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首先要順四時,就是要順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最早在我國古代《黃帝內經》中就有類似的記載,中醫認為要研究四季與養生的關系,必須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環境。
要想了解中醫的養生,首先得先了解中醫的四時,如果不了解四時就沒法談中醫養生,因為人活在氣交之中,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要根據四時的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則,完成生長壯老已的全過程,這是中醫學特有的一面。中醫認為人法自然,人順四時,如果按照四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規律養生,就可以保證減少疾病的發生。《黃帝內經》中有一句話叫做虛邪賊風,避之有時,虛邪賊風是在時令中沒有正常氣侯的時候,中醫叫做虛邪賊風,這些東西都會導致人疾病發生,現在人們到了夏天唯恐空調開得不大,冬天唯恐暖氣燒得不熱,這其實是違背自然規律的,過去老百姓有一句話,叫做冬天不冷,夏天不熱,遲早要坐病。冬天由于氣血是避藏的,如果這時候太熱,讓氣血都耗散出去,中醫說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天如果不能夠把精血很好的儲存起來,春天就要得瘟病,所以建議冬天的溫度一定要控制在20度左右,夏天年輕人是辦公室空調,家里是空調,汽車里還是空調,這樣該出汗的時候不出汗,肯定不能舒服,所以建議大家別怕費電,夏天開空調的時候開點窗子,因為空調的風和自然風絕對不一樣,是一種透骨的涼,另外電扇也不要沖著自己吹,最好沖著墻吹,讓它有回旋的余地。 我們每一個人就跟外邊的落葉樹是一樣的,什么意思呢,您看現在是冬天,所有的樹葉都落了,樹葉為什么落,因為冬天的時候原來分布在四枝上的營養開始向根部收了,所以它的枝葉上就相對處于營養不足的狀態,所以它的樹葉就落了,到了明年春天,春天的時候所有的營養是從根部向四枝走,所以你看那個樹一到春天的時候就發芽,為什么發芽,因為里邊的營養往外走,外面還沒有準備好條件,就會出現一個芽,到了夏天的時候,所有的氣血都到外邊來了,所有的營養都到外面了,外面枝繁葉茂,而底下根部卻什么營養都沒有,秋風一起樹葉開始落,營養成分又開始從外面向里面收了,這就是自然界的落葉樹,我們人也一樣,春天的時候,我們人的氣血是從內臟向外走,到了夏天的時候氣血都到了外面,到了秋天的時候氣血開始從外面向里面走了,到冬天的時候里面非常充盈,而外面相對的不足,所以大家想一想,我們夏天的時候為什么容易鬧肚子,不僅僅是細菌病毒的問題,夏天氣血都到外面來了,而里面處在相對不足的狀態。而冬天的時候,由于所有的氣血都到里面去了,外面是處在相對不足的狀態,所以你這時候就容易感冒了,所以從中醫學的角度講,人和自然界是完全一樣的。我說明這個道理,就是說一年四季里面你和自然界的氣侯變化是休戚相關的。 所以春溫、夏熱、秋涼、動寒,它就構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么一個自然的規律,而人的這個生命過程你要想很好的完成你這個生長壯老已的過程,那么在你每一年里面,你的春夏秋冬的四季對你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男同志到冬天如果腎氣弱,可以用點金貴腎氣丸,用點六味地黃丸,以補腎為主。我們中醫學把這個養生方法叫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我說的這是在正常情況下的滋養,如果你說夏天我感冒了,或者是冬天我感冒了,這時候這樣的調養藥物就要少用了,因為你發熱的時候,你的機體能量都起來和病毒做斗爭的時候,這時候你吃進去了以后,中醫講的忌口主要是在這個時間要極口,這時候就不要吃那么多滋補藥了,等感冒過去了你再接著吃。