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預案不等于教學方案的10個理由
(已經發表于《中國教育報》2006.12.22)
備課中生成的教學預案,固然是走進課堂之后,實施教學的重要方案。但是,我們認為:教學方案 為什么這樣說呢?理由如下。 理由1、備課,教師是在合情推理之上,演繹理想;上課,則需要在差異眾多之中,面對現實,理想 理由2、備課時,老師的分析與推理總是有規律的;課堂上,學生的實際思維常常是偶然的、隨機的。 理由3、備課,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思維;上課,呈現的是多個人的智慧。 理由4、備課時的教學時間是個常量;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是個變量。 理由5、備課時的教學是線性設計的;課堂上的學生思維往往是非線性發展的。 理由6、備課,呈現的是教師的認知;課堂,體現的是學生的認知。 理由7、備課時,教師站在已知問題解決策略的平臺上,歸納梳理;課堂上,學生處于未知問題解決策略的場地上,摸索嘗試。 理由8、備課時,教師在心理深處是將學生當作“溫順的小綿羊”開展教學活動設計的,因此,備課時形成的教學活動總是順利的;課堂上的學生,卻經常“叛逆”,且時常令老師“失望”…… 理由9、備課的思維是收斂的,課堂上的思維是發散的。備課,是教師在教,一切預設都是必然;課堂,是學生在學,諸多生成皆出于偶然。 理由10、備課時,教師描述的解題方法,是老師在舍棄不成功的嘗試之后,整理包裝而成的基于經驗的方法;課堂上,學生實際學習時,所遇到的思維障礙,很多時候,恰恰就源于老師整理包裝時所舍棄的…… 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執行教學預案的時候,要勇于求變,當舍則舍。 一個真正完美的教學方案只有在下課的時候,才可能產生! 通訊地址:上海嘉定區啟良路82號 上海嘉定區教師進修學院 孫琪斌、徐鳳華 郵 編:201800 E-mail: sqb1963@163.com 博客地址:http://ww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