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器與CRT的刷新率區別
CRT是靠電子束掃描來形成圖像的,在任何一刻實際屏幕上只有一點受激發光,顯示一幅完整圖像靠的是熒光粉的余輝,也就是說,熒光粉在受激后會發光一段時間,如果能在最早點亮的像素還有很高亮度時就完成了全屏的掃描,人眼就可以看到一幅完整的圖像了。
CRT為了能夠顯示動態圖像,熒光粉的余輝時間必須選得很短,要在屏幕上顯示穩定的圖像就必須在熒光粉余輝還沒有消失前再次掃描刷新屏幕,兩次刷新的間隔就是屏幕刷新周期,倒數就是刷新率,兩次刷新的間隔越短,熒光粉亮度衰減的就越少,屏幕顯示就越穩定,反之就會有頻閃——熒光粉的亮度周期性的由亮到暗。 LCD顯示是透光型的,和幻燈片、電影機是差不多的原理,只不過用液晶來代替膠片而已,液晶的像素點就像是一個個的光開關,只要有一次刷新,圖像就能穩定地顯示在屏幕上了,LCD是沒有頻閃這個概念的,如果顯示的圖像本身沒有發生變化,LCD實際可以不需要刷新。 由于人眼的視覺殘留時間大約為0.04s,所以人眼能對出現在人的視覺中維持時間大于這個值的影像準確分辨和定位,也就是說,必須以大于每秒24幀以上的速度連續播放影像,才可以在人眼中形成連續的動畫,這個叫圖像更新率與顯示器基本沒有關系,是在動畫制作時就被決定了的,任何需要顯示動畫的屏幕都必須支持大于動畫圖像更新率的刷新率才能對動畫很好的顯示,對LCD而言,理論上完全可以只在圖像有變化時才更新,維持對傳統刷新率的支持只是為了兼容。 所以,CRT刷新率選擇你的顯示器所能支持的最高值,LCD選擇它的說明書上規定的最佳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