如果我們都能夠按照這種法則,按照中醫說的這種法則來進行養生的話,我想恐怕得病的機遇就少得多了。 除去我們剛才說吃藥以外,自己的生活應該怎么安排呢,春天的時候,人的氣血是從里面向外走,整個的自然界處在萬物生發的時候,《黃帝內經》講了,在這個季節里一定要記住,夜臥早起,廣步于庭,夜臥就是天黑了以后你就睡覺了,早上早點起來,你晚上早一點睡的話,有助于陰氣的避藏,因為這時體內的氣血往外走,這時候如果你早一點睡覺,廣步于庭,就是說經常到外面去走一走,接觸一下大自然那種萬物生發的感覺,很自然的和自然界構成一種和諧的狀態。而且在情志上,因為春天是一個生發的季節,中醫說五臟里面肝起到重要的作用,肝起到什么作用呢,肝有抒發的作用,它可以讓你的氣血往外走,肝喜調達,而惡抑郁,所以大家記住春天一定不要郁悶,因為一郁悶,肝氣就要受影響,所以春天最好每天都高高興興的,別郁悶,這是非常重要的養生方法。 夏天的時候人特別容易上火,動不動就發脾氣,因為夏天氣血都到外面來了,里面的氣血都相對不足,所以遇見點事兒有容易發火,所以一定要記住夏天要忌怒,別發脾氣,盡量少發脾氣,因為你本來氣血就在外面了,你再一發脾氣血壓就上來了,心臟就不泵了,所以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春夏秋冬的中醫養生,中醫是很有道理的,它講夏天的時候應該注意要晚臥早起,無厭于日,夏天的時候你可以晚點睡,早點起,可以睡得少一點,哪怕你中午再補點覺都可以,我說的晚不是無限度的晚,就是晚上11點以前你得睡覺,早上五六點鐘你就起來,就是跟著太陽走,跟這個自然的規律有助于你的陽氣向外生發。 秋天的時候要早臥早起,這時候氣血正好從外面向里面收,大家知道白天人的陽氣都在外面,晚上陽氣歸于內了,那么如果你能早臥早起,那么你的氣血就符合這個氣血往里逐漸儲藏的這么一種狀態,而且秋天的時候由于萬物都凋零了,這時候既有非常美的秋天的景色,也有一個什么感覺呢,秋天容易產生非常悲哀的情緒,別老傷感,過悲就會傷肺。 到冬天的時候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就是等太陽出來了您再起來,一定要跟著太陽走,因為冬天的時候整個的天氣是一種天地都在避藏中,我們剛才講了植物所有的營養都在根部,如果你過早的起來鍛煉,你的毛孔就要開放了,毛孔的開放不利于你精氣的儲藏,所以冬天的鍛煉一定等著太陽,就叫做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天的時候是避藏的時候,在人的情志中要非常注意別害怕,如果天天在驚恐害怕中生活,不利于腎氣的內藏。 另外我勸大家有兩個季節非常值得注意,一個就是冬至,一個就是夏至,冬至和夏至這兩個時間,在一年里面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冬至大家知道第一個特點就是太陽到了最南邊了,最冷的時候,第二個特點就是陽氣開始出生了,所以大家說冬至亦陽生,夏至太陽到了北回歸線,到了最熱的時候,這時候太陽開始向回走的時候,既是最熱的時候,也是陰氣開始生的時候,所以一年里面只有冬至和夏至這兩個季節是最值得注意的,尤其是中老年人,大家如果仔細注意的話,冬至和夏至都是收人的時候,為什么,冬至的時候陰氣最盛,陽氣剛剛來赴,夏至的時候陽氣最旺盛,陰氣剛剛來赴的時候,這兩個時間由于陰陽都處在極度交替的時候,所以中老年人就會出現很多不舒服的感覺,那么這兩個季節我勸大家,冬至前幾天、后幾天,夏至前幾天、后幾天,哪兒都別出去了,在家睡覺,這時候你在家睡覺有什么好處呢,因為這時候陽氣剛剛出生的時候它很弱小,我們知道對人來講生長化收藏,陽氣剛剛出生的時候很弱小,如果這時候你把它耗散了,生都沒有長化收藏就別說了,這時候你多睡點覺,比你一年其他時間睡覺都有用,夏至的時候,您也多睡點覺,因為這時候是陰氣剛剛出生的時候,陰氣主下半年,陰氣剛剛初升的時候它也很弱小,如果這時候你要不很好主意自己的睡眠,那長化收藏也談不到了。