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是一件任務,和社會上很多事情本身都有必定的高層關聯,而這種關聯的更深一層是什么呢?
一、付出與收獲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的簽名檔上寫到自己的付出不等于收獲,這個問題一直引起我的深思,想想怎么尋找最優化路徑。從付出和收獲中看到的就是一個輸入和輸出問題,這是軟件工程中一直提到的行為以及行為結束的問題。
學習模式來探討:以高速把一門科目學完然后考試為案例進行行為分析
輸入:用所謂的高速閱讀把書看一遍。 輸出:什么都不懂。
輸入:把一本書大概看一遍。 輸出:對這一門功課有一點點了解,考試的時候能夠看懂試卷大概問什么。
輸入:看課件。 輸出:效率相當看了課件等于看了一本書,就考試而言。
輸入:再把書看一遍。 輸出:如果那本書很厚的話,你看了就等于沒空,頭腦還是一片空白。
輸入:把書再認真對一次。 輸出:加深記憶和初步理解,也就是對概念題會有一定地把握度。
輸入:大范圍做題。 輸出:加強記憶,能夠把握初步的選擇題和填空題。
輸入:看綜合題。 輸出:只能能看到而已,做的時候還有很多問題。
輸入:做綜合題。 輸出:出到原題或者非原題能夠有一定的機會。
輸入:深入了解綜合題,把握前因后果,寫一次。 輸出:恭喜你的,你的綜合題有機會了。
此外,從輸出成本上我們可以看到以下數據:
1、看一本書要用一天時間,看了也不一定知道所云什么,只能導致頭腦混亂。
2、對于1大家都抱反對態度,那么我需要重申一個問題,這個案例是針對一門完全沒有學過的科目的,大量的新的知識量的涌入讓人內心形成極大的恐懼,結果效率更低。
3、做題表面上是痛苦的,但是一道題的思考分析以及做題方法已經足夠讓你徹底了解一個知識點以及能夠提升你考試的分數。
4、第二次看書的最大初衷就是“看多一次,就萬無一失了。”結果很多看完兩次書的人去考試的結果就是慘痛收場。
5、從考試分塊來分析: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綜合題。其中綜合題占的分數非常高,填空題和選擇題的流動性太大,簡單體相對來說能動性很強。
6、自我安慰。人看書看累了,看到不懂的知識點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念頭閃過,不管他,結果不管是不管,考試看到了,怎么辦?逃避問題的結果就是讓問題逼得你無路可逃。
很多人在付出的時候都是那么的狂熱,很多人在收獲的時候都是那么的痛苦,期望的和得到的距離太遙遠了,不能接受。真的?呵呵,當這個時候,是不是該問一下自己,輸入的是什么?輸出的是什么?你面對的東西又是什么?
二、效率之母
所謂的堅持到底——看了40分鐘了,恩,還有一章,我決定也把這章看完,然后用了20分鐘看,卻發現看得很慢很慢,受不了了,我的計劃就是20分鐘把他看完的,要堅持把他看完,越看越累。緊接著,看看表,牙,時間不夠,我還剩下3個小時復習,繼續看繼續看。結果,堅持不不過40分鐘,倒下了。為什么呢?
根據80/20原則,前20%的時間可以做80%的事情,然而到了后80%的時間只能做到20%的事情。
什么才叫堅持到底呢?假設,我學習40分鐘,休息20分鐘,一連續學習5個小時后可能都不叫累;然后我用1小時20分鐘的時間連續學習,就接近痛苦,接下來的日子就什么都做不了了,為什么呢?效率。40分鐘的疲勞可以用20分鐘來補足;40分鐘的疲勞+K^2*X(X是時間)的疲勞遞增的時候該怎么辦呢,用很多很多的時間都無法補充回來。對了,那就是效率。所謂要狂拼的人都是呈匹夫之勇,目光短淺,以為看多40分鐘就是堅持到底了,結果卻沒有真正的能夠堅持到底。
目光短淺的人會盲目透支。
目光長遠的人知道怎么合適的安排整個過程。
可惜,我的目光太短淺了,只能這么說。
三、內心借口
拖延。學期中無聊的時候想到要看課本,結果想了想,說了句,算了考試前會看得;考試前一個月忙著剛項目,想了想,是不是要開始準備了呢。說了句,算了考試前幾天復習夠時間的;考試復習的時候看到難題目,自然而然的跳過,想到遲點再看;遲點真的看的時候發現有不懂的,積累太多了,怎么辦,心慌,通曉吧。好了,拖延,讓事情一步一步逼近你,以致于無法抽身。
內心借口還有很多很多,為什么總有人有這樣那樣的后悔呢?因為每次他發現問題卻有怕麻煩的時候就選擇逃避,結果一次又一次逃避的最后讓自己無路可逃,其實你想逃避的東西,畢竟是最重要最關鍵必須解決的東西。
逃,總逃不了的。內心的借口也讓我們都變得可悲。
四、頭腦清醒。
最近考試頭腦不那么的清醒,甚至于比較忙亂,以致于一些可以做好的都能做好,一些不能做好的就絕對不能做好,沒有辦法,結果就是擺在這里,你說,該怎么辦?當一個人冷靜和沒有受到任何情緒約束的時候他的智慧是最大的,當一個最為真誠善良的時候,他的美麗也是最大的,只有平靜的瞬間才能真正把問題的種種本身看得清晰無疑。
然而,當你做一件事情而非常痛苦的時候,你是不是該問一下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絕對冷靜的狀態呢?
………
最近考試已經考了四門了,每一門都碰了一次釘子,改進了又碰一次釘子,再改進,又碰釘子,碰著碰著也就是想到一些規律了,很多事情,其實就是一個博弈過程,能夠過中的游戲規則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否則,做了大量的工作,也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目標目標,付出付出,收獲收獲,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