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于達維:上海:高處可勝寒?(《財經》 2009-1-1)

     一醉的酒壇 2009-01-01

    本文見《財經》雜志總第228期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5日
    不斷沉降的上海灘,不斷升高的新地標,或許是重新思考摩天大樓背后的環境代價以及發展范式的時候了
    《財經》記者 于達維

          與毗鄰的高達420.5米的金茂大廈及492.5米的環球金融中心相比,位于上海市黃浦江畔、陸家嘴繁華鬧市區的這個名為Z3-2的地塊,目前還吸引不了太多的目光。
      從臨時建起的圍墻外望過去,《財經》記者注意到,在這塊面積近3萬平方米的地面上,只能看到幾臺紅色的鉆孔灌注樁打樁機在工作。而就在一年多之前,這里還是一個臨時的高爾夫俱樂部的所在地,據說也是上海最大、最有影響的高爾夫練習場。
      但四年后,這里崛起的上海中心大廈,將以632米的總高度,重新改寫上海灘的天際線。這一總高度,也將大大超過中國臺北的101大樓508米的高度,屆時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高樓”。
      然而,在不斷上升的高度背后,是不斷被拉長的陰影:高樓林立的上海,能否應對地面沉降和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帶來的雙重挑戰?這些超高的建筑,到底能在綠色節能方面走多遠?當高樓和天空越來越近的時候,城市是不是也正在離人越來越遠?
      或許,對于中國而言,一個簡單崇尚摩天大樓的浪漫主義時代也應該告一段落了。


    2008年12月21日,當天是農歷“冬至”,受寒潮襲擊影響,上海開始大幅降溫,并出現雨霧,申城最低氣溫將跌破零度。圖為一只海鷗從陰霾籠罩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廈頂部飛過。

    “第三者”姍姍來遲
      對于2008年11月29日正式開工的上海中心大廈而言,其夢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
      1992年鄧小平南巡后,開發浦東的設想被正式提上了日程。當時設計浦東藍圖的情景,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局(下稱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伍江依然記憶猶新。他告訴《財經》記者,上海市政府邀請了國際頂尖的規劃大師,希望根據世界上主要金融貿易區的設計,實現對浦東“鉆石之地”——陸家嘴的高起點規劃。
      1992年11月,英國羅杰斯、法國貝羅、意大利福克薩斯、日本伊東豐雄和中國上海聯合設計小組的五個設計方案,被正式遞交上海市政府。其中,英國設計大師羅杰斯的“同心圓”設想,當時最為引人關注。
      實際上,在次年8月正式完成的《上海陸家嘴中心區規劃設計方案》,就是以同心圓的設計為主基調的:最外層是100米左右高度的建筑,中層是160米到200米高的建筑;而核心層,將以中心綠地邊的三棟360米到400米的超高層建筑,勾勒出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天際線。
      1999年,作為核心層的第一座超高層建筑——金茂大廈正式竣工;早在1997年就開工,中間經過一次停頓后又復工的第二座超高層建筑——環球金融中心,也于2008年8月正式竣工。
      伍江對《財經》記者表示,繼2003年環球金融中心重新復工之后,規劃中的第三高樓的設計工作,也從次年開始啟動。
      據稱,經過多輪方案的討論后,專家們的一致意見是:第三高樓只有更高一點,才能成為最后的收官之作,從而將這三棟高樓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這個“第三者”還不能重復前兩座的模式,要與前兩座協調。
      2007年,上海市主要領導對“上海中心”項目進行了專題調研,要求“及早謀劃、積極推進、抓緊實施,確保2008年年內實現開工目標”。
      會后,“上海中心”項目籌備小組成立,在建立項目建設聯席會議制度、解決土地入股等關鍵問題后,由上海城投與陸家嘴股份公司、上海建工合資成立項目公司。
      2007年11月21日,陸家嘴股份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碼:600663)正式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上海城投)、上海建工集團(上海建工)合資組建項目公司開發Z3-2地塊,分別占股45%、51%和4%,注冊資本54億元,并明確了項目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
      其中,上海城投作為大股東,成為這一項目的主導單位,陸家嘴以土地作價24.3億元入股,約合8000萬元/畝的價格,創下上海土地畝價之最。