所以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氣多注意一些。 春分和秋分這兩個季節也比較好,這兩個季節比較重要在什么地方,春分和秋分的時候,是人的氣血一半在外邊,一邊在里邊,所以春秋這兩個季節,是我們人類最應該出去活動的時候,因為你的活動有助于你氣血從里面向外邊走,從外邊向里邊走,我講這些道理,主要是想跟大家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然界的環境里面,我們一定不要違背這個環境,你違背這個規律,這個規律無疑就要懲罰你,這是毫無疑問的。 老北京有一句話叫做秋風起去吃涮羊肉去,不像現在一年四季全是火鍋,為什么秋風起去吃涮羊肉呢,因為羊肉它是溫性的,它有滋補的作用,轉化成你的氣血,為明年的春天做準備,所以到秋天和冬天的時候,如果你吃一點滋補的東西是有益的,到夏天的時候,你的飲食反而要清淡一點,因為氣血都跑外邊來了,您吃那么多有用的東西運化不了,都不知道給誰吃了,所以我覺得我們在順四時養生中,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剛才講到一年四季,其實一天也是如此,一天也是個小四季,早上是春天,中午是夏天,太陽落山是秋天,半夜是冬天。所以一天中我建議大家子午覺一定要睡,什么叫子午覺,就是中午十一點到一點,半夜十一點到一點,一個是子時一個是午時,這兩個時間就是一年當中的冬至和夏至,因為這兩個時段在五臟中,一個跟膽有關,一個跟心有關,一點到三點是肝的功能,三點到五點是肺氣最旺盛的時候,五點到七點是大腸最旺盛的時候,一天的12個時辰里面,和你的五臟是休戚相關的。晚上十一點到一點的時候,這時候如果你處在睡眠狀態的話,陽氣剛剛來赴,它不會耗散,如果這時候你很好的睡覺了,你的高血脂、糖尿病發作的機遇就少,盡量少熬夜,所以我勸大家晚上10點開始準備睡覺,11點之前最好睡著,中國文化中有一句話叫做一張一馳文武之道也,當你工作緊張一段沒有辦法,因為我經常給很多演員看病,他們也說,他說你瞧我們一演戲就得跟著轉,我說當你這一段的時候,平時緊張一點沒關系,您到星期六星期天的時候一定要調整一下,如果要長期這樣下去的話那你所付出的代價,是以生命為代價。 凌晨三點到五點是肺氣最旺盛的時候,肺主一身之氣,如果你早一點起來活動活動,你會覺得一天很有精神,早上五點到七點的時候,是大腸經最好的時候,所以這個時間應該大便。反過來到了七到九點是胃經旺盛的時候,九點到十一點是脾胃旺盛的時候,所以中國人過去吃兩頓飯,我覺得我們在順四時中,一天就是小四時,在一天中也應該非常注意。 按中醫講最適合懷孕的季節是春天和秋天,因為我剛才講了,冬天的時候人的氣血都到里面來了,以腎氣為主,中醫說冬天重在藏精,就是咱們的三九前后,夏天的時候所有氣血都到外面來了,里面的氣血是最弱的,如果你夏天和冬天這兩個季節,如果你夫妻同房太多,這時候對身體來講是一種損害,所以在中國古代養生里面,是夏避三伏,冬避三九。中醫有一句話叫做冬不藏精、春必病瘟,當然正常夫妻生活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節制,而春天和秋天的時候呢,正好是氣血最旺盛的時候,這時候整個的自然界氣侯,一個是春發之時,一個是秋收之時,這兩個時間如果要孩子的話,我個人認為是最好的。 我們為什么要順四時,因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逃不出這個環境,更何況我們每個人在生長壯老已的過程中,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法自然,人順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這么一個規律,這就是人法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