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小寒飲食養生篇(組圖)2009-01-05 13:18:30 珠海新聞網 編輯:吳韻“小寒”迎寒冬 冷氣積久而寒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小寒時,太陽運行到黃經285度,時值公歷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小寒之后,我國氣候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俗話說,冷氣積久而寒。此時,天氣寒冷,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 氣候觀測資料表明,我國大部地區從“小寒”到“大寒”節氣這一時段的氣溫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凍作一團”及“街上走走,金錢丟手”等古代民間諺語,都是形容這一時節的寒冷。由于氣溫很低,小麥、果樹、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凍寒。 冬至是北半球太陽光斜射最厲害的時侯,那為什么最冷的節氣不是冬至而是小寒到大寒呢?我們知道,一個地方氣溫的高低與太陽光的直射、斜射有關。太陽光直射時,地面上接受的光熱多,斜射時,地面接受的光熱就要少,這是主要原因;其次,斜射時,光線通過空氣層的路程要比直射時長得多,沿途中消耗的光熱就要多,地面上接受的光熱也就少了。冬天,對于北半球,太陽光是斜射的,所以各地天氣都比較冷。太陽斜射最嚴重的一天是冬至,這樣說來,冬至應該最冷?其實不然,最低氣溫卻是出現在冬至后一個月左右的小寒和大寒期間。這是因為,冬至過后,太陽光的直射點雖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時間內,直射點仍然位于南半球,我國大部地區白天的熱量收入還是頂不住夜間向外放熱的散失,所以溫度就會繼續降低,直到收入和放出的熱量趨于相等為止。這類似于一天中最高溫度不是出現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點左右的原因。至于小寒和大寒節氣哪個更冷?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歷史資料統計表明:不同地點、不同年份情況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北方大寒節氣的平均最低氣溫要低于小寒節氣的平均最低氣溫;南方則反之。 小寒中的三候,其物候反映分別是:“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在候鳥中,一候,陽氣已動,大雁開始向北遷移,但還不是遷移到我國的最北方,只是離開了南方最熱的地方;二候,喜鵲此時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筑巢;到了三候,野雞也感到了陽氣的滋長而鳴叫。(中國天氣網)
一、小寒節氣特點 當太陽黃經達285度時,小寒節氣開始。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小寒節氣,東亞大槽發展得最為強大和穩定,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也達到最為強大且穩定,西風槽脊尺度達到最大,并配合最強的西風強度。小寒節氣冷空氣降溫過程頻繁,但達到寒潮標準的并不多。 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但這只是一般規律,少數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而人們記憶猶新的1975年冬,氣溫最低的節氣竟是大雪哩! 我國南方地區冬暖顯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凍,最低氣溫在零下10℃左右。而華南北部最低氣溫卻很少低于零下5℃,華南南部0℃以下的低溫更不多見。我國隆冬最冷的地區是黑龍江北部,最低氣溫在可達零下40℃左右,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帶,則是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氣溫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現0℃以下的低溫。加之逆溫效應十分顯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能夠良好生長。 華南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有利于生產,也適宜發展多種經營。“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的柑桔,生長一般要求最低氣溫不低于零下5℃、年溫高于15℃,華南內絕大多數地區都能滿足,副熱帶植物也幾乎應有盡有。只所以如此,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應當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不過天氣并不完全靠節氣掌控,小寒冷不冷,關鍵還要看冷空氣的聲勢大不大。 昨日的氣溫還算給小寒“面子”,北方該冷的大部分地區氣溫卻并沒有陡降,可昨日南方部分城市氣溫卻是達到了零下幾度。 小寒節氣,人們還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的預報,預防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對春運的影響,注意防寒防凍。 |
|