    上海在陷落
      在開工前夕,上海中心項目總經理顧建平就表示,經過15年的發展,浦東、上海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績,資金籌措、科研施工及管理水平都已經達到了實施這一項目的要求。
      但是,作為頗有些姍姍來遲的“第三者”,上海中心所面臨的整個社會大環境,也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鑒于高層建筑過多、過于密集所帶來的巨大的環境和社會成本,早在2003年11月,上海市在通過的修訂后的《上海市城市規劃條例》中,就明確規定了“雙增雙減”的方針,即增加公共綠地和公共活動空間,同時降低建設高度和密度。
      對此,伍江解釋說,建設上海中心,只是15年前已經確定的陸家嘴總體規劃的一部分,是補上“三缺一”。因此,它并不同于一個全新的項目。
      2008年5月7日,由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承擔的該項目環評報告在網上公示。遺憾的是,該公示僅有寥寥數語,稱“施工期主要受建筑施工時產生的揚塵、噪聲、振動等影響,運行期主要環境問題來自環境空氣污染和聲環境污染以及生態景觀環境影響”。
      迄今為止,關于上海中心大廈環評報告的全文,也未對公眾公布。《財經》記者試圖了解該報告全文,以及環評過程中公眾參與的具體情況,但均被上海市環境保護局拒絕;而負責編制這份報告的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也未給予回應。
      之所以擔心不斷上升的天際線會進一步加劇地面沉降,是因為這已經成了關系到整個上海市未來的心腹大患。
      自1921年起,上海市就開始出現明顯的地面沉降;尤其是過去40多年中,其累計沉降量已經達到了2米之多。到1965年,上海市區的最高年沉降幅度一度達到了11厘米;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上海市甚至要在海中進入21世紀了。
      幸運的是,通過控制地下水開采量以及回灌等措施,上海市成功地減緩了沉降的速度。2007年,根據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下稱上海房地局)的統計,全市地下水年開采量已經從1997年的1.5億立方米,削減到了4357.32萬立方米;而地面年平均沉降量已經下降到了6.8毫米,成功控制在了年均1厘米之內。
      然而,對于這個城市而言,地面沉降的威脅并未遠去。畢竟,這種趨勢仍在繼續;而且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海平面也在繼續上升。根據中國國家海洋局的統計,在過去30年中,上海市的海平面就上升了115毫米。預計在未來十年中,上海沿海海平面還將繼續上漲38毫米。
      2007年12月,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一份報告中,也把上海列為全世界最容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港口城市之一。報告警告說,由于全球變暖正在導致海平面不斷上漲、風暴加劇,如果不能及時應對,到2070年,上海將有235萬人面臨海水上漲的威脅;可能造成的財產損失,也將超過700億美元。
      這不僅是因為海平面上漲,就意味著地面“間接”沉降。對于上海而言,其可能的影響是多重的——海平面的上漲和風暴潮的加劇,意味著上海市的供水將更容易受到咸潮入侵的影響(參見《財經》2006年第23期“咸潮襲滬變本加厲”)。一旦黃浦江乃至長江的地表水源不敷使用,地下水的開采很可能會重新活躍。

