輸發射事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無線局作為無線傳輸發射事業的國家隊,同時又是CMMB技術研究組核心成員單位,必將在移動多媒體廣播這一新興媒體領域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幅廣闊絢麗的數字多媒體畫卷正展現在我們眼前,移動多媒體廣播這種新興媒體必將會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不僅會給人民生活帶來巨大變化,而且會給文化產業、信息服務業和民族工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讓我們每個人積極投入無線傳輸發射新技術的學習、研究,做好充足的知識儲備,以嶄新的面貌、飽滿的熱情迎接移動多媒體廣播時代的到來,譜寫無線傳輸發射事業的新篇章。 |
|
來自: SunShineJia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