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中國—不列顛——奧運之二十四 (2008-08-25 13:32:04)
奧運的火炬從雅典到北京到倫敦的傳遞軌跡耐人尋味。如果讓我提出兩個對現代奧運影響最大的國家,第一個是希臘,第二個就是英國。為什么是英國?話分兩頭。
時下大家都稱顧拜旦是現代奧林匹克之父。其實,顧拜旦是從英國人布魯克斯手里接過奧林匹克的“思想火種”的。布魯克斯1850年就在其家鄉英國的一個鄉鎮溫洛克組織運動會。在他聽說希臘人將在1859年舉辦全希臘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消息后,在該年7月舉辦了第一屆溫洛克奧林匹克運動會,先于希臘人兩個月。1866年他推動舉辦了第一屆全英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后他一直和希臘人溝通。1881年,希臘報紙報道了布魯克斯醫生的事跡,以及他提出的在雅典組織成立國際奧林匹克節的倡議。胸懷復興法國愿望的少年顧拜旦打算從國民的體育教育入手,為此他幾次出訪體育更為發達的英美。1890年他拜訪了心儀已久、長他55歲的布魯克斯,觀摩了溫洛克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聆聽了布魯克斯舉辦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宏愿。兩年后顧拜旦上下奔走,促成1896年首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開幕。開幕前兩個月布魯克斯離世。
古希臘對現代奧林匹克競賽項目的無與倫比的貢獻是田徑。這當然足夠豐厚,而他們的貢獻也只是田徑。希臘之外,對現代奧運競賽內容作出最大貢獻的是英國人。足球、曲棍球、乒乓球、羽毛球、拳擊、賽艇,都源自英國。法國人的一項玩耍小戲被英國人改造,1877年在溫布爾登成為全英的賽事,那便是網球。1811年伊頓公學首次舉行八人賽艇比賽,1829年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首次舉行校際賽艇比賽。棒球也是變種于英國的板球。板球沒有進入奧林匹克,卻隨著殖民者的腳步進入了所有英屬殖民地。吊詭的是被壓迫民族最終屢屢利用板球打敗宗主國,揚眉吐氣。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體育。為什么英國人的體育對奧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是因為強國不僅在政治經濟,而且在時尚和游戲的領地,統統引領世界。現代奧運開啟之日,正是大英帝國如日中天之時。那應該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疆域大于羅馬帝國和漢唐王朝。那時一個不可一世的帝國,它建立了自己的文明方式,從工廠、鐵路、蒸汽機、銀行,直到禮儀、唱詩、戲劇、足球、賽艇,費爾潑賴精神。先是貴族壟斷,漸漸滲透各階層,流淌全世界。
殖民的時代終結了,大英帝國雄風不再。經過大半個世紀的歲月洗禮,帝國遺產中的糟粕被大浪淘盡,比如以業余為門檻排斥藍領人進入。但它終歸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些優秀的體育遺產,為今天的奧運打下了深深的印記。
四年后,我們將看到那些游戲在其母國受到的待遇;將看到昔日世界第一大國的現代管理者、運動家、藝術家、體育迷、及其民眾,如何以他們的方式解讀和演繹奧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cddcf0100agh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