    沉重的高樓
      地面沉降,即使暫時不會導致整個城市的總體陷落,其代價也是十分高昂的。
      2005年完成的《長三角地區地下水資源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報告顯示,近40年來,地面沉降給長三角地區造成的損失近3500億元,這主要是治理因地面沉降導致的洪澇等災害而進行的市政建設所需費用,比如道路維修、橋梁加高、排水設施和地下水回灌等工程的費用。
      如果說在早期,地下水開采是導致上海地面沉降的首要罪魁禍首的話,那么,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情況已經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早在1934年,上海就擁有了總高82米的“遠東第一高樓”——國際飯店。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高層建筑(10層以上)增加到了40幢;而上世紀80年代,僅新增高層建筑就達到了650幢。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十年間新增高層建筑更是沖到了2000多幢。目前,上海市僅百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就有近1000幢。
      這些高層、超高層建筑的崛起,固然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榮光,但同樣亦成為一種負累。摩天大樓體量巨大,一般自重也都頗為驚人,對于地面而言是不小的壓力。以金茂大廈為例,其自重就達到了30萬噸;已經建成的另外一座摩天大廈環球金融中心,僅鋼材用量就超過6萬噸,比北京的“鳥巢”還要高出一半。
      根據上海市規劃局的監測,過去十多年中,因高層建筑等城市工程建設對中心城區地面沉降的影響,已經悄然上升到約占總體影響的三成。
      上述報告的總負責人、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副所長郭坤一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也指出,與江蘇不同,上海地面沉降的原因除了地下水開采,還有高層建筑的建設,因此上海因地面沉降造成的損失最大。如今,黃浦江、蘇州河沿岸不斷加高加固的防汛墻,已經成為地面沉降災害的永久性標志。
      就上海的地質結構來說,屬于近千年來長江帶來的泥沙所逐漸形成的厚達300米的軟土層結構,其特點是地表含水量大、孔隙較大、壓縮性大。高層建筑建在上面,就像放在一塊海綿上。
      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上勘院)技術總監顧國榮告訴《財經》記者,過去由于技術上的考慮欠妥、設計不合理,上海的很多建筑都不同程度出現了下沉的情況,有些甚至達到了2米多。這其中,就包括上海市老的展覽中心以及著名的錦江飯店。
      上海中心大廈所在的浦東陸家嘴地區的地下環境條件復雜,高樓樁基林立、各種管線密布,還有地鐵列車穿行。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大廈本身的安全性已經得到解決。負責該項目巖土勘察和地質災害評估的上勘院項目經理金宗川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說,上海中心大廈的地質風險評估報告,已經在2008年9月得到上海房地局的審批。
      在整個勘察過程中,該場地最深的孔打了290米,已經進入了巖石層。當然,在實際施工中,一般樁的底端也只會到地下約80多米處。這樣,高層建筑的基礎可以穿過軟土層,站立在相對密實的沙土上;因為上海的地基30米以上很軟,以下都是沙層,基本達到了密實狀態。
      或許,讓單個建筑本身相對穩定地站立在地基上,并不難解決;但如何整體評估大量密集的高層建筑將不可避免地加大整個地塊上的負擔,才是一個真正的難題。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伍江只是表示,控制地面沉降,關鍵不是不建高樓,而是少采地下水。

