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是篇與”男生女生”情感相關的文章,作者是北京教科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首都師范大學張玫玫教授。來源:《中國學生健康報》
人生若只如初見。現(xiàn)實往往是,兩個男女在一起,剛開始時感情味道十分濃烈,可是慢慢地,就變得愈來愈淡了。面對感情,我們心酸、難過,感嘆情感易逝—— 感情為何越來越淡? 兩性問題伴隨著人類的誕生就一直存在于兩性之間。怎么樣的兩性關系才是合理的關系?這是許許多多的人在千百年來不斷追問的一個話題。但是始終沒有一個讓大家信服的結論。 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的結合只是單純出于繁衍后代的目的,兩性關系缺乏感情、智慧、安全、責任與義務。但是在后來的逐漸發(fā)展過程中,人類的結合中不光有了倫理的約束,感情的分量在結合的過程中也越來越重。 原來相看兩不厭的感覺再也找不到了,反而覺得看來看去都是不滿意的地方;原來覺得可愛的東西也都變成了不能容忍的、讓人生厭的東西。
好景難長,奈何西施變“東施” 相互吸引、相互欣賞的感情是吸引兩個不相干的男女走到一起的最初原因,但同時感情因為它的不可見、不可量化,總是存在一些變數(shù),感情的淡化也成了曾經(jīng)有情的男女分開的原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一語道盡了許多感情由濃變淡、由有變無的無奈心酸。感情變得越來越淡,身處其間的男女或傷心、或抱怨、或選擇忘記。可是有幾人追尋過其間感情為何會變得越來越淡的原因? 兩個男女在一起開始產(chǎn)生愛慕之情時,眼里都是對方的優(yōu)點,順帶著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作是美好的。兩人之間無話不談,只要是發(fā)生在對方身上的,事情再小也都有十足的興趣去了解。等到相處時間長了,新鮮感逐漸淡去,當初那種強烈的喜歡感覺也會變得若有若無。原來相看兩不厭的感覺再也找不到了,反而覺得看來看去都是不滿意的地方;原來覺得可愛的東西也都變成了不能容忍的讓人生厭的東西。兩個人的交流會越來越少,有時候會更愿意和對方以外的人去交流。此時若再出現(xiàn)一些外力的影響,很有可能就會分開。 是此時的雙方都變得不好了,沒有什么值得喜歡之處了嗎?還是兩個人原來的美好都是裝出來的?其實不全是。可能曾經(jīng)有意地掩藏過部分缺陷,但是為什么到后來連掩藏的心思都不愿意再用在對方身上了呢?更有甚者,結婚后還不得不去面對第三者。 兩性關系為什么會發(fā)展得不盡如人意呢?原因到底在哪里? 所謂的男女平等,絕對不是把天空一分為二,男女各占一半。而應該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就像中國的八卦圖那樣。陰陽調(diào)和才是真正的平等。 性別錯位,迷失本來角色 可能是男性和女性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受到了不同的挑戰(zhàn),需要于傳統(tǒng)的男女性別角色中做出改變。在這樣的改變中,有人做得到位,有人做得不到位,甚至有人在改變中迷失了自己本來的角色。在性別角色上的錯位與摩擦會導致許多感情矛盾的產(chǎn)生。 曾經(jīng)奉行的男權至上的社會風氣已經(jīng)離現(xiàn)代生活遠去了,女性在不斷強調(diào)自己與男性平等的地位。在很多領域,女性甚至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獨霸的局面。很多女性的性格中越來越多地加入了男子的性格。現(xiàn)在在獨生子女家庭里,通常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也常常會在一個孩子身上寄托自己更多的理想:讓一個孩子什么都要有,包括塑造女兒的男子氣概。在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下,適者生存的法則不僅僅約束男性,對女性也毫不示弱。在這樣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女性,可能越來越多地強調(diào)自身的自主獨立、堅強霸氣,雖然外表仍會有許多女性的秀氣,但是內(nèi)心卻不斷失去女性所應具有的一些特質(zhì),缺少性格上的陰柔之美。 在情感的世界里,女性可能也會毫不示弱在男性面前要求自己的主宰權——不僅是主宰自身,而且主宰對方。她們會越來越多地要求男性臣服于自己,甚至要求男性具有一些女性的特質(zhì):比如細心、感情的細膩,還要會做家務,而自己卻是一派女強人的作風,凡事都要男性做到百依百順。