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
什么是佛?一提到佛,很多人就會將神與佛混在一起,在佛教上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紀時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姓氏喬達摩(Siddha rtha),他的名字是悉達多(Siddha rtha)。因為他屬于釋迦(Sa Kya) 族,所以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圣人。 佛是佛陀(Buddha)一詞的略稱,古時也寫成浮屠或浮圖。是Buddha的音譯如果用今天的漢語音譯,應該是“布達”,佛陀的意思是“覺者”(覺悟的人)或“智者”(大智大慧的人)。 “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給它加了三種涵義:1.正覺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無增無減地、如實地覺了;2.等覺或遍覺不僅自覺,即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即使別人覺悟;3.圓覺或無上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所以佛也叫無上整等正覺。 “佛”這一個字,有體、有用。從它的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它的作用上來講是“覺悟”。就體上講,智有三種:第一、“一切智”:用現代哲學的名詞來講,就是正確的了解宇宙的本體;這樣的智慧,在佛法里稱為“一切智”。第二、“道種智”:種是指種種繁多的現象,宇宙之間的現象,種類無量無邊,這許許多多的現象,怎么產生的?從哪里來的?現象、過程如何?后來結果如何?能夠正確明了宇宙萬象的智慧,叫做“道種智”。第三、“一切種智”:就是對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圓滿的明了,沒有一絲一毫的迷惑,也沒有一絲一毫的差誤,這樣的智慧,叫做“一切種智”。釋迦牟尼佛,具足這三種智。由這個智慧作用,當然,對于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確的了解。
智慧起用就是大覺。佛經上給我們說“覺”也有三類:第一、是自己覺悟了,這是自覺;第二、是能夠幫助別人覺悟,這叫做覺他;第三、是圓滿的覺悟。
因此,“佛”之一字,包含整個宇宙人生的本體、現象、作用,凡是能覺察、證悟這種真理的人,就是佛陀。
雖說對這些具體的說法還不知甚解,但是對佛的態度是不容質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