    神話還是幻覺
      上海中心大廈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上海建筑科學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汪維曾表示,“上海中心”將以生態、節能、環保、以人為本為目標,定位于打造一個資源高度集約化、能源高度節約化、實現人、建筑、城市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綠色超級垂直城市”。
      據悉,該大廈的綜合節能率將盡量達到50%-60%;通過中雨水收集處理與回用,實現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本著因地制宜、本土材料最大化和綠色建材最優化原則,提高3R(Reduce,減量化;Reuse,再使用;Recycling,再循環)建材利用率,可再循環材料利用率也將超過10%。
      目前,該項目正以同時獲得中國的綠色建筑認證、美國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能源與環境領先設計)認證為目標,希望成為中國第一座得到“雙認證”的綠色超高層建筑。
      但是,超高層建筑的節能性本身,實際上始終是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負責這一項目結構設計和水電風布局的一位工程師就對《財經》記者坦言,所謂節能,也只能是相對的。畢竟,這棟大樓僅電梯就要裝上百部,與普通多層以及高層建筑相比,能耗自然無法比較。
      參與上海中心項目的另外一位建筑專家也直言不諱地告訴《財經》記者,所有摩天大樓都不節能。因為除了電梯,摩天大樓還要用到玻璃幕墻,這些本身都無法體現真正的節能理念。實際上,摩天大樓的最大價值,除了象征性意義,無非是帶來土地的增值。
      除了地面沉降、能耗方面的壓力,上海中心大廈的玻璃幕墻是否會導致光污染,也是當初環境評估報告公示時公眾所關注的一個話題。過強的光反射不僅會干擾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時也容易導致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隱患。
      此外,誘發樓群風的風險,也不可不防。所謂“樓群風”,是指在高層建筑群之間,由于被擾亂的氣流之間的相互作用,引發很大瞬間風力的一種現象。上海市氣象局就曾經提醒說,有些建筑甚至有可能會帶來風力強度達臺風量級的風災。
      到目前為止,金茂大廈和環球金融中心,還沒有引發明顯的樓群風現象。但上海市城市環境氣象研究所的許建明博士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承認,三棟距離如此近的超高建筑,之前全世界都還沒有先例。因此,他們正在準備對三棟超高層建筑周圍的小氣候進行風洞試驗,從而徹底弄清楚整個氣流場布局。
      類似上海中心大廈這樣的超高層建筑,也給消防部門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是因為,目前的消防車水槍可以達到的高度只有一兩百米。一位參與大樓設計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對《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可以做到的,只能是如何把火限制在很小的區域內,從而徹底撲滅。
      自“9·11事件”之后,摩天大樓已經用混凝土結構代替了鋼結構,以防止結構性的垮塌。而一旦四五百米的高層建筑發生火警,上萬人的救援和疏散要持續幾個小時;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消防力量,贏得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生命,還是一個問題。
      在中國不少城市乃至像阿聯酋等不少中東國家,出于種種象征意義上的考量,摩天大樓建造熱潮仍在持續;但在全世界范圍,其退潮已經是一個大的趨勢。對于城市規劃而言,追求“人性”的要求,也逐漸取代了對高度的盲目崇拜。
      生活在上海的著名學者朱學勤,就曾經在一篇隨筆中,用“沒人性”來形容陸家嘴的這片鋼筋水泥叢林。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伍江也對《財經》記者坦言,最初規劃的時候,更多考慮的是這一地區的功能和象征作用,對于人的考慮比較少。因此,現在許多地方雖然人看得到,但是人走不過去,車進不來。
      “別人幾代人完成的事情,我們一代人就完成了;但是,沒來得及把所有事情都考慮清楚,這也是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他補充說。
      上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式煜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現在出現的許多問題,在陸家嘴當初規劃的過程中也有所考慮,只是的確沒考慮得那么深入,現在再補救已經很困難。
      而且,在他看來,從規劃角度而言,有沒有必要在這里再建一棟像上海中心大廈這樣的超高層大樓,就很難講。畢竟,即使單純從經濟效益的角度而言,未來也存在很大的未知數。
      目前,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內陸的第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入駐率僅在一半左右;其成交租金,也從2008年8月間剛剛建成時的20元/平方米/天的報價,降至10元至13元左右。
      北京安邦咨詢公司首席分析員陳功對《財經》記者表示,從經濟效益上說,全世界的高層建筑絕大多數都沒解決。而且,隨著運營時間的延長,管理成本的上升是不可抑制的,所以現在成熟的發達國家高層建筑反而建得很少。“上海必須從‘混凝土經濟’里面走出來,不能再迷信這個啦。”陳功提醒說。■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导航|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青青青爽在线视频观看|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片2022|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日韩幕无线码一区中文|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库影成人在线播放| 午夜色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情侣|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青青网| 国产精品av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在国产线视频A在线视频|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无码不卡| 福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蜜桃久久精品成人无码AV| 国产99青青成人A在线|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无码| 亚洲精品漫画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亚洲 制服 丝袜 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人妻大战黑人白浆狂泄|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无码|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电影| 久天啪天天久久99久孕妇| 狠狠爱五月丁香亚洲综| 中文字幕日韩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