多數(shù)男性不能長久容忍這樣的感情,久而久之感情的分裂就一觸即發(fā)。 在女性霸氣越來越強的社會風氣下,男性的群體也較原來失去了一些男性本應有的陽剛之氣。現(xiàn)在的男性不用完全承擔養(yǎng)家的責任,遇事也會想著卸擔子。越來越多的女性抱怨,現(xiàn)在的男人都少了一種責任感,少了一種擔當。 不管社會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女權運動進展到什么地步,社會還是由男人和女人組成,誰都不可能獨霸一方。所謂男女平等,絕對不是把天空一分為二,男女各占一半。而應該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就像中國的八卦圖那樣,陰陽調(diào)和才是真正的平等。男性和女性與生俱來就有自身的不同特質(zhì),所以我們應該順應自然的安排,男性和女性各司其職、各歸其位,做好自己的角色,這樣會少很多摩擦。女性不能遺失自己的陰柔之美,男性不能缺乏自身的陽剛之氣,相互包容、相互磨合之后的舉案齊眉的理想婚姻關系也就不再是人們對曾經(jīng)夫妻佳話的美好回憶了。 感情付出的一方如果得不到對方回報的話,很容易處于枯竭狀態(tài),感情也就不得不瀕臨絕境了。 只愛自己,不愿付出感情 獨生子女生活環(huán)境及社會風氣影響下的自私,也是導致現(xiàn)在兩性關系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的一個重要原因。 很多年輕人都是獨生子女,從小享受了太多的關愛,也導致了有些年輕人凡事爭強好勝、自私自利的個性特征。他們總是習慣別人對自己的給予,而不習慣付出,付出一點就立即要求回報。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總是覺得自己是需要所有人都給予重視的人。在感情上也是一樣,只強調(diào)別人的給予而忽視了自己也應該付出。 很多人,最愛的可能只是他自己,給自己之外的人,包括父母、愛人付出的愛總是有限的。感情付出的一方如果得不到對方回報的話,很容易處于枯竭狀態(tài),感情也就不得不瀕臨絕境了。如果想要感情源源不斷地輸入,并且能夠細水長流的話,就需要雙方的共同付出。 或短信,或電話,或視頻,總是可以馬上聯(lián)系到你想念的人。一點一滴的想法在見面之前就都告訴對方了,見了面再說點什么好呢? 沒有思念,愛情索然無味 在“速食”觀念影響下的愛情觀念也是速食的。這種“速食”觀念,與當前大環(huán)境中凡事都講究實效的觀念是有關系的。但是我想也是與現(xiàn)代人缺少思念的時間和一份恬淡的意愿去想念的心情有關系。 你特別喜歡吃一種東西,如果你一想吃就能夠馬上吃得到,還能夠天天吃得上、隨時吃得上,那么你對這種東西的喜歡會持續(xù)多久?那東西在你的印象中味道還是不是非常好? 感情也是同樣的道理。現(xiàn)在通訊發(fā)達,或短信,或電話,或視頻,總是可以馬上聯(lián)系到你想念的人。一點一滴的想法在見面之前就都告訴對方了,見了面再說點什么好呢?思念的權利就這么被剝奪了。也許一時的聯(lián)系緊密,會增加一時的感情,久而久之,是不是覺得這份感情沒什么值得回憶的呢?沒有加入思念,感情的滋味太單薄了。所以沒有回憶的感情,又有什么好留戀的呢?于是現(xiàn)代人可以在認識的幾天內(nèi)就愛得如火如荼,又可以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又形同陌路。可悲嗎?不可悲嗎? 思念是一種煎熬,也是一種甜美。可現(xiàn)代人都沒有了思念的機會。以前的夫妻戀愛時見不著面,會相互寫信,結婚后往往有一堆積攢下來的信作為愛情的憑證。我們在戀愛之后能留下什么?短信?E-mail?一個刪除的動作就可以讓所有的曾經(jīng)不復存在。 感情,如果想長長久久,需要一些積淀,需要心靈的真正契合。速食的感情和那些快餐一樣營養(yǎng)不均衡,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讓人生厭。 婚姻的形式可能不存在,但婚姻的實質(zhì)還是會一直延續(xù)下去。 愛與忠誠,兩性關系紐帶 婚姻是社會穩(wěn)定、家庭和睦、人生幸福的需要,它在促進各個社會時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對人類感情、智慧、責任與義務的提升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兩性關系的發(fā)展趨勢會是越來越融合,婚姻的形式可能不存在,但婚姻的實質(zhì)還是會一直延續(xù)下去。愛、忠誠也會伴隨著婚姻和感情存在于兩性關系之間。但是這種感情的融合,需要人類對自身的不斷審視,對自己需要和目標的明確了解。兩性關系最終會由不和諧的對立